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  贴子
  |  

主题:论坛实录:谁加速了家电行业的智能步伐

木子118

积分:2686    金币:379
  |   只看他 楼主

腾讯科技讯 北京时间2008711日,腾讯网联合博鳌亚洲论坛、沃顿商学院、英特尔和北大纵横等机构共同举办的“2008影响中国科技论坛在北京昌平举行。以下是第二场论坛核心内容,本场论坛的嘉宾是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霍杜芳、e家佳产业联盟秘书长李莉 、中怡康总经理连四清、海信科龙副总裁周小天、格兰仕集团副总裁俞尧昌、创维集团新闻发言人沈健和苏宁电器北部副总经理王军。


互动论坛:谁加速了家电行业的智能步伐(腾讯科技摄)

主持人:欢迎各位来到今天第二场的主题论坛,第二场主题论坛涉及的行业是家电。现在家电已经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就从一天的生活开始,早上起来的时候,先把开了一夜的空调关掉。这期间还会打开电视,听听新闻,洗漱。然后去厨房打开冰箱,拿出面包,放在面包机上或是烤箱里面烤一下,倒出牛奶,放在微波炉里面转一下,各个方面都有家电的声音。

从几十年前开始,家庭里开始逐渐有家电的影子,到现在可以说变化是非常巨大的。科技也在影响着家电,家电业在方便着我们的生活,也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那么科技是怎么影响这个行业的呢?接下来的话题就涉及到家电行业,请上嘉宾北京中怡康时代广场研究公司总经理连四清;e家佳联盟秘书长李莉;海信科龙公司副总裁周小天;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俞尧昌;创维集团新闻发言人沈健;苏宁电器北部副总经理王军先生。

今天的主题是谁加速了家电行业的智能步伐。刚才已经描述了,我们生活中每一天开始的时候都离不开各种家用电器,甚至说没有这些家用电器,我们的生活会变得一团糟。设想一下,在四川的灾民,用不上这些电器的时候,生活会变得多少的不方便。所以家电我们的生活当中,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家电与网络相连 就是智能家电的开始

今天我们不是来讨论家电在我们生活当中的作用,题目里面其实最主要的有一个词是智能。因为现在感觉有一个智能化的趋势,很多用户都听说过智能家电,我们平常也在用,到底什么样的家电叫做智能家电?有什么样功能的家电可以归为智能家电?请在座的各位按照自己的理解,向我们阐述一下哪类家电可以称作是智能家电?

李莉:我是e家佳联盟的秘书长。e家佳英文的意思是我顶级的家,中文就是中国家庭网络标准产业联盟。就是把这些家电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给用户带来无处不在的网络和生活。再具体的讲,刚才上一场的论坛是以IT为主题,我这块实际上就是把传统的家电把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互联网真正的结合在一起,真正的实现家电跟人对话,家电跟社会对话,不是说人被动的去控制家电,去找家电。在家里的时候,所有的家用电器都可以连接到网络,通过手机、互联网就可以在外面跟家里的电话进行通话。

王军:我想具有思维能力的、有判断能力的家电就是智能家电。

主持人:那不是机器人吗?

王军:一般在家电行业说什么叫智能家电,他们会说有一个芯片,它可以去判断,它和常规的家电区别就是它有思维。

俞尧昌:我感觉这个理念是比较正确的,实际上目前在全世界还没有一个标准说什么叫传统家电,什么叫做智能家电。我的理解机器会比你自己做的更好,也就是说它是个聪明的机器人。包括各种家电,实际上你就是要找这种智能,智能要有别于传统的做法。举个例子,可能大家就理解了。比如说我们普通人理解的智能化,比如说智能教育,它肯定比你个人做出来的专业。为什么?它集成了很多专家的智慧。比方说我们现在开发了一种叫发芽包,就像电饭锅一样,它能够照明进行发芽,去掉糖份,留下来的是营养。当然这里有芯片、有理念的智能化的集成系统来支撑这一块。

沈健:其实他们已经说的很全了。但是我觉得划分传统家电跟智能家电,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原来的家电它的功能很单一,比方说扫地只能扫地,洗碗机只能洗碗机。现在是功能多样化,既能洗碗,又能够烘干,说不定将来还能够洗衣服。功能的多样化也是智能化的一种表现。

主持人:就是吸尘器也可以拿来做饭。因为我对家电不是很了解,智能化的家电的发展,现在有什么样的最新发展,或者说什么样开始,有标准性的事件没有?市场上到底是什么状态?有多少是所谓智能化的家电?

