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的英文全称是chiefinformationofficer,它的中文意思是首席信息官或信息主管。这种职务在国外某些公司企业中是一种与公司中其他的最高层管理人,如首席行政官(ceo)、首席财务官(cfo),这一类职务相对应,而权力比ceo小的职务。有些国家(如美国)的政府机构内或非商业性机构也设有这种职务。 在西方工商企业界眼中,cio是一种新型的信息管理者。他(她)们不同于一般的信息技术部门或信息中心的负责人,而是已经进入公司最高决策层,相当于副总裁或副经理地位的重要官员。 首次提出cio概念的不是信息界,而是工商企业界。1981年,美国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经理williamrsynnott和坎布里奇研究与规划公司经理williamhgrube二人在一部著作《信息资源管理:80年代的机会和战略》中首先给cio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 “cio是负责制定公司的信息政策、标准、程序的方法,并对全公司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高级行政管理人员。”
2008中国零售业优秀CIO名单
(第5届中国零售业CIO峰会上公布、颁奖.2008.6.26-28 北京)
序号 | 姓名 | 职务 | 单位 |
1 | 孙能亮 | 信息总监 | 山东新星集团有限公司 |
2 | 于剑波 | 副总裁 | 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3 | 吴光旺 | 信息总监 | 福建永辉集团有限公司 |
4 | 张忠华 | 电脑部总监 | 上海金瑶贸易有限公司 |
5 | 彭雄 | 信息总监 | 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 |
6 | 唐振华 | 信息部部长 | 长沙通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7 | 高凯 | 计算机中心主任 | 南京中央商场股份有限公司 |
8 | 梁渝 | 信息管理部经理 | 昆明百货大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07中国零售业优秀CIO名单
(第4届中国零售业CIO峰会上公布、颁奖.2007.6.14-16 长沙)
序号 | 姓名 | 职务 | 单位名称 |
1 | 毛祖铁 | 信息总监 | 广州市广百股份有限公司 |
2 | 王 进 | 信息部部长 | 北京庄胜崇光百货商场 |
3 | 王 沅 | 副总经理 | 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4 | 牛文甫 | 电脑部经理 | 广东吉之岛天贸百货有限公司 |
5 | 白 虹 | 信息中心副总监 | 国美电器集团 |
6 | 董 伟 | 信息部经理 | 浙江供销超市有限公司 |
7 | 林海辉 | 信息部副总监 | 南京侨鸿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
8 | 蓝哲然 | 信息总监 | 美特斯邦威集团 |
9 | 王建梅 | 信息部部长 | 重庆商社集团有限公司 |
(第三届中国零售业CIO峰会上公布、颁奖.2006.6.22-24 成都)
序号 | 姓名 | 现任职务 | 单位 |
1 | 任 峻 | 副总裁兼信息总监 | 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2 | 赵映强 | 副总裁 | 东方家园有限公司 |
3 | 孙学啟 | CFO兼CIO | 北京新燕莎铜锣湾商业有限公司 |
4 | 陈士明 | CIO | 武汉中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5 | 夏剑彪 | 计算机中心主任 | 湖南友谊阿波罗股份有限公司 |
6 | 孙显春 | 信息部总工 | 长春卓展百货时代广场百货有限公司 |
7 | 李 炮 | 应用系统部经理 | 深圳市家福特建材超市有限公司 |
8 | 唐心社 | 信息部经理 | 山东家家悦超市有限公司 |
9 | 刘瑞琦 | 副总经理 | 安徽省阜阳国贸商城有限公司 |
10 | 魏冰 | 信息总监 | 宏图三胞高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2005中国零售业优秀CIO名单
(第二届中国零售业CIO峰会.2005.6.24-26 南京)
序号 | 姓名 | 职务 | 单位 |
1 | 张艳存 | 信息总监 | 金海马集团 |
2 | 冯牧 | CIO兼数据分析室主任 | 上海可的便利店有限公司 |
3 | 王红海 | 信息部部长 | 广州友谊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
4 | 韩劲松 | 信息总监 | 天津家世界连锁超市有限公司 |
5 | 马爱杰 | 信息中心主任 | 北京燕莎友谊商城有限公司 |
6 | 狄同伟 | 集团董事、总工程师 | 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7 | 谢丹 | 信息总监 | 北京华联 |
