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ton
文章:13 回帖:6 金钱:36 积分:109
| [原创]医药零售企业初级采购培训教程(七) 零售药店多元化讨论
多元化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做为投资者来说,投资零售药店可以是多元化的,这里就涉及股东的构成问题!我认同三元股东的构成,即大老板、地产投资商、职业经理人。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投资组合,仍然用总成本的构成来分配投资者的投资比例,大老板70%,地产投资商20%-25%,职业经理人5%-10%!
我们平时讨论得更多的是关于零售药店经营方面的多元化。零售药店究竟要完成什么社会功能?这首先给我们提出了功能的多元化(Mixed-use)的问题。一个真正的投资者(而不是投机者)就会明白,其实零售药店并不适合销售类似烟、酒(功能性药酒除外)这样的商品,因为类似烟、酒这样的商品,并非是零售药店需要完成的社会功能。可见在零售药店销售衣服、鞋子、早点、报纸、数码产品、洗衣服务这样的事情也应该屏弃。社会赋予了零售药店的功能是什么呢?答案是提供类似专业、健康的功能。
所以,零售药店也必须围绕“专业、健康”的功能来组合商品,商品适当多元化(Product-mix)。从而你可以在零售药店看到处方药、非处方药、化妆品、保健品、食品、医疗器械、以及少量的便利消费商品。而这些商品都围绕专业、健康这个功能来组合的。因为专业、健康可以衍生很多边沿的概念。比如时尚就是可以融合在健康中的;比如专业不仅仅体现在医药保健品的服务,还体现在经营管理的专业化上。那种认为药店只能销售药物的观点是非常落后的,而那些认为药店可以任意衍生到卖烟、酒、衣服、早点、洗衣、晒相那样的功能则偏离了社会的赋予投资者的责任。这里可以提供给投资者一个相对的商品多元组合,中成药占35%,中药材占10%,西药占40%,非药品占15%,通常非药品的比例不宜超过20%,说到这里,我想等待我的砖头和鸡蛋已经表示抗议了!请注意哦,我这里谈论的是这个行业的趋势,并不包括某些特定的药店可以倒置商品的比例。
允许我最后要修正一些关于多元化的理论,就是投资者需要确认零售药店空间顺序的多元化(Space Sequences),投资者可以根据商圈的不同,确认店铺在商品适当多元化的时候有所侧重。比如在比邻医院的零售药店,就必须加大处方药的比例;而在社区药店,则需要更多考虑消费者的便利性原则;至于在商业街区,自然需要拥有更多的时尚元素;如果是在一个超级人口密集的城中村,我还是建议开个“平价大卖场”比较合适!看到这里,拜托暂时别仍砖头和鸡蛋过来了吧。
我并不认同被炒作的“平价大药房”、“药妆店”这样的名词给这个充满噪音的行业带来了多少实际上的理论整合,那不过就是我们日常看到的关于“多元化”理论的一些基本运用。投资者永远都需要站在社会资源整合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玩脑筋急转弯式的智力游戏。我看过一个报道,称某某零售药店,完成了非药品销售占总销售5%的比例,就沾沾自喜的认为自己完成了关于“多元化”的改革。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贻笑大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