沈健:我想澄清一下,没有标志性的事件和产品。因为家电行业非常广泛,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办公都包括在里面。所以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但是现在普遍的认同就是三化,就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化是将来大家共性的地方。至于说微波炉和电视机差的比较远,它的技术结构不一样、技术特征不一样,但在这些方面方向肯定是大致相同的。

家电智能化是有目标的 要符合市场需求

主持人:我现在在想,你可能开发出来很多的功能,每个企业肯定有很多创新的内容。但是你怎么知道我要什么样的智能,是因为你有这个技术,我放进去,告诉市场说,这是一个智能的,多收2000块钱,因为它是智能的东西。

周小天:所有的创新和智能是围绕着一个目标。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冰箱为例。冰箱区分的就是机械控制和电子控制,这是常规的区别。在座的各位清楚之后,冰箱有一个典型的智能代表,就是零度冰箱。这是围绕着冰箱的一个目标来进行的,比如说保鲜,保险保鲜不结冰的温度是零度。所以没有智能化这是不能实现的。吸尘器,现在也也智能的吸尘器,只要把它打开了,就会自动的把家里打扫干净。包括擦墙机也一样,这都是智能化的表现。如果没有电子控制的空调,就不可能实现低噪音的环境。

俞尧昌:应该说从家电行业,不仅仅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从全球的范围来看,没有一个很明显的拐点。比如说过去从机械型的微波炉到现在电脑型的微波炉,包括到现在高智能的一些微波炉,它始终只是一个过程,绝对不是在一个时间点上。我感觉主持人问的是某个时间点我们有哪些新的突破,应该是有。现在的白色家电,具有颠覆性技术的还是不多的。

主持人:现在智能化的家电会不会给大家的生活带来影响?因为前段时间也看到过,说冰箱按照上面放一个电脑,或者说冰箱上面放一个电视。有时候我在想,那么多的功能我需要吗?我还不知道怎样操作。我要加入一个什么样的智能的功能,你们怎么样来确定我要加什么。

俞尧昌:比方说冰箱上面加一个显示器或者小的电视机等等,这种功能化组合的发展过程中,是根据市场的需求。你不需要,有人需要,或者是人家不需要,你需要。随着开放过程的发展,最核心的就是需求,这个需求不是所有的需求,而是根据现在的需求跟潜在的需求,来刺激整个科技的发展。

李莉:我同意俞总说的,因为智能化,就是原来很多家用电器的产品,全是用机械做的。后来发现有问题了,比如说不节能、噪音很大。如何解决这种现状?我们就要进行变革。在所有的家用电器里面,加入一种微处理芯片,放一个微处理电脑,这样就可以进行集中的控制了。所以我觉得智能化肯定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进一步需求而做的,因为以前老百姓吃饱饭就可以了,但现在他们的需求越来越高了,所以对家用电器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这种情情况下,可能他对家用电器的需求也会提高。

连四清:从经济学上看待这个问题会比较简单。科技最终能够有生命力,能够持续,有两方面的因素,就是共性和需求。共性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我觉得非常好。科技非常的重要,智能家电首先要能储存信息,储存记忆,要能分析、能思考,同时还要反馈给主人,或者反馈给另一端的网络。所以它涉及到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还有晶片工程。所以只有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对智能化产品进行控制。一般意义上的需求是指经济意义上的有效需求,你有这种需求,并且你能够为需求支付相应的成本,这种成本科技能够满足你,这样智能化就能找到相应的均衡点。

二三级城市传统家电比智能家电受欢迎

主持人:每个人都谈到需求导向。从渠道的角度来说,比如说苏宁,从你们的角度来讲,因为你们是第一线接触到用户,从你们的感受来讲,我们的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智能家电?