8 | 熊杰 | IT高级总监 | 华润万家有限公司 |
9 | 张红波 | 信息技术总监 | 北京京客隆超市连锁集团有限公司 |
10 | 陈爽 | 信息总监 | 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
2005中国零售业优秀CIO名单
(第二届中国零售业CIO峰会.2005.6.24-26 南京)
序号 | 姓名 | 职务 | 单位 |
1 | 张艳存 | 信息总监 | 金海马集团 |
2 | 冯牧 | CIO兼数据分析室主任 | 上海可的便利店有限公司 |
3 | 王红海 | 信息部部长 | 广州友谊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
4 | 韩劲松 | 信息总监 | 天津家世界连锁超市有限公司 |
5 | 马爱杰 | 信息中心主任 | 北京燕莎友谊商城有限公司 |
6 | 狄同伟 | 集团董事、总工程师 | 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7 | 谢丹 | 信息总监 | 北京华联 |
8 | 熊杰 | IT高级总监 | 华润万家有限公司 |
9 | 张红波 | 信息技术总监 | 北京京客隆超市连锁集团有限公司 |
10 | 陈爽 | 信息总监 | 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
从来不是铁饭碗 CIO可能被其他角色替代?
------------------------------------------------------
作者:Bob Evans 来源:支点网
-----------------------------------
-----------------------------
我有一些关于CIO 的坏消息和好消息。
先说坏消息:CIO 的地位正在遭受多方威胁,尽管这些困难并非不可战胜,但总体而言,CIO的角色将从此改写;再说好消息:大小公司们从未如此坚信IT 战略部署的能量和价值,对IT 的依赖性与日俱增。
我直到不久前还坚持认为,只要各行各业认为IT 的地位日益重要,那么CIO将永远在商业技术战略的制定、采购和部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了,随着时间推移,CIO 的首要任务将有所改变。但是在所有这些之外,我曾经深信不疑的是,商业技术将使CIO 们参与整体战略部署,通过使用商业技术提升商业价值。
可是我错了。
因为CIO 的角色演变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此前的升迁模式是直线的———从数据处理(DP)经理,到管理信息系统(MIS)总监,到信息系统(IS)副总裁,再到CIO。最终的理想是成为CIO,这几乎没有悬念。
然而,当传统的商务营运经理在技术上更加成熟,当更多IT 程序和服务被外包出去,当企业将IT 部门合并至全球物流和运营部门,当一些公司甚至开始怀疑集中的IT 管理是否能最有效地帮助公司满足商业和客户需求时,新的升迁路径开始指往不同的方向。
这些变化带来的重要后果之一,是不同的公司开始采取不同的方法应对这一现实。过去10年里,一些公司将商业技术和CIO定位为推动公司发展、提高客户忠诚度、增加竞争力的驱动力。这些公司将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赋予CIO更大的权力。
其他一些公司则对大部分甚至全部的IT 运营和服务进行外包。对于某些行业,这个选择再恰当不过了。最近有观点指出,这类公司里最高级别的IT人员可以采用首席治理官这个头衔。
公司治理是近日风头正健的一个话题,而首席治理官一职在美国的出现也更凸显了企业治理的重要性。尽管一些企业设立“首席治理官”一职有许多负面原因,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这一职位的发展还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还有一些公司将把IT 部门纳入公司其他部门,例如服务、全球运营、物流、客服、工程,甚至财务。这样做是否合适并不取决于IT 被并入哪个部门,而在于企业如何定义商业科技,为IT 职能制定怎样的首要任务,是否将IT 整合到整个商业目标中而非束缚其拳脚,以及如何利用IT 来满足客户需求。
在此过程中,我相信具有CIO这一头衔的公司高管将越来越少。各行业的领先公司可能还会使用这一头衔,而对于采取其他途径的公司,CIO的头衔很可能不如其他一些定义和描述新职位的称谓来得更准确更恰当。
不论如何,这依然是个充满活力、不断变化的领域,他们是渴求能为企业带来巨大商业价值和客户价值的贤才能人。面对这一转折点,以下问题值得好好琢磨:
1. 贵公司是否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如果不是,你是否察觉到外包的趋势?贵公司很有可能朝向外包发展。
2. 贵公司CEO 有否明确地将IT 战略部署作为公司竞争力? 如果CEO 只把IT 看作成本中心,那么贵公司未来将大幅外包或者解聘CIO。
3. 贵公司CIO 是否担任公司执行委员会成员?如果不是,有无其他事实证明贵公司对IT 部门的支持?
