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贴子
阅读:[]   跟帖:[1]  

主题:独轮车

 
瀚蓝
 发表于 2007-02-06 17:15
楼主

在宝马BMW、赛欧SRV风驰电掣的今日,有几人还能忆起迢遥年代里的独轮车?交通工具的发展像老女人眼角的皱纹增生般日新月异;江北小车所见证的历史渐行渐远。人们坐在对未来的美妙想象里,可以像海子那样暗自发誓: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人们却不愿让心绪滑过那个独轮车咿咿呀呀的苍凉年岁。
独轮车是上海开埠后最早盛行的客货运输人力交通工具,又叫羊角车,江北小车(车夫多来自苏北乡村)。作为民间运输工具,这种小车(史料多称“小车”,下文从之)在我国许多村镇早有影迹,但在水网密布的上海,直至清咸丰、同治年间才出现,始行于南市,因运价低、雇用方便,很快遍及全市。20世纪初,公共租界的捐照小车高达7204辆之多。20年代后,因榻车、老虎车的兴起,小车市场受到很大冲击,渐从城市淡出,多出没于城市边缘及郊区。但由于小车结构轻巧简便,能于小街小巷神出鬼没地穿梭,不少人仍雇用它作代步工具和装运小批量货物。当时的纱厂、丝厂女工就把它当作了主打出行工具,往往几人合雇一辆,晨出夜归。30年代,在“一•二八”的硝烟和炮火中,它更是难民的全部希冀,因为一辆车所载起的,是飘零人间里的整整一个家。
从事小车运输的工人大都是来自苏北的破产农民,他们日夜辛劳,平均月收入仅2800文,生活很是困苦。加之租界当局横征暴敛,多次增加捐税,小车工人更是劳若牛马,温饱难求。1871年1月,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规定:“自新年起,小车换新执照,每张给钱二百圆,方准在洋泾浜营生。”1888年3月,公共租界决定4月1日起“租界内小车每月捐加至一千圆”。这迫使小车工人进行了多次抗捐斗争,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4月,上海滩小车工人大闹十里洋场,更是震惊中外,其声势之大,人数之众,为中国近代工人运动史上所罕见。4月1日,工部局开征小车新捐,月捐从400文增加到600文,连同小费,每月共纳635文。是日下午,租界内凡领有执照的小车工一律罢工,拒领新照,抵制新捐。租界当局派巡捕弹压,在北京路桥堍发生冲突。4月2日至5日,不断有小车工人游行示威,与巡捕发生冲突,4月5日规模最大。工部局以暴动对待之,出动万国商团镇压,并派遣水兵两队上岸参与。结果,小车工人被打伤多人,印捕、英捕各伤一人,商团伤两人。
这次小车工人的经济斗争包含了种种矛盾,实在一言难尽,值得大书一笔。
引用 回复 收藏
---------------------------------------------------
三人行必有吾师!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生在世诚信为本!
编辑

  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