王军:其实刚才我一直在思考主持人给我的问题。作为一个销售平台,在销售产品的时候,智能家电和传统家电其实是互相交融,不可分割的。我们现在年轻一点的人更崇尚时尚,新的东西,我们还要照顾一些中老年的消费对象,他认为产品越简单越好,因为好多东西他们没有接触过,特别是计算机,他对这方面还比较陌生。但作为智能家电来说,我想一方面有年轻人的消费群体,有这个市场,同时更多的是厂家、各个品牌,对他的产品的深化和技术导向,来扩大市场需求。

刚才主持人说冰箱里面需不需要内置一个显示器,这个显示器做什么?是不是可以看新闻、看图片,这一块都是在厂家通过市场的融合之后,来定位这个冰箱是放在卧室里好按,还是放在厨房里好。所以我认为智能产品更多的是共性先导,然后市场有很大的需求,再进行细化。

主持人:在你们的平台上,智能的家电产品销售的好吗?

王军:因为我在北京这边,应该说智能家电比较多。但是二三级市场的店面,像廊坊、三河、燕郊、怀柔,传统家电占的比例大一点。

主持人:现在去市场上买家电的时候,比如去苏宁或者别的卖场,例如我想买空调,就会有许多人上来,说我们这儿有什么样的技术。结果我刚去的时候,我就想找一个空调,夏天热的时候凉快一点就可以了。给我说了一堆的概念,但是你们几位代表都在说我们推出的智能都是以需求为导向的,是以客户为导向的,但是我感觉这中间有一个差别,你们怎么保证你们推出的功能就是适合客户需要的呢?

俞尧昌:现在这个理念我跟苏宁的王总意见是一致的。从过去来说,是以工厂为主导,未来肯定是以需求为主导,就是消费者来主导。因为你开发出来的产品,如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或者是市场根本不需要,它再好也推广不起来。这样问题就出来了,你开发的东西,确实对消费者有价值,当它的价值能体现出来的时候,它必然会走向市场。如果说这个产品本身就已经被淘汰了,或者已经没有价值了,再推广也没有用。

实际上在过程当中,我们经常说过于超前也会输掉。比如安家乐的洗碗机就输掉了,全世界已经是铺天盖地了,也开始进入千家万户,当时它是过于的超前,结果输掉了。实际在市场的接受过程中,需要有推广和引导。包括你说走进商场里面,很多人围着你,这个市场是竞争带来的,相当多还是客观存在的产品的差异化。这些差异化,恰恰就是要求企业在这种竞争环境下面,形成冲击的动力。比方说我是冰箱生产企业,我们面对的消费者大部分是老百姓。这时我们怎么办?刚开始有一个概念,就是不断的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大量的消费引导,和媒体合作。随着现在中国消费者不断的成熟以后,他们也懂得了一些理念。曾经我们的微波炉,促销的时候在上海1000人排队来买,实际上促销的人根本不需要,但是现在推广一个产品往往需要10分钟到20分钟,不断的介绍,介绍了半天,他还不理你。所以市场培育是在不断演进的。

连四清:以前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的产品是生产出来不用去卖,大家排队来取货,并且还要靠一些关系。现在更多的是买方市场,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以消费者为导向。比如说像周总他们发明的保鲜,首先他的保鲜技术必须有消费者认可,如果没有认可,即使生产出来产品,也不会有人要。第二生产出来产品以后,消费者必须得买得起。实际上这种需求是有效的,根据我们的研究,电脑式的冰箱在同类产品中占了70%。像俞总他们当时推出了电脑式微波炉,现在占了将近80%。所以需求还是必须以消费者为导向,厂家在智能方面是专业的,消费者在这上面是信息不对称,但实际上最核心的优势还是在这里,否则他能生产出来,但卖的不会好。

王军:确实很多很多功能,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以冰箱或者空调为例,冰箱为什么要这么弄,并不是我们完全发挥自己的想象,而是我们考虑到这是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期望,我们希望这一个芯片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有的需要温度达到很低,储藏时间更长,所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我们会根据不同的用户要求开发出不同的产品。

