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  贴子
  |  

主题:公司不是我们的家

bf108

积分:15987    金币:1789
  |   只看他 楼主
广州日报11月5日报道 肖可(化名)是华为工号在10000以内的普通老员工,他指的这次运动是正被外界传得沸沸扬扬的“华为大规模集体辞职”事件:华为公司要求包括总裁任正非在内的所有工作满8年的员工,在2008年元旦之前,都要办理主动辞职手续,竞聘后再与公司签订1~3年的劳动合同;废除现行的工号制度,所有工号重新排序。

亲历离职

总监称“公司不是我们的家”

10月下旬的一天,肖可和部门另外几名同事一上班就被叫进了总监办公室。总监不是他们的直接领导,而是上一级管理者。

“大家都了解怎么回事。”总监的开场白很自然。但接下来的话肖可听着多少有些受伤。“公司不是我们的家,大家要有打工意识。不要总谈感情,关键是要看自己能不能有发展,对公司的贡献和自己获得的回报是不是成比例。”

随后总监解释了相关政策,包括公司的补偿。肖可算过,按照赔偿原则,自己能够拿到20多万元人民币。对于像他一样工号4位数的老员工来说,这笔钱和他们一年在华为拿到的工资、奖金和股票分红相比,并没有多少分量。“据传这次赔偿总体费用是20亿元人民币,不知是真是假。”肖可对记者说。

在肖可他们这些老员工眼里,华为不该是一个匆忙应对新法,绞尽脑汁想办法的公司,而应该是一个按照自己的规划走在前面的公司。

之后不久肖可办理了离职手续。除了需要移交办公物品、文档,签署保密合同之外,还要附一份自愿离职申请,还有一份员工股票由公司保留6个月的协议。这只股票是公司内部用于分红的股票,也正是这只股票造就了华为的“小富豪”。按照旧的薪酬体系,一个业务总裁的月薪也许是3万元人民币,而一个技术6级的普通员工月薪也可能达到2万元,他们级别之间的收入档次就主要体现在股票分红上。肖可签订的这份6个月的股票保留协议表示:在接下来的竞聘上岗过程中,如果6个月内没能签约,股票就不再属于自己。

万一离开华为,肖可相信自己找一份新工作并不难。肖可最近经常接到猎头的电话,有时一天两个,但待遇都不能让他满意,他都推荐给了别人,这个“别人”不是现任华为员工,肖可内心深处还是“以华为为家”。

工号文化

从任正非起将重新排列工号

肖可常把自己划在早年进入华为的一拨里,以2001年为分水岭,后来进入的属于“新人”。区别在于,肖可他们这一拨多是以应届生和准应届生身份进入华为的,工号较小,一般在20000多号以前。当然,任正非是001号。

在“新人”眼中,这一拨人也是“有钱人”的代名词,由于分得大量的股票,他们每年分红收益甚至超过工资。也正是这一批人此次在经历规模浩大的“离职运动”。

在外界将此次“集体辞职运动”解读为华为应对新《劳动合同法》的省钱举措,或者是借此打破长期存在的工号文化和解决企业竞争力问题时,肖可说他比较认同第二种说法。

肖可说华为的工号文化,除了让大家觉得工号靠前的人就是有钱人之外,在公司的很多方面也有很深的影响。

如在回复电子邮件方面。华为邮件使用notes系统,工号会出现在邮件中。由于华为的工号已经排到十万序列,名字很难标示一个人的身份,于是工号就成为人们猜测、识别来信者身份的一个线索。每天接收众多公司内部的邮件,多数是懒得回复的。

肖可说他的回复原则是:部门内同事的邮件要回复并处理。不认识发件者的邮件,工号靠前的,先查查对方有没有配秘书,配了就是大领导,马虎不得;没配秘书的,出于尊重(如共同打拼、素质良好、或许对方是业务骨干等都是尊重理由)也会回复。而工号靠后的,如果不是熟悉的哥儿们,则一律不予理睬。

这次的离职运动,其中一条措施就是,包括001号员工任正非在内,将重新排列工号。让工号失去已经被赋予的过多涵义。

员工看法

事件短期会有一些激励作用

“这次也是为了保持竞争力的一个‘运动’。”肖可仍坚持这样认为,“我们虽然不是最初的创业者,但我们这些一毕业就进华为的人同样对华为有特殊的感情。任总也一直提倡主人翁精神,现在总监说出‘公司不是家,不要总谈感情’多少让我们有点伤心。”不过肖可说,跟当年联想裁员风波中“联想不是家”比起来,华为较联想处理得要好得多。

