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前,我与弟弟为了迎接新年到来,决定去理发。在热闹的街市中寻找了几家理发店,发现要不就人满为患,让人等得发慌;要不就门可罗雀,让人感觉年关了,生意都还不好,手艺肯定不好。终于,在街角一个不热闹也不偏僻的地方,看到一家理发店,有顾客,但是,顾客不多。
我和弟弟决定在这里理发。我们刚一推开玻璃门,人还未跨进店内,店里的老板就从忙碌中转过来,热情的对我们说:“欢迎光临!请问两位是洗发还是理发?”(进门有迎声)
我回答道:“把我的头发削短一些,短碎发好了”。
我弟弟说:“我妈妈让我理个平头”
老板一看我的年龄就知道,我是有目的购买的顾客,清晰的知道自己要购买什么产品。而我弟弟,表达的意思是“我妈妈让我理这种发型,其实,我不怎么喜欢”。
接着老板热情的招呼我们坐下,让小工为我们准备热水洗头。
然后,她开始说服我弟弟接受她的专业推荐:“都这么大的男孩子了,不要理那种平头了,要有个性一些,你的头型和发质很适合理成短碎。”(抓住青少年的消费心理,推荐顾客真正喜欢的商品)
弟弟犹豫到“还是平头好了,妈妈叮嘱了”。
老板继续说服“你的脸型长大了,理平头看起来比较土气哦。理个短碎发,会显得很阳光。”
弟弟不敢作决定,眼望着我。老板敏锐的扑捉到了这个眼神,对我说:“孩子都这么大了,都喜欢帅一些的。”(说服陪同人,让陪同人变成自己的盟友)
我本来就倾向让我弟弟改变千年不变的平头。于是肯定了老板的意见“好的,给我弟弟理个短碎发”
老板见顾客确定了需求。于是让小工服侍我跟弟弟洗了头,待我们座在理发凳上后,话题聊开了“看你的样子是在外地上班吧?”
我很惊奇“你怎么知道?”
老板回答:“我在嘉禾住了这么多年了,今天第一次看到你,而且,你的嘉禾土话口音很纯正,当然是外地上班,回家过年啦!而且,我猜你是坐办公室的”
我佩服老板的判断力,追问“何以见得?”
老板说:“你皮肤这么白,又带副眼睛,穿着西装,一看气势就知道是。”我一听心里暗爽不已。(赞美是世界上最让人受用的技巧)
“平时打啫喱水这些东西吗?”老板问道。
我老实的回答“平时不弄那些东西,打了感觉头上黏乎乎的。”
“你这个店是新开的吧?我上次回来都没有看到”我与老板闲聊道
老板回答“是的,我这个店才开了三个月左右”
说着,我弟弟洗完头,出来了。她招呼另外一个男理发师“小张,给这个小帅哥剪个短碎发”(接一顾二待三)
时间就在我们聊天中,不知不觉的溜走了,很快我的发型理好了。老板问“要打点啫喱水吗?”
我拒绝了“这样就好了”
我弟弟也快理完了,老板询问我弟弟“小帅哥,你看,这个发型多帅,明显有朝气了。你是打啫喱水还是摩丝?”
我弟弟回答“摩丝好了”。(前后对比问我,跟问我弟弟的方式就不一样,问我的意思是“要不要打啫喱水”,因为在前面的聊天中我已经将自己不打啫喱水的习惯告诉了老板,老板仅仅是走过场,礼貌的询问而已。问我弟弟的意思是“打哪种?”。因为,青少年都追求时髦,追求酷,打了摩丝后,头发更有型,所以,问打哪种。)
老板让她的理发师为我弟弟抹上摩丝。继续推销“你看多帅啊,这个哥哥给你理得多好,以后理发就来找这个哥哥”(老板在努力将满意顾客稳定为回头顾客)
我弟弟对着镜子照了照,很兴奋的说:“好的”
付款后,我跟弟弟走出门店,老板及她的员工恭送声立即传过来,“慢走,下次再来”(走有送声)
理完发后,我在发愁“可能我明年理发,得早早的来了,要不然这个店也得等很久了”
各位店长,老板,你们的门店如果生意不好,如果正在为销售发愁,就得检查你们的店是否作到了这个理发店老板的这个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