4. 如果贵公司的IT部门正在被并入其他部门,IT 部门是以高姿态还是以失败者身份并入?
5. 看看贵公司过去10~12 年的管理层变化。CIO 是否具有发展空间?该职位是升迁热门人选,还是绝路一条?
我相信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考虑,同时我想指出,这个转折点并不意味着任何道路的终结,而是通往更广阔天地的新起点。
CIO的英文全称是chiefinformationofficer,它的中文意思是首席信息官或信息主管。这种职务在国外某些公司企业中是一种与公司中其他的最高层管理人,如首席行政官(CEO)、首席财务官(CFO),这一类职务相对应,而权力比CEO小的职务。有些国家(如美国)的政府机构内或非商业性机构也设有这种职务。
在西方工商企业界眼中,CIO是一种新型的信息管理者。他(她)们不同于一般的信息技术部门或信息中心的负责人,而是已经进入公司最高决策层,相当于副总裁或副经理地位的重要官员。
首次提出CIO概念的不是信息界,而是工商企业界。1981年,美国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经理williamr.synnott和坎布里奇研究与规划公司经理williamh.grube二人在一部著作《信息资源管理:80年代的机会和战略》中首先给CIO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CIO是负责制定公司的信息政策、标准、程序的方法,并对全公司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高级行政管理人员。”
自从CXO的职务制度引入中国以来,大多数CXO都找到了在中国的对应职务,唯独CIO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的企业内从来就没有类似的职能。随着企业信息化的逐步推进,很多企业开始设置CIO或者类似的职务,而这类职务的职责,似乎就想当然地变成了信息化。也正是因为信息化与信息技术的天然联系,CIO在很多人眼中就变成了负责信息技术和企业信息系统的人,或简单地说,就是管技术的人。
CIO的中文名称是“首席信息官”。如果CIO只是管信息技术或企业信息系统的人,那为什么不叫“首席信息技术官”、或者“首席信息系统官”呢?难道仅仅是为了表述简单些吗?
让我们回到CIO的本义上来。所谓首席信息官,其职责当然应该是负责管理企业的信息。注意,这个信息是广义的,既可以指运营数据,也可以指各种运营文件信息,包括已有的和潜在的。而管理这些信息,应该是指管理信息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其产生、传递、分析、存储到最后删除。而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只是用来管理整个信息生命周期的一个工具。所以,CIO的工作点,应该是如何管理信息,而不是管理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
那么,企业为什么要有人来管信息呢?抽象地看,一个企业的运营过程,不论其身处哪个行业,其实都是一个信息不断产生、传递、分析到最后删除的过程。对信息进行很好的管理,事实上也就是对企业的运营有一个很好的管理。中国有句老话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就是信息的重要性。你不知道的,我知道;你知道的,我比你知道得多,知道得快,这样就能赢得胜利。对企业而言,通过及时产生各种运营数据,及时传递到合适的人,对各种海量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并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一家企业就能建立起竞争优势。
让我们梳理一下逻辑:企业的运营过程,其实就是信息的流转过程;企业设立CIO,目的是对信息进行很好的管理;对信息进行很好的管理,目的是为了建立竞争优势,帮助业务成功。在这个逻辑下,CIO的成功标准其实非常明确:是否帮助企业建立了竞争优势,帮助业务获得了成功。而所谓IT与业务融合的问题,根本就不应该存在,因为CIO本来就是为业务而设立的。如果IT与业务不能融合,那和“买椟还珠”、“削足适履”又有什么不同呢?
