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药流通领域竞争白热化,医药行业进入了微利时代。对此,药店该如何应对?本期 “商学院”推出创业课堂,以上海复星大药房武宁店为例,讲述药店自己的小故事。
以老带新,传授经验
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怎么做?店里开展以老带新活动,老药工从如何鉴别中药饮片的质量(分辨是否虫蛀、发霉、变色)开始,一直到对中药饮片的保管(筛灰隙、刷格斗、烘药材等),对青年员工进行手把手的带教。这样的“速成”教学法,让店里全员参与,对质量抓得更紧,管得更细了。
侦探出马,考核服务
有人说,店员的服务做得好不好,主要靠自觉,光凭店长一双眼睛哪里看得过来。而且忙起来,谁还有闲心管服务态度如何?该店要求每一位营业员经常想一想,是否努力真诚地在为顾客服务?是否把为顾客提供服务看成是本公司至高无上的利益?营业过程中是否给过顾客惊喜等等。他们还有个好法子,聘请“侦探”每月到店里进行暗访,暗访情况与奖金挂钩。
新不如旧,慎换包装
去年刚入秋,一位老年顾客拿着一包生晒参来加工切片,营业员加工完后看原来的袋子有点旧,换上了一个新包装袋。老太不仅不领情,反而说营业员在换袋子时把她的一点人参也蹭掉了。后经解释,平息了纠纷。事后,店长再三重申:凡是顾客自带药品前来加工,所带包装在没有征得顾客意见的情况下,不得随意收取扔掉。
把送药落到实处
许多药店都号称可上门送药,但真正做到的不多。去年11月11日,一位姓朱的外地男顾客来电表示,需购1公斤生大黄,希望尽快帮他送到长江饭店,因为他要赶下午的火车回家。当时店里没有这么多存货,便立即派人到批发部进货,再及时送到饭店;就金额而言,1公斤生大黄才区区32元,因此顾客非常感动。
不购药也享受药学服务
在柜面服务中,要尽其所能发挥药学服务的长处,帮助顾客排忧解难。由于药店附近工地多,有些民工常因在建筑工地的一些碰伤、擦伤前来购买药品,营业员看到他们捂着伤口,立即帮他们清洗、消毒和包扎。他们十分感动,说:“这里的服务比医院还要周到,上医院还要挂号费呢。”
为顾客病情放弃眼前生意
一次,一位患者因肚子痛,要求购买止痛片,接待该患者的药师发现其病历卡中的验血报告,显示其白血球为14000,需要就诊。但患者怕麻烦,想买几片止痛片吃吃算了,药师便耐心劝说他:“你白血球高,说明有炎症,应尽快去医院就诊。”一星期后,该顾客特意来道谢:“没想到你们服务这么规范,不为生意,只为顾客着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