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画像】
姜红:中百集团旗下中百电器公司的掌舵人。这名当初的普通营业员,通过培训和学习,利用“两年转”掌握商业技能,曾经用“博士蛙”引领江城童装时尚。如今正为即将铺开的家电下乡工程——农民购家电政府给予退税补贴工作,紧锣密鼓地做准备工作。
图/本人提供
︻30年人生信条︼
机遇永远属于
有准备的人!
见到姜红时,这位中百集团旗下中百电器公司的掌舵人,刚刚考察市场回来,她正为即将铺开的家电下乡工程--农民购家电政府给予退税补贴工作--紧锣密鼓地做着准备。
家电下乡提供便捷
“我们能中标,既显示了我们的实力,也体现了政府和广大农民对我们的信任,任何一个细节都要体现党的政策,任何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农民的便捷性!”这位经常亲力亲为的商界女强人,话语中透着坚定的责任。
“家电下乡,在3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退税更是当前的新鲜事。”得知我们是为改革开放30周年撰稿时姜红如是说,“30年前,基本上就没有家电这一说,老百姓说的‘三转一响’就是家电的全部,收音机都觉得是奢侈品,还要凭票购买。”
毅然选择商业
感受到改革开放的力量,那是1982年姜红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工农兵学商,那时的商业是比较被轻视的行业,可高中毕业后,她进入了商业企业,毅然做了一名普通的营业员,她相信只要自己努力,无论在哪个行业都能取得成功!
80年代的初期,国内的物资仍然比较匮乏,物质供应多仍处于严格的计划经济控制下。姜红所在化妆品柜也都是一些最简单的日化品,甚至连洗衣粉都没有出现,雪花膏、海鸥洗发膏、哈利油等品种基本上就组成了自己的柜台,而且其中不少都还是零散地出售。
那时分布在中心百货大楼的家电区域仅仅500平米左右,而且商品都设在柜台内展示销售。收音机都算作是奢侈品,更别谈彩电、冰箱了,奢侈品可都是要凭票计划供应购买的。当时的彩电、冰箱寥寥的几个品牌现在都已看不见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物质供应才逐步丰富起来,消费者的购买力、可选商品的余地、对选购商品的控制也相应宽泛起来。
“两年转”掌握商业技能
在柜台上见证一年半的市场变化后,姜红抓住了她人生的第一次机遇,顺利考取了电大。3年半的脱产学习,巩固了她的理论基础,也让她开阔了眼界,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1986年,她进入了商场的管理层,先后在企业管理部、财务部、审计部、证券部领职。
姜红戏称自己是“两年转”,每个部门都只待了两年。不过,这样一连串的“两年转”,让她全面而娴熟地掌握了商业运作的各项技能。
让“博士蛙”引领时尚
1996年,姜红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次机遇。她借助中心百货大楼商品部责任经理招投标的机遇,转身成为了儿童部经理。撇下舒适的办公室生活,主动自我挑战走到一线,稳定的工资收入由此开始与部门经营绩效挂钩,采销一体化、商品展示管理、库存清理以及货款清算等工作成为了日常的主旋律,这在很多人眼里是“逆行”。但姜红把它看作是机遇。为了寻找商品亮点和利润亮点,她独自一人出差到上海看市场,看中了商品就直接跟厂家联系引进。凭借一张“博士蛙”童装吊牌,她在人生地不熟的上海打的花费了96元“倔强”地找到了生产厂家。96元,当时一笔昂贵的费用!然而,她成功了,“博士蛙”童装让中心百货大楼儿童卖场迅速引领了江城时尚!
接手电器扭亏增盈
2002年,姜红成为中百集团中百电器公司的掌舵人。当时的中百电器虽然有五六家门店,但是一家亏损公司,接手的压力很大。姜红觉得组织上一次次培养自己并给予了自己发展的机会,就应当全身心地投入搞好企业,回报组织。
她上任后第二年,中百电器就开始实现了扭亏增盈。6年来,在她的带领下,通过整个团队重谈判、抓管理、做营销、搞服务的共同努力,经营品类涵盖各类大小生活电器,品种数千种,门店数达到了26家,经营面积达到了6万余平米。2008年,中百电器这一本土商业中硕果仅存的家电企业,将搭载政府“家电下乡”的惠农快车驶向新的辉煌!
︻30年成功哲学︼
人要成功,离不开组织的培养,更离不开自身素质的提高,成功没有定律!
| 附件下载区: 鼠标左键单击文件进行下载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