如果你对以上这个逻辑没有疑义,那么请再考虑:CIO到底在公司业务战略制订中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是参与制订者,还是执行者?如果CIO不能对企业的业务战略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他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企业的业务成功?
或许,请一位业务战略家来当CIO并不是一个坏主意。
由此,美国许多大企业都相 继设立了一个新职位CIO(首席信息经理)。
十年之内会消失?CIO职位初现废除呼声
----------------------------------------------------------
“CIO这个职位将会在10年之内消失,因为所有的高级经理和董事会成员都必须了解IT,这是这一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英国电信旗下BT Design公司的前任CIO、现任执行总裁JP Rangaswami日前作出上述惊人预言。
执行总裁取代CIO 英国电信是世界上最大的电信公司之一,现在正在向一个以平台为基础的网络IT服务公司转型。该公司的业务机构遍及全球约190个国家,有员工约15万人。
BT Design是英国电信负责IT设计及销售的子公司,JP Rangaswami负责的工作就是将新的IT技术应用到企业当中,这些新技术包括社交网络、SaaS和开源技术等。
JP Rangaswami介绍说:“英国电信坚信融合网络的作用,我们有自己的网络、自己的IT、自己的产品和自己的业务流程,并且将所有这些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有真正融合的设计权威。在操作性能上,BT也秉承着同样的理念,我们认为,如果能够把人员、业务流程、网络和平台融合到一起,我们就能处在正确的位置上,可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CIO这个角色是否会像恐龙一样消失呢?JP Rangaswami认为:“CIO这个职位的消失可能不是现在,但是在BT,我们这个级别现在已经没有CIO这个头衔了。我们的职位是执行总裁,因为我们从根本上说是负责各个特定业务领域的执行总裁。我们之所以取消了CIO这个头衔,部分是为了有效地反映我们的职能划分,这种划分远远超出过去的IT或 IS的范围,我们要代表网络、代表产品、代表业务流程。所以对我们来说,聚合到一起行使CIO的职能是有意义的。”
英国电信的转型目标是,旨在为客户提供综合的信息通信服务。JP Rangaswami表示:“我们已经超越了只考虑技术和系统的阶段,真正将网络、人员和业务流程融合起来。这确实给了我们一个不同的视角,因为我们可以更轻松地关注客户体验,从客户如何开始接触我们的某些服务开始,一直到如何将这种服务反馈给客户为止,这样公司就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水平。”
JP Rangaswami认为,从CIO到执行总裁职位的转变,意味着他的任务从授客户以“鱼”,变成授之以“渔”。英国电信要利用自己的资源,帮助客户创造出新价值,并把这种价值提供给他们的用户,要让客户把英国电信的资产当作一种应用工具和服务,这种思路已经超越了传统的IT服务提供方式。
让IM打通部门隔阂 英国电信大胆弃用传统模式建设BT Design,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让大家意识到,过去那种依靠网络和产品的经营方式已经不再合时宜,现在要打造的是一个以平台为基础、以软件为驱动力的网络化IT服务公司,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在任何他们需要服务的地点,以任何他们需要的方式,在任何他们需要的时间,不管他们使用什么样的设备,也不管他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连接,都能提供优质的服务。
从技术上说,把软件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客户,让他们能够在此基础上创建自己的服务,可能要运用到如Web2.0之类的新技术。
JP Rangaswami认为:在企业内部使用Facebook能够让员工自发地组成兴趣小组,这跟组织一个会议或是创建一个能力中心没有什么区别。
JP Rangaswami说:“如果你们看看我正在利用Facebook做什么,我通过它实现了什么,看看我们企业当中想要利用它的员工都实现了什么,你会发现我们都能够了解周围所发生的一切,能够从中共享,从中学习。这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因为我们用了很多年的时间来讨论在冷水机旁边、咖啡店里,在更为无形的软环境当中谈论工作的价值。现在我们终于有能力来真正了解这些关系,了解信息和决策是如何水平移动的,这是在企业内部的横向移动,而不是等级间的纵向移动。现在该是我们打破传统的‘组装线’观念的时候了,我认为社交网络工具给我们提供了机会,让我们了解关系图,了解组成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从这一点看,网络工具是非常强大的。”(来自互联网)
