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的药店转变
背景:全球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个金融机构和外贸型企业感受到了冰冷的冬季,各个行业也多多少少感受到了阵阵的凉意。虽然,零售药店经营的品类大部分是顾客必须的健康产品,所受到的冲击会滞后,会减弱,但是,2008年下半年实现销售大幅度增长的企业屈指可数。未来一到两年,消费者在保健保养方面的支出肯定会更加谨慎,消费疲软已是不争的事实,健民药店作为一个只有5家门店的小企业,老板决定未雨绸缪,积极应对这场危机,争取将在危险中找到企业发展的契机,实现企业的继续增长。
对策:
纵观全球基业长青的优秀企业,都具有一项杰出的本领,就是能够提前分析到未来的市场变化情况,从而顺应市场,具备在危险中,把握住机会的能力。
健民药店的老板敏锐的看到了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药房的发展将会出现以下变化趋势:
1、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将偏紧,一些新进的白领阶层将会重新返回到低收入群体中,一些高档参茸、保健食品会短暂的陷入一个销售的低潮,而于此同时,一些价格低廉的药品将重新被顾客放入购物篮中。
2、一些经营不善的药房将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销售的增长难以指望,而整体的管理能力短期内难以提升,运营成本仍然难以降低,除了裁人,似乎没有更好打办法。但是,裁人只是解决了眼下的危机,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饮鸩止渴。
3、药品价格只有涨没有跌,不断引起顾客抱怨。涨价并不代表药店的钱就赚多了,因为成本也高了,供货成本就高了,药店其实并没有从中获得更高的利润。
为此,健民药店准备在下面方面进行变革,以适应金融危机风暴的侵袭。
首先,对商品结构进行调整。调整的内容包括一下方面:
①、减少保健食品及中药贵细的陈列位。消费者在收入日益偏紧张的情况下,毫无疑问会缩减在保健方面的开支,而会将开支投入到日常的食品上,因此,要进行对应的调整。
②、减少各品类中高价格区间的商品。在一个月内对商品进行一次全面的价格带分析,将一些不是顾客指定需要的高价格区间的商品暂时淘汰出去。
③、提高各重点品类的重点商品的性价比,对自营商品的日服用成本进行核算,降低一些日服用成本高昂的自营商品。
然后,在营销策略方面,将以服务为导向的宣传模式,重新转换到以低价为卖点的营销策略,重拾“价格战”利器,以迎合消费者的消费变化。
接着,着手降低整体的运营开支。减低开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是减少人员开支。分析各个门店的人效。将过去以面积定门店人员编制的人力资源策略转变为以人效定门店人员编制。将一些销售能力低下,而且,没有发展潜力的员工淘汰,将一些门店销售业绩不好,但是,有能力的员工进行调换门店。从而,优化人员结构,降低人员开支。
第二是对经营面积过大的门店减少经营面积。既然,短期内难以实现销售的突破,但是,又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为了眼下的发展,果断的将门店部分面积寻求转租,或者引入联营柜台,降低门店的租金压力。
第三是广泛采用节能设备,将过去一些高耗能,但是仍然可以使用的设备进行转卖,换成低耗能的技能设备。
最后,金融危机下,更是一个企业发展的良好机会,要逆势而上。
国内的房地产受到了冲击,原来一些看好的位置,一直想去扩张,但是租金高,难以承受,现在租金降低下来了,反而为企业的新发展提供了机会。
另外,一些管理差、经营不善的药店将面临比健民药店更严峻的危机,因此,寻求被收购。这个时候,健民药店拥有的资金储备就会为收购别的药房提供支持,为企业外延式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
收购的对象要求满足以下几个标准中的一个:
一是地理位置独一无二,暂时无法复制地址的药房。零售业最稀缺的资源就是地址,一个好的地址是零售店成功开始的一半,药店也是如此。
二是在当地的医药零售市场中占据前两名的药房。只有占据了销售前两位的药房才能够形成区域的影响力,才能够更好的进行管理、商品方面的输出,进而形成合力。
经过以上布置,健民药店的老板信心十足,坚信自己会在金融危机的压力下,抓住市场变化契机,为自己的事业创造良好的价值。
点评:
健民药店的老板做法非常高明,顺应了市场变化趋势,所制定的《金融危机下应对策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该策略迎合了消费者,综合考虑了竞争对手,可以预见,这次金融危机不会对健民药店造成影响,反而会为健民药店的发展添砖加瓦,应对方式值得广大药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