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理论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性质的理论,值得我们从中得出自己的管理观点。本文是笔者的经验之谈,全做参考。
我们可以把木桶的每个板看做:
木桶四周的箍/木桶底:企业
木板一:生产人员
木板二:质量人员
木板三:管理人员
木板四:财务人员
木板五:销售人员
木板六:售后人员
木桶里的水是否会流出来,有几个主要原因:
1. 木桶的箍/木桶底,也就说明企业的管理层的决策,其实这个问题是大问题,如果木桶的箍松了,破了/木桶底掉了,那也就说明这个企业破产了。
2. 木桶当其中一块板比其他的短,水就会流出,也就说明“木桶理论”: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根据上面的两条,可以延伸到企业,这也就谈到了木桶木桶定律的应用,在本文里面主要谈木桶定律的团队精神/加强对每一个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其实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作用。
“木桶定律”是团队合作的缩影。“木桶定律”就是让领导者,管理层,要注意对下面员工营造一种团结的气氛,上面已经谈到木桶漏水两大原因,对于企业来说,转化为:
1. 木桶定律----团队合作
企业管理者的本身,比如说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精神。
从木桶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木桶箍要牢牢的把木桶紧住,不能让她漏水。要用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一些列把企业团结在一起。在这里介绍一个企业,虽然在最近华为因为他的管理引起员工的自杀等等,但是华为的企业管理还是有我们可借鉴的地方。
华为的文化核心就是团队精神,也就是在外人所说的“狼文化”,团队精神是华为人所提倡的,让我们来看看华为老总任正非在《至新员工书》说道:“华为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在国家优良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企业文化,这个企业文化粘合全体员工团结合作,走群体奋斗的道路。有了这个平台,你的聪明才智方能很好发挥,并有所成就。没有责任心,不善于合作,不能群体奋斗的人,等于丧失了在华为进步的机会。”让我们在看看华为的销售口号:“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华为的管理模式是矩阵式管理模式,要求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华为的团队成就了今天的华为。
我们在上小学的时候学过磁性原理,一堆铁钉在磁场的作用下,会朝同一方向见下图;而没有磁场的铁钉,会动吗?也可以这么说,企业好比一个磁场,要把企业每一部门融合起来,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精神,企业的团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需要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团队,而不是一群各自为政的散沙。
2. 木桶定律----合理利用员工资源,发现员工不足,及时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
企业要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一个企业做的再好,管理上都有潜力可挖,大家可以到厂里面走一走,找员工谈一谈,就会发现企业许多资源闲置甚至浪费,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常见的互相扯皮,决策低效,措施不改,管理部门之间矛盾重重等现象,这就是企业的薄弱环节,也就是所说的木桶理论中间那个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木桶定律”告诉我们:企业要找出木桶的短处,对短处进行培训,使木桶一样齐,这样才可以使木桶盛水最多。
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缺点和不足。任何一个区域都有“最短的木板”, 面对自己的这些缺点和不足,有些人从没察觉到,有些人虽然有所察觉,却听之任之,于是,他们永远只能在原地踏步或每况愈下。这时候就要求企业对员工进行考核。
随着考核不断发现员工的问题,不断的进行培训,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增多以及工作内容中智力成分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来完成。传统模式和团队协作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团队更加强调团队中个人的创造性发挥,以及团队整体的协同工作。
随着员工个人的成长,也就是上面所说木桶定律的团队精神,加强对每一个员工的教育和培训。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作用。如何协调个人成长与团队合作的关系,使他们能够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让管理从尊重开始
每个员工首先是一个追求自我发展和实现的个体人,然后才是一个从事工作有着职业分工的职业人。
经理人必须对这一点有一个清醒且坚持的认识,否则,它将给你带来麻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作并非他们生命的全部。
员工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考虑个人的发展问题,希望在工作之余补充知识,提高技能,希望能有充足的时间休息娱乐。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遵循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人际交往的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递增规律,只有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才可以更加安心地工作,更愿意全心作付出,达到自我管理和自我实现。
尊重员工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只有员工的私人身份受到了尊重,他们才会真正感到被重视,被激励,做事情才会真正发自内心,才愿意和经理打成一片,站到经理的立场,主动与经理沟通想法探讨工作,完成经理交办的任务,甘心情愿为工作团队的荣誉付出。
尊重员工就是给予员工一个私人的空间,既使是在上班时间。作为经理你不可以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监督在员工的身边,你所能做的就是指导帮助员工学会时间管理,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规划和计划,做好自己的发展计划,用计划和目标管理员工。
尊重员工就是让员工学会对工作负责,自己主动承担工作,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在尊重的基础上,员工将沿着
人性化的管理就要有人性化的观念,就要人性化的表现,最为简单和最为根本的就是尊重员工的私人身份,把员工当作一个社会人来看待和管理,让管理从尊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