用户需求导向推动中国家电的智能步伐

主持人:现在家电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各个行业,像电视、洗衣机,甚至小家电竞争都非常的激烈。以前如果说是同质化,因为大家的东西都差不多,就是多送点东西。但是现在大家都在说是市场演进,你面对这样的竞争状态下,势必有一个法宝,于是就推出了很多新的功能,再回到这个主题来,是什么在推动家电的智能步伐。因为刚才您也提到很多的案例,洗碗机我推出来,这个市场能不能接受。但是如果说每一个产品,每一次发布,都是用这样一种方式,我先推出来,市场不接受,然后我再下来,这个成本就非常的高。大家都在说是以市场为导向,消费者为导向,到底是真正的用户的导向,还是竞争导向?

连四清:我觉得说到现在,应该是由竞争导向向以客户为导向过渡。刚才我们讲到同质化的问题,其实也就是前一段时间我们讲到价格战的问题。价格战的背景就是没有办法做差异化的东西,现在大家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就开始进行差异化的竞争了。其实现在出现一个问题,以手机为例,老人觉得越简单越好,很多老年人对高科技很恐惧,尽管很简单,但是他不敢用。所以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可能需要为老年人设计一些非常简单的智能产品。所以应该先有市场研究,先有消费者调研,然后再有产品开发。

沈健:其实我觉得这是两个问题,你刚才的问题是怎么驱动智能家电的发展。我觉得这是两个问题,作为一个企业来讲,各种层次的产品都有。比方说彩电,在北京我们的销售70%80%都是平板,但是到了县城,倒过来了,平板可能就占20%30%,因为消费理念不一样,你不可能到县城去推这种产品。

李莉:用户需求导向,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市场越来越细分化。有些人追求比较时尚的产品,像三星的手机,在中国它的市场有非常好,因为年轻人觉得它很时尚。但如果在美国,它的销售就不是那么多,因为大家觉得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打电话的功能。美国的高科技最发达了,但是他们觉得人的需求是越简单越好,越不用动脑筋越好。实际上我觉得这就是人群的细分,实际上也促销企业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去找参照点。虽然这个点可能是大同小异,这个说我节能,那个说我省电,其实意思都差不多。但是对用户来说就有些糊涂了,这个是什么技术,那个是什么技术,实际上对于企业来说,我觉得他因为面临的市场压力越来越大,不得不不断的去做一些创新的工作,去做一些差异化的东西,去吸引消费者。

俞尧昌:我的感觉需求导向是一种战略层面的活动,宏观的方面。竞争导向是微观的,是战术的。也就是我们比方说面对现实的过程当中的竞争,最好是创造自己的比较优势,或者是一些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但最终还是以需求为根本,如果没有需求的话,最终的结果是你在竞争中肯定要败下来。

王军:实际上竞争导向还是以需求为导向的。我们只能够去做营销,去扩大市场,扩大消费链,那就必须有产品。创维这个企业,从它的高清走到今天,中间有多少产品支撑,有多少产品是默默无闻的,我相信每个产品都有这样的过程。所以竞争跟需求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就现在来说,我们感觉到困惑的是我们的国产品牌,在整个科技技术领域,包括在一些外观上面,感觉到比合资的要好,民族产品从技术含量应该说比合资的要多得多,但是就是卖不上价格。那凭什么他卖的比你贵,这是我们每一个产品在竞争中需要去思考的东西。

周小天:首先有一个用户的需求,没有这个需求,就没有这个市场。举个简单的例子,刚才我们谈到了洗碗机,也谈到了其他的产品,为什么没有这样的市场,因为作为洗碗机来说,以前我的家里有两个洗碗机,但是我从来没有用,因为它不实用。放在里面是洗不干净的,还得用手洗,最后还不如用手洗。但是在国外,是不允许在家里面产生油烟的,一旦产生油烟,高档的装修就会有影响,很少有人像中国人这样炒菜,所以这是个习惯问题。这也是第一点用户的需求决定了产品的导向。

第二点就是IT的创新。第三点我觉得智能化最主要的是来源于应用。在刚开始的时候,智能化的东西是非常昂贵的,因为一个控制器的存在,比普通的冰箱要高出5001000块钱,在1999年、2000年的中国市场。那么现在呢?现在就差一两万块钱。所以这也是一个主要要素。

我们与国际家电品牌差距在哪里?

