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大,我想在我们县城开一家24小时便利店,就像可的、快客一样!先说一下我们当地的情况:苏南地区,人口在50-60万,经济还可以。我就想问几个问题:
1、一定要加盟吗?我在大卖场工作过,有一定的经验和人脉,说实在话,想自己开,不想加盟,加盟约束太大了,而且还有不菲的加盟费用,我刚工作没多久,没这么多钱。我也知道加盟压力小点,少烦心点,这中间的鸿沟有多大?我想请教一下
2、地点的选择。我有三个选择方案:a,人民医院门口,对面有几个小区,附近没有大型超市,有一些小的商店和水果店等;b,市中心,附近无大型卖场,但晚上人相对较少;c、火车站旁,附近无大型商场,人流量还可以,看重就是火车站晚上人流还可以。
3、费用问题。初次创业,没多少钱,这也是不想加盟的原因,自己开,大概需要多少钱?
麻烦大家了,企盼回答!!!!
你上面那几个地方如果能做的话都还可以的。
不过,开个店,哪怕是小店都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对一个小店来说,最大的成本就是店租,所以你在这个方面一定要好好的比较、比较。
你在大卖场做过,这是你的优势,可能有一定的用处,不过,作用应该不是很大,因为小店的操作和大卖场不一样,甚至差很多的:
一、帐期:你开小店可能是现实采购比较多了,如果你人会熟一点的话,他可能会给你一点铺底,最多估计就给你半个月的帐期,再多就不太可能的,尤其是食品方面。
二、费用:你开个小店,在通道 费用这一块就可能会没有了,不过,你店的招牌可以卖一下,可能会有几百块钱,其它的可能会有几十块钱的陈列费,你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三、管理:如果是24小时的话,上班就有点麻烦了,员工怎么排班?夜间防损问题? 这些都要考虑的。
四、商品:小店肯定以食品为主,不过,怎么选择商品就很有讲究了,我建议你去其它的店里看一下,借鉴一下,尽量的要有自己的特色,贴近社区,符合商圈的一种消费文化。
五、投资:不知道你那消费水平如何,还有就是店铺什么价,不过,依我这边,开个100平方左右的,最少也要准备个12万心里才比较有底,你那我就不太了解了,不过我想,你10万可以先筹的。
暂时能想到的就这么些,其它的想到了再跟你说。







祝你成功!!!!
个人意见:
1.加盟,要看你那个地区的便利店连锁公司有没有形成规模优势?连锁公司是不是可以提供不同的采购优势?能不能提供便利项目合作优势?这些就是判断是否要加盟的条件,如果加盟公司只是能提供一个牌子和收加盟费,不加盟也罢。
2.三个地点我优选医院门口。
3.费用大部分是转让费和铺租。其它的给你参考下:员工工资:1000元/人(参考当地情况),烟:8000-1.3W,商品库存:4W左右(如果不是加盟的,可能会多一点,因为有部分商品要整件购进)
便利店生存不下去的原因?
业内专业人士都在探讨便利店很难生存,很难盈利。很多人对于便利店感觉除了自由品牌就是认为加强服务等要素。其实便利店的真谛在于如何给便利?如何引导顾客便利?有什么值得顾客便利?有什么吸引顾客便利?却很少研究或者说是比较难研究的东西,因此今天的7-11能生存的很好,原因也在于绞尽脑汁的研究以上的问题。
本人从接触便利店开始,跟着沪上某知名便利店走过了江苏和浙江等县级、地级城市,曾经帮助开发门店与经营管理门店。致使从无到有的重复着此类工作5年之久。感触较深总结以下几点与各位同行交流与学习希望能有所帮助:
1、便利店商品没有优势的原因?
目前浙江与江苏等地不在象前五年,由于交通、商品代理、供货渠道等原因,很多县级、地级城市的商品缺乏,目前很多的生产厂家已经迁移到江浙一带。使很多的商品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但是开发和研究便利店商品的商家胜少,致使很多无实力但看到这块蛋糕的个人和小企业一直想开发和研究,但是由于便利店的销量和配送问题一直是最大的成本,因此造成便利店的商品与超市、卖场的商品一样,只是价格台高5--10%。这样一来根本就诋毁了便利店的宗旨,便利是有代价的---就是价格要贵点!相反7-11的便利店自由品牌商品占比70%以上,完全和卖场、超市区别开来,同时根据不同商圈再研究适合的商品。
2、便利店服务的优势?
由于国家各级城市的公用设施收费标准不统一,各种国营企业的网络设施落后。要使连锁便利的服务特性串联起来非常困难?盈利企业和国有企业如何能达成一致也是最难的问题?因此造成国内比较走在前列的城市只能达到限制时段的代收水电的功能。而且参照7-11所介绍的服务项目进行增加,缺乏中国老百姓需要的服务项目?
3、成本优势?
目前便利店的:
房租占销售的5----15%左右
人工占销售的8%左右
水电占销售的5%左右
还有其他杂项与税收占4--6%
便利店的毛利只有20--25%
所以开一家正规的便利店目前每日销售3000元以上可能亏损较少。但是还在亏损。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不难想到北京7-11千方百计地研究如何提高毛利来增加利润,而国内的便利店企业研究如何开更多的店、如何收进场费、如何在进价上提高毛利等?其实都没有一家像7-11门店研究如何去创造自己的高毛利商品?我们现在的高毛利商品局限:盒饭、关东煮、烤类、茶叶蛋、玉米、包子、寿司、饭团、面包等。自由品牌是些日用品类别的商品。而7-11北京店研究如何在店堂卖新鲜盒饭?便利店和快餐如何结合?卖一盒饭是以上商品的几倍营业额?中国人对日式食品的接受是有障碍的,因此有些便利店营运管理进行强压政策来推动所谓的鲜食商品。不是根据市场和服务人员的意志、意愿进行贩卖本国顾客所需求的商品。
因此,本人感触要使便利店能真正在国内生存下去,必须结合每个开设门店的区域进行策划便利的特征:可能是
小吃区域与零售区域相结合、特殊专卖与常规零售相结合、面包区域与零售区域相结合、阅读休闲与特性零售区域相结合的不同形式的便利门店,使该区域的消费者最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并结合与各种最新信息的服务功能来追求盈利的发展。
很多人觉得品牌很重要,其实本人一直认为因为它(品牌)重要的原因是它活着。也就是还有人为它付的起电费和能维持下去。否则还什么品牌呀?
闲余之时利用网络平台与各位业内同事共同交流,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