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斌
积分:177 金币:0
| 只看他
楼主
现在的超市系统进销存记账不是最后进价法就是平均进价法.最后进价法显示出一个提价金额,直按记入成本,做促销的时候一不注意就会产生一个相当大的提价金额,而平均进价法又会在促销的时候会有一个虚拟的成本造成负毛利,你们看呢?
| 只看他
2楼
应该采用先进先出是比较准确的现在的软件成本计算方法都是先进先出的
qq:137342176
| 只看他
3楼
各有優缺點,sap/jda等國際性大軟件一般都采用移動加權平均算成本。
---------------------------------------------------
诚信、务实、共赢 专注零售、餐饮信息化建设网站:Http://www.linkpos.cn微信公众号:cdlink
| 只看他
4楼
稍微大点的软件现在都不采用这些方法了~~~
---------------------------------------------------
MIC
| 只看他
5楼
不是最后进价法就是平均进价法
-------------------------------------------
Commander孤陋寡闻,没听说过最后进价法,只知道先进先出与移动加权平均。笑一下自己吧。
---------------------------------------------------
我顶你个叶!
阿嚏明
积分:196 金币:51
| 只看他
6楼
批次计价较真实的反映时段性的成本,但一线人员操作管理上比较难以控制,对管理要求较高.
加权平均计价对价格波动比较大的商品,时段性的真实成本体验有问题,但便于操作管理.对管理要求比低,国外软件采用加权平均记价较多,国内软件批次管理较多.
| 只看他
7楼
哈哈,卖弄一下
最后进价法,即在进价改变的情况下,立即按照最新进价调整库存成本,原来的库存和最新的库存之差异记入营业成本。
例如原来10个商品9元的进价,现在进价变为10元,那么差额是-10元,记入营业成本,即已经实现10元的利润了。否则,如果价格变化为8元,则营业成本增加10元,也即企业已经赔了10元钱。
这个方法可以预提降价损失,为企业经营降低风险。如果按照批次成本或者平均成本,那么只要这个商品不销售,库存价值永远不变,可能出现100万元的库存其真正价值是0,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国有零售企业还保存着几十年前的臭袜子,不能处理的原因,一旦处理,这一任老总的利润可就完了,所以还是放着吧。
但是如果是最后进价法,定期对库存进行价值重估,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控制这个漏洞。
在实际应用中,针对促销调低进价,可就不能采用这个方法,否则非乱了不可。也就是说,如果非要采用这个办法,促销必须单独处理,促销价格变化不调整库存成本,促销库存单独管理,例如促销期间的采购收货、销售成本、退厂等要单独处理才行。
不过,这个好像是传说中的计价方法,我真没听说过有哪家软件支持的。- 该帖于 2007-7-24 15:49:00 被修改过
| 只看他
8楼
万客隆一直采用的最后进价法。
真的简单明了。真的。而且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