CIO职责思考:提升价值 做个随需应变的CIO
作者:CIOAge
随着设置CIO职位的企业越来越多,人们开始思考CIO的职责究竟是什么。其实,CIO的职责一直与企业战略密切相关,这点决定了CIO职位的内涵应该随着企业战略的变化做出及时调整。
“这不是我的故事,这是关于一个我打篮球的朋友,一直以来大家都叫他长腿。他很努力地去尝试,非常努力,直到他最终发现自己合适的位置。”—这是姚明为可口可乐公司新拍摄的广告。正如姚明说的他那个打篮球的朋友一样,每个人都在寻找着自己的位置。不仅是不停地寻找,而且在环境发生变化、职位升降的时候,还需要重新定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企业的信息化成为其形成竞争力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在以供应链为竞争指导思想的企业群中,信息是维系其合作关系的纽带。
CIO这个职位也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应用需求的增加而出现,CIO的地位则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价值体现而提升。近几年来,社会普遍对于CIO的关注度在提高。尤其是几个月前,国资委要求建立独立的信息化专职管理部门、有条件的企业要设由企业领导成员担任的总信息师(CIO)岗位。其实,设置一个CIO职务并没有什么难度,关键是由信息中心主任到CIO的转型后,职责和思考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可以肯定的是,CIO绝不是一个“大信息中心主任”的概念。随着设置CIO职位的企业越来越多,由准CIO到CIO的角色转换和对自己职责的清晰把握摆在他们的面前。
目前人们对于CIO的认识一直存有误区,认为CIO充其量就是一个部门经理。而这一误区近几年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甚至某些CIO自己和准CIO们也在为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而困惑着。如果CIO不能很好地理解自己的新角色所产生的能量、明确自己的职责,那么很容易产生“明升暗降”的感觉,觉得升职后反而总是无事可做。
解读“CIO”
CIO:chiefinformationofficer,首席信息官。虽然,CIO的基本职责是负责组织内信息资源的战略性开发利用与信息通讯技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行、维护与绩效评估,但是,作为一个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CIO已经不能仅仅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技术。否则,CIO和CTO就没有什么差别了。相比之下,CIO更重视如何以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制定合适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以长远发展的眼光,来规划和实现自己的信息化目标。
CIO是与公司中其他的最高层管理人,如首席财务官(CFO)、首席运营官(COO),这一类职务相对应的职务,这些CXO们协助首席行政官(CEO)的工作,并与CEO一起向董事会负责。在有些国家(如美国)的政府机构内或非商业性机构也设有这种职务。CIO所处的是企业决策和领导层的位置,这个层面的管理者的职责已不是完成一项任务,而是拟定工作的方向,带动企业在信息化方向上发展;决定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并把这些投入转化为帮助企业运行的价值。
在西方工商企业界眼中,CIO是一种新型的信息管理者。他们不同于一般的信息技术部门或信息中心的负责人,而是已经进入公司最高决策层,相当于副总裁或副经理地位的重要官员。这决定了CIO除了需要承担一个更大范围的管理工作之外,还需要对整个IT战略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使IT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CIO的“I”,即information,最主要的意思是信息。信息,又分企业内部信息和企业外部信息。所以说,CIO的主要职责是将企业内外的信息实现准确、及时的收集,为领导层的决策提供依据,并以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CIO首先应该能够选择最适合企业的系统。在此基础之上,CIO应该进一步考虑如何使信息技术“创新化”应用在企业业务中,带动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并以此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形象,深入开发信息化所能产生的价值。
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