据了解,在华为此次“离职再上岗”事件之前,任正非在华为内刊发表了一篇题为“天道酬勤”的文章,讲述了华为员工奋斗的故事,以及公司面临的竞争局面。

“这次‘运动’会清理一些人,短期也会有一些激励作用,比如一些领导的离职,会让更多人看到机会。”但长期看,他无法评价。“有些更早进入公司的普通员工可能会因为担心自己在社会上的职业竞争力而在这场风波中受到冲击,如何保障他们的利益是公司应该周全考虑的。”肖可说。 (据《中国经营报》)

华为“再创业”运动

华为总裁任正非常挂在嘴边的词汇中有一个是“沉淀”。在他看来,一个组织时间久了,老员工收益不错、地位稳固就会渐渐地沉淀下去,成为一团不再运动的固体:拿着高工资、不干活。因此他爱“搞运动”,任正非认为,将企业保持激活状态非常重要。

1996年,当时任市场体系总负责人的孙亚芳(现任华为董事长)就曾经带领自己的团队有过一次类似的经历。当时也是由于“沉淀”现象,号称为华为打下江山的市场部以孙亚芳为首,主动辞职,重新竞聘上岗。这次被称作“再创业”的“运动”,后来经常被华为内外部的人提起,作为保持华为人“狼性”的一个英雄壮举。在这次“再创业运动”中,有一些人离开了华为。

2000年,任正非在“集体辞职”4周年纪念讲话中,对1996年那次历史事件给予高度评价:“市场部集体大辞职,对构建公司今天和未来的影响是极其深刻和远大的。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组织只要没有新陈代谢,生命就会停止。如果我们顾全每位功臣的历史,那么就会葬送公司的前途。如果没有市场部集体大辞职所带来的对华为公司文化的影响,任何先进的管理,先进的体系在华为都无法生根。”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
---------------------------------------------------
[u][color=red]春花 秋月 夏雨 冬雪 此景几许清闲 陈酿 佳肴 知己 良朋 待得半世逍遥[/color][/u]

bf108

积分:15987    金币:1789
  |   只看他 2楼
沃尔玛回应中国采购中心大幅裁员事件
京华时报11月5日报道 针对近期沃尔玛中国采购中心大幅裁员一事,昨天,沃尔玛中国区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裁员不会波及遍布全国的沃尔玛超市员工。

沃尔玛中国区公关总监董玉国表示,此次裁员并非针对新《劳动合同法》,而仅仅是全球采购中心做出的优化重组方案。

他解释,沃尔玛在中国拥有采购和超市两个系统,故采购系统裁员并不会波及到沃尔玛在中国的近100家超市、大卖场和山姆会员店。此外,董玉国透露,目前沃尔玛中国的超市系统员工约为44000人,近期还将扩充到45000人左右,针对在职员工还有加薪的计划。

据悉,此次沃尔玛全球采购部门裁员规模约200人,其中中国部分约裁员100人,包括质检等岗位。但是董玉国表示,被裁员工并非全部离职,也可能是职务调整后再次上岗。

今年10月底,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的中国深圳、上海、莆田、东莞四个分部传出消息称,由于公司2007年增长速度放慢,将有超过15%的员工被裁员。业内质疑沃尔玛此举与明年1月1日将要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有关。 (本文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谭丽雅)
---------------------------------------------------
[u][color=red]春花 秋月 夏雨 冬雪 此景几许清闲 陈酿 佳肴 知己 良朋 待得半世逍遥[/color][/u]

bf108

积分:15987    金币:1789
  |   只看他 3楼
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的裁员风潮正如期而至。

  事实上,根据新的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尽管“无固定期限合同”并不意味着终身雇佣制,但不少企业仍然惶恐不安,针对那些工龄将到10年的员工,他们赶在新法实施前发出了“裁员令”。

  最早爆出的裁员事件的主角是LG电子(中国)公司,其于6月底在总部和全国各地分公司大量裁减5~9年的老员工,其中“重灾区”成都分公司的裁员规模达到20%。

  9月底,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不久的中国3G第一股展讯通信对北京分部进行了缩减,缩编人数在30人左右,而随后上海总部也进行了裁员。

