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李淑娴
上期的《案例》,介绍了日本东京的表参道。本期,我们依然把目光锁定日本东京,介绍位于都江东区丰洲中心的综合性购物中心″拉拉港(Lalaport),
以分享日本综合性购物中心运营的相关经验,也希望能通过连续的日本商业项目的介绍,让相关人士对日本商业项目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以从而服务于国内商业
地产项目的开发经营。
Lalaport是日本第一家号称“美式”的购物中心,1981年4月在东京千叶县船桥市诞生,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日本知名的集观光、娱乐、休闲、购物为一
体的综合性购物中心。该项目涉及日本东京都江东区丰洲中心部约67000平方米的大型综合商业设施(两街区)的开发及规划。自1981年,″
lalaport 1开业至今,拉拉港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日趋走向成熟,业态也不断完善。
历史的痕迹
正如表参道是东京表参道地区几十年发展积累的成果,lalaport也是一个比较具有历史的商业项目。
Lalaport依东京湾而建,面向晴海运河,所在区域原本是日本东京的一个旧船坞。呈U字形水面的两旁,留有大量的日本造船产业的遗址。因此,在
lalaport项目的规划定位和建筑设计上,设计师们就保留了原有的产业遗迹,同时延续了旧时船坞和海洋的元素,打造出了新型的临水街景。
比如说,lalaport整体商业建筑中就有四幢在外形上采用了'ship'的形状,充分体现了旧时船坞的历史风华。
再比如说,在室外空间和广场地面的设计中,充分引进海洋元素,用蓝色的水域呼应海洋的感觉,把广场地面做成仿真的海浪形状。
通过种种途径,lalaport的设计师们既让建筑物融于了当地的历史环境,又延续了本地海洋船坞的历史痕迹。
综合的业态
从建筑的角度来看,Lalaport很好地延续了当地的特色;从商业角度来看,Lalaport的开发运营和业态发展也经历了一段不短的时间。在时间车轮的推动下,lalaport的业态达到了高度的综合。
Lalaport的开发和运营,保持了日本商业地产项目开发运营的一贯作风,即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持续运作一个项目。
'Lalaport 1'于1981年4月份开张,是一个广域型购物中心,含有包括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和方便设施等在内的200家专门店,还有一个可容纳4000辆汽车的停车场,这种预见性的规划设计为后来的“汽车社会”做好了充分准备。
1988年,设有多厅影院和舒适设施的'Lalaport 2'开张,整个设施的名称也改为现在的'Lalaport
TOKYO-BAY',随后又增添了将美食文化和文娱活动融为一体的'HARBORGRILL'。2000年以后的'Lalaport
3'和'Lalaport West'、'Lalaport East',增添了大型专门店,补充完善了大型购物中心的功能。
目前,'Lalaport
TOKYO-BAY'的店铺多达540家,可停车8200辆,涵盖了专门店、百货店、量贩店等主要的商业业态,还包括了水旅馆、Lalaport剧场、网
球俱乐部、小型高尔夫球场、巨大迷宫、停车型露天剧院等辅助设施,实现了one stopshopping的机能,满足了新生代家庭购物的需求。
经过了历时将近20年的经营,'lalaport'的业态已经达到了高度综合的程度,组合、搭配也已经相当成熟。
陈列的艺术
有人说:'项目的商业价值并非由建筑物来支撑,恰恰是建筑物里的一个个商家决定了项目的未来。'此话可谓'一语道破天机',道出了商家对于商业地产项目的
重要性。具体到商家的经营来说,商家商品的陈列和展示又直接决定了商家的人气。一个商品摆放没有任何特色的商家,就很难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就Lalaport的百货业态来看,基本以中档服饰和杂货为主。就商家品牌和商品类型来说,也许并没有特别之处,但是在货物摆放和陈列上,商家既保持自己
的风格,又与商场融为一体,成了日本百货商家陈列的一个缩影。就连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商铺,其陈列也出自设计师之手。