主持人:刚才王总提到了一个概念,一个现象,说国产的品牌和国际品牌或者合资的品牌之间的差距。可能功能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从智能家用电器的角度来说,我们跟这些国际的品牌差距在哪?为什么做不过人家?

俞尧昌:这应该说中国的家电业通过30年的努力,从零到有,从有到强。因为我也从事了家电30多年,在流通业也干过一段时间。当时在上海等等很多地方,都是崇洋媚外,中国的家电刚刚出来,就相当于拖拉机一样,面对着人家的奔驰、宝马去竞争。我们的工艺、产品质量,我们的技术产品,都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30年前,日本小家电就很值钱。但是不可否认,中国的家电对中国的老百姓,乃至全球的老百姓作出的贡献,现在中国的家电铺天盖地进入到千家万户。今天跟主题相左的实际上就是品牌的问题,我们内部经常谈的的是软实力的问题,有研发力、组织力、产品力、创新力等等,包括我们说的品牌力的差距,还有我们在核心技术的打造方面等等,我们跟跨国公司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

改革开放,当时叫关贸统一结合, 所以跨国公司都进入中国市场,中国说有劳动成本优势,实际是没有的,为什么?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同样具备劳动成本优势。他本身是国际知名品牌,本身的沉淀、技术等等,很多方面,实际我们跟他们进行同台较量的时候,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同时他进来以后,还有一个操控的概念。中国的家电就是这样走起来的,应该说是很不容易的。现在是中国的制造走向世界的过程当中,有服装、有电器,据我所知,10%的机电产品已经占中国整个贸易的48%,家电行业应该是做了巨大的贡献。

沈健:要说彩电,其实现在也不错。的确像中国30年的家电史是民族史,可歌可泣,能够从家电业出来的人都是英雄,的确是一个很悲壮式的前进,至于这两年发生了彩电外资的进入,引起了大家的思考。我们的家电是非常好的,我们的彩电产量几乎占了全球的一半,能说我们不行吗,原来某个日本品牌高高在上的价格比我们高一倍,我们卖一万,他卖两万多。你卖4台,他这台卖完就结束战斗。现在我们卖1万,他卖9千,是不是这两年品牌降低了呢,所以我讲在家电行业里面的确是消费心理,大家先入为主。

80年代的时候,日本是电器大国,全世界都知道,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就好象我现在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台中国生产的笔记本电脑,一台巴基斯坦生产的笔记本电脑,你愿意买哪一个,我想你们都不用考虑,这就是我们发展中国家品牌方面吃亏的地方。至于说他本身就是国际品牌,他是国际市场,他是几十年了,他是从国外到中国来的,我们还没走出去,所以中外的市场对比各个方面造成了这个压力。很多合资品牌的彩电是在中国生产,中国人自己制造,原材料也是中国的,就是外国的牌子,你就多花一倍的钱,你说冤不冤枉。

我讲的市场的情况是这样的,他先用中国的就是中国的,你说原材料都是中国的,就是一个面板,还有一个芯片,全世界也就是那么几家。好象我是做面包的,我干吗要种小麦吗,我一定要开面粉厂,没有这个必要,把面包做好,把彩电做好就是好。谢谢。

俞尧昌:也就是说现在世界最贵的顶级的都在中国,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历来30年中国家电要解决的,就是从中国制造如何走向,或者世界制造变成世界品牌,这是有一个过程,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这是一个考验,在同一个品牌里面,日本人进攻,是把价格拉下来的,中国的产业面临的竞争是很惨烈的。