  9月底开始,深圳华为7000多名工作满8年的老员工,相继向公司提交请辞自愿离职,这些员工是赶在2008年元旦之前, “主动辞职”,再“竞业上岗”,他们将与公司签订1~3年的劳动合同。

  10月22日,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在中国深圳、上海、莆田、东莞的四个分部,全部下达了裁员令,其总计将裁掉约100人。

  尽管上述公司都拒绝承认裁员之举是为应对即将施行的《劳动合同法》,但由于其行动的时间都处于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的敏感时期,一时间,这些公司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结构调整说

  由于涉及到大量工龄5年以上的员工,并且是年末合同到期不续签,没有任何补偿金,LG年中宣布的人员调整计划引起离职员工的不满。在回应“裁员说”时,LG强调公司的做法只是“人员调整”,原因在于LG在中国实行蓝海战略,向高端发展,其分公司数量由8个调整为5个,人员也相应地要进行调整。

  上市不久即裁员的表示,缩编不存在战略性裁员或压缩开支方面的因素,属正常的公司架构调整。这次架构调整是基于公司内部考评、淘汰机制,以及对新业务发起、业务整合等方面综合考虑,而进行的常规人员调整。

  沃尔玛对裁员事件的解释与上述两家如出一辙,沃尔玛中国区的新闻发言人回应说,沃尔玛在中国的此次裁员,是沃尔玛全球采购办公室优化重组计划的一部分,并非只针对中国。

  清理人员说

  事实上,每到年关,各家公司都会主动或者被动进入人员调整的程序当中。而今年恰逢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夕,不少企业意识到新法的重要性,甚至连那些从前完全不关注这部法律的企业,都要加以重视。

  新的《劳动合同法》对于企业而言挑战良多。其中重要的几个挑战在于,员工辞退成本增加、选聘员工压力加大、员工离职方便,企业用人风险加大、员工管理难度加大等等。

  对于公司的管理者,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者而言,要采取措施来应对新的《劳动合同法》,“首先就是梳理现有的劳动关系。”上海市华荣律师事务所张明敬律师说。

  一般而言,企业会将不同的员工进行分类,劳动合同即将到期、劳动合同到期后公司或者员工本人不想续签的,劳动合同到期后双方都想续签的,劳动合同到期后想续签的希望续签几年的等等。

  这样的分类有助于帮助企业理清员工的状况,了解那些潜力员工和非潜力员工,再推进相应的动作。

  “大多数的企业,不会一梳理关系就裁员。”张明敬的经验是,企业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到期的员工应用相应的措施,“不续签或者裁掉的员工多为可用可不用的员工。”

  但由于新法实施在即,很多企业已经明确了新法可能产生的威力,他们不愿意冒险,于是对一部分不适应公司未来发展的老员工进行相应的补偿,促使他们主动离开。

  激励斗志说

  花费10亿元人民币,任正非真的是要逆《劳动合同法》而动,冒天下之大不韪,裁掉7000多员工?

  早在11年前,现任华为副总裁的孙亚芳就曾带领自己的市场团队主动辞职,竞聘上岗,目的是为了保持华为的“狼性”,免于使团队陷入固步自封的状态。

  随着华为的发展壮大,员工的薪酬福利也越来越好,从前华为中层管理干部,工作3年能买得起游艇;而在层级上也越来越明显,那些“老一辈”的员工们多为领导或业务骨干,“新人”们的内心深处要敬畏几分。

  张明敬分析,华为在新法实施前出此举措,如果仅从法律的角度而言并不高明。“这是很明显的规避法律的做法,一旦员工申请仲裁,企业未必能够达到重新计算工龄的目的。”

  而华为这次裁员所涉及的人员,恰恰是那些生存环境越来越舒适的、工龄满8年的老员工。按照新的劳动合同法,这些员工再工作两年如无特殊情况,华为将与他们签订固定期限合同。“任正非是不是想通过这样的一个举措,表明他的态度和立场,让老员工去掉惰性,保持企业的活力?”张明敬猜测,“企业还是需要竞争力的,职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员工要有创新能力、创新精神。”

  张明敬更愿意相信,用10亿元人民币,任正非创造了企业新的活力源泉。

---------------------------------------------------
[u][color=red]春花 秋月 夏雨 冬雪 此景几许清闲 陈酿 佳肴 知己 良朋 待得半世逍遥[/color][/u]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