canton
文章:13 回帖:6 金钱:36 积分:109
| [原创]医药零售企业初级采购培训教程(六) 关于零售药店的规模
在中国大陆,我们通常使用“门店数量”来衡量一个医药零售药店的规模。
先做一个简单的划分。10家门店以下的,我们可以定位为初级连锁;10-30家门店的,我们可以定位为小型连锁;30-50家门店的,我们可以定位为中型连锁;50家门店以上的,我们定位为大型连锁。所以作为一个投资者,有必要非常清晰的定位连锁门店的规模。如果一个医药零售企业连续3年以上门店规模没有发生梯度变化,则需要认真总结原因,检讨过失。
其实,这不过是一种非常直观的规模模式。那么这种看起来“简单”的行为,其理论来源是什么呢?其中的秘密在于总成本的观点。初级连锁的月总成本大约在100万元,小型连锁月总成本大约为500万元,中型连锁月总成本大约为1000万元,大型连锁月总成本高于1000万元。如果你是一个投资者,这样的规模解释,或者会给你的资金分配得到一个相对合理的趋势。请记住,我这里说的成本是总成本,而传统的货物成本,大约会占总成本的70%或者更多。不过因为市场出现了很多所谓“平价大药房”的零售药店,所以单纯按照门店数量已经很难区分规模。切记,做为投资者进入市场的时候,投资者不能被市场的“噪音”迷惑,深刻记住总成本的概念,会让你冷静的思考你的“规模”!
既然上面谈到了总成本和货物成本的问题,那么关于“规模”,可以更直观的体现在供应商的战略层面上。一个初级规模的连锁,是完全受制于供应商的,只能被动接受供应商的选择。一个小型规模的连锁,是基本受制于供应商的,基本是被动接受供应商的选择。一个中型规模的连锁,可以相对的和供应商达成平等,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试图和供应商建立一种良好的伙伴关系。一个大型规模的连锁,可以通过战略性的管理供应商,从而相对自由选择供应商。我借用一个数据来解释其中的奥秘,在零售药店的财务报表中,我们有一个叫做“营业外收入”的项目。通常初级连锁“营业外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低于2%,小型连锁“营业外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3%,中型连锁“营业外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5%,大型连锁“营业外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8%。“营业外收入”有许多表现形式,但是基本由供应商承担,最主要体现在促销费用和采购折扣上。比如,一个供应商供应某商品的价格为100元,那么大型连锁可以通过采购折扣直接降低8元的成本。而这部分“营业外收入”都是通过现金来完成的,因为零售商和供应商在战略上达成了共识,共同维护市场。
“规模”这个词语,还运用在社会效应的反馈上。如果投资者用1000万投资零售药店,你可以选择开5家所谓的“平价大药房”的门店,你也可以选择开50家门店的连锁。但是你得到的社会效应是完全不一样的。5家门店的规模你只能覆盖这个城市的五个角落(呵呵,谁帮忙我找第五个角落出来呢?),但是如果是50家门店的规模,你可以遍及整个城市的主要社区、街道、商业区。
规模最终会落实在普通消费者的记忆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