怎么做,我的想法还是想办法首先要活下来,要健康的发展。

连四清:大家刚才的话题比较凝重,我有一些意见。刚才谈的是外资品牌,我这是特例,特例在哪里呢,在彩电,尤其在彩电当中的平板电视。其实我们的彩电当中的CRT电视国内品牌是百分之百,为什么呢?竞争者放弃了,因为我们有自己的配套,有自己的项目,所以我们能够把彩电的CRT技术做大。但现在不一样了,平板电视,平板在哪里呢,在韩国人手里,在日本人手里,所以这样的情况下,国内的厂家的力量非常小。我觉得这个肯定是暂时的,包括长虹的PPP的集成卡,包括海信的液晶模组等等,我们自己的项目上来之后,我们的项目知名度会得到提高,也会得到话语权,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平板出现外资品牌的价格跟国产品牌的接近,并不是说他觉得我不做了,他是从价格手段把它打开。但是很多渠道咱们已经打开,冰箱、洗衣机、空调包括这些小家电、厨房电器,我们可以把它创造都是国产品牌,比如油烟机、吸尘器,像燃气灶,谁会想到一台油烟机能卖到两三千,高的四千元,就是因为方太老板看到中国人喜欢厨房,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装修重点,所以人们愿意去花多的钱装修自己的厨房,所以他们能够定得出高端的产品,并且能去销售。所以我想刚才的话题比较沉重,但现实状况是不好,但我相信在今后若干年之后,这个问题肯定会得到解决,这是我的补充意见。

主持人:你说到了中外品牌的差距和竞争,大家都心有不服,但是大家都做得很不错,这些年我们从用户的角度看得非常清楚,我家里大部分的家电都是国产的品牌,也有格兰仕的,各个品牌都有。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有很多还可以谈,包括对品牌的贡献,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办法进行,但是今天有一条主线是贯穿始终的,那就是要做梦一,要做畅想,我们来畅想一下,30年之后,我们的智能家电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生活状态,而且这次你们畅想的方式我也做规定,以故事接龙的方式开始,从早上起床,下一个必须得接上这个故事。

沈健:我起床了,然后上卫生间刷牙,卫生间的那块玻璃是可以看电视的,我刷完牙进入我们餐厅吃早餐。

李莉:这个早餐是怎么做熟的呢,我起床了以后提前发两个短信给我家的微波炉。我躺在床上,我一睁眼灯光也打开了,窗帘也拉开了,微波炉里面的牛奶也热了,这样洗完脸,刷完牙,到了厨房就可以吃饭了。然后吃了牛奶以后我从冰箱里拿出别的食品,一看这个东西过期了。

俞尧昌:食品过期就要把它扔掉,食品的东西要保鲜。所以接下来给我感觉,接下来要上班,思想就是心想事成这一种随心所欲。

主持人:不要说理论,接着故事往下说。

俞尧昌:讲故事就很简单,我就把这个东西扔掉了,我再到超市去买最新鲜的,这里面不需要再去买了,一个电话人家送上门来。现在有一个电话马上就送过来了,你想吃什么就点什么,点完就送上来了。

周小天:去上班的同时,我希望能够在车上就能把我的办公室的空调打开。因为人性化的管理是需要公平的,大家一块上班,希望能够不在办公室的时候,就能够把办公室的空调制冷。另外一个就是到了公司以后,因为非常饿,我希望冰箱能够有微波炉的功能,能在一分钟加热。

王军:我最担心的是家里的门是不是锁上,因为这块想象是最多的,也是上了车以后,突然想起是不是门没锁,这个时候应该有一个智能话的东西,叫做网络也好,电话也好,把它解决掉。刚才说可口,刚才几位老总讲的家电,如何在我设计新家的时候,如何安排,不是我现在买一个冰箱一搁,又嫌大,又嫌小,这种解决方案我想一定要有。

连四清:第三个就是在我们所有人的梦想当中最高科技的,当我进到家的时候,我想我会有一位非常美丽、非常贤惠的妻子来迎接我,妻子是属于一种智能家电,她把所有的家务都能做完,再点上蜡烛,一起共进晚餐,最后一起进入梦乡。谢谢。

主持人:今天我们家电行业的探讨到这就结束了,谢谢各位的时间,也谢谢各位跟我们畅想30年以后的生活,谢谢各位。

主持人:家电行业这块的论坛到这儿就结束了,谢谢各位,谢谢各位为我们畅想未来30年的生活。非常感谢各位!

 

 

---------------------------------------------------
Store Manager
未来之远景始于今日之远见!

QQ:921582892

凌峰

积分:425    金币:181
  |   只看他 2楼

沙发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