信息系统要在企业内真正发挥作用,一定是能够为企业的业务发展提供战略性支持的。为使企业从竞争上、发展上获得支持的平台,CIO对信息化战略的思考,就需要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相一致。CIO需要对企业自身的业务特点和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并且能够超前一步设计企业的发展方向。信息化需要的不是简单的采购,而是一种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而且能够支持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制定企业的信息化战略发展规划,就像是首席财务官制定每年的财务预算;就像是首席销售制定每年的销售计划;就像是首席市场总监制定每年的市场发展规划。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制定,是一个CIO的基本功。任何一项工作要做好都不容易,制定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不是把自己关在屋里大干三天三夜就能完成的。他首先要理解企业整体的发展战略,需要了解业务、了解流程、了解管理。
信息系统在企业内部就如同人体的血管。在系统布局时,CIO需要理解企业发展和各个部门的关系,并通过信息系统的搭建使这个“IT血管”更通畅、更合理。所以,一个能把规划做好的CIO,一定是一个非常熟悉企业运作的CIO。而且他要能发现企业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信息系统的运行对企业的整体运作产生积极的变革。信息化布局在很大程度上也担负了企业管理变革的重任,这也就是ERP能够成为企业向现代化转型的一个重要工具的原因。
信息挖掘
信息挖掘,是要求CIO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在一个大型集团公司里,CIO的位置尤其重要。内部信息的收集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就表现为资源整合。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转型变革和发展过程中,面临最大的问题不是来自市场的迫切性,主要还是来自企业自身内部业务的规范、资源的集中和管理的一致性。尤其在企业之间整合兼并后,各自原先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影响了整合后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所应当发挥的集团化优势。作为一家大的集团公司,如果不把这些整合起来,集团公司就变成了“地主收租子”,即集团规定指标,下属的各分子公司完成任务。对一个大型集团企业来说,企业的信息系统,不仅仅是信息收集的工具,还担负着集团内各部门的资源整合的重任。正如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的IT总监刘闵生所言,他的主要职责就是进行整个集团公司的资源整合,这也正是中外运设置IT总监的意图所在。企业外部的信息资源同样丰富,对企业的各种决策意义同样重要。在信息时代,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所需要整合的资源已经有所变化,各种决策都是在信息的汇集、分析之后做出的。除了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整合外,CIO还需要注意企业外部信息的收集,如市场信息、客户信息、行业发展信息、企业竞争对手的信息等等。
IT提升企业价值
提高信息资源的价值,包括对企业内外的信息资源搜集整合,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避免以单一的信息信号制定决策,造成企业发展导向的偏差。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是能够以信息化引领企业业务创新。
很多CIO都认同,IT部门不是一个成本中心,而是一个利润中心。也就是说,CIO需要考虑到IT部门对业务的促进。IT对企业业务的提升,听起来似乎很难。可是,事实上已经有很多CIO在这方面取得了成绩。由于他们的努力,使得企业形象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有时,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就意味着打开了一片无人涉足的市场,由此带来的利润可想而知。对CIO职责的探讨,总会有未尽之处,这和企业的个体特殊性、CIO的个人情况以及行业特点都有关系。正如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信息中心主任杨富春所说的:“职责是争取来的。没做CIO之前,不知道CIO的职责是什么。只有在成为CIO后进行探索,在探索中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