比如东京小町,以售卖杂货为主,门面装修和商品摆放上呈现了典型的日式风格,商品置于日式窗格之中,以凝重的黑色和土色为底色,进而衬托商品的色彩,引人注目。
再比如无印良品,整体营造休闲而又雅致的氛围,商品摆放衣帽饰品百货相互穿插和夹杂,舒缓购物疲劳感,增添新鲜感。
记者手记
Lalaport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业项目品牌,在日本已开设了多家分店。周边公共交通的便利、新生人群的聚集都给位于东京丰洲的这家lalaport TOKYO-BAY带来了十足的人气,成就了它今天的成功。
据说,之所以命名为lalaport,主要是因为:在日文里,lala含有″跳动的旋律,愉快的心情″之意,port指的是″海港″。这家购物中心位于东
京湾周边的一个港口,以此来命名也是希望每一个消费者来此可以感受那种跳动的旋律,拥有愉悦的心情,享受购物、娱乐、休闲的乐趣。
目前看来,lalaport TOKYO-BAY已经实现了这一目标。尤其是2006年11月,该购物中心在日本首家引进了Kidzania这一儿童体验天地,吸引了日本全国各地儿童的目光,进一步聚集了人气,更全面诠释了″快乐、愉悦″的项目理念。
无疑,Lalaport的成功离不开自身项目的准确定位,离不开便利的公共交通,离不开商品的别出心裁,离不开项目的高超运营手法,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夏日的傍晚,坐在lalaport的海边广场,吹吹海风,喝杯饮料,那应该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吧!
水旅馆、Lalaport剧场、网球俱乐部、小型高尔夫球场、巨大迷宫、停车型露天剧院\宠物乐园\室外游乐园\游泳池\室内滑雪场这些特殊业态,国内都基本没有连锁的,所以国内真正超过25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招商还是很有难度的,和国外商户资源不能比,没有这些特色商家所有的购物中心也就都是一些大同小异的服装店和餐厅,最多档次定位上区隔下相当无聊
,这些特殊业态是从国外引进呢,还是国内自主创建呢,
儿童职业乐园这1新业态倒是国内自己创了8个新牌子,海外2-3家牌子也在进来建场子了,1年后看看这些乐园活得如何
LaLaport是集观光、娱乐、休闲、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购物中心。 大型购物中心-LaLaport集观光、娱乐、休闲、购物于一体的LaLaport 交通方便的LaLaport丰洲店对到访东京都的游客来说,LaLaport丰洲店的交通最为方便,地铁、百合海鸥号、水上巴士皆可到达。丰洲店面海而立,风景优美。场内的饮食、购物以及观光设施近200家,尤其是孩子们的工作体验场-Kidzania和能够容纳近1800人的大剧院-UNITED |
| LaLaport丰洲店官方网站http://toyosu.lalaport.jp/english/index.shtml | |||
| LaLaport丰洲店交通图http://toyosu.lalaport.jp/access/index.shtml | |||
| Kidzania 官方网站http://www.kidzania.jp/about/e_index.html | |||
| UNITED CINEMAS 丰洲店官方网站 http://www.unitedcinemas.jp/toyosu/index.html | |||
| 日本横滨最新最大的超级商场“Lalaport”商场 | ||
|
6年前的旧闻不全面
日本购物中心的发展情况
日本的购物中心以1969年建设的玉川高岛屋为代表,不过那时的购物中心理念,仍未摆脱百货公司的格局,所提供的服务也较为有限并且集中。从70年代初期到中期,经过整体专业规划、景观设计以及经营管理的大型购物中心开始成为主流,其中尤以位于大阪商业区的几个摩尔购物中心最具代表。例如千里新城的“谢尔西“购物中心、巴恩环购物中心等,它们特殊的建筑景观,例如挑空广场、庭园、喷泉等,都成为都市外围引人注目的消费人潮集中地。
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日本开始产生了集文化、娱乐、休闲、运动等消费行为于一体的新型购物中心。例如1978年于东京原宿区开业的拉佛雷原宿,便是一个具有整合功能的购物中心;同时在这个时期也产生了以下关Seawall以及青森的三路德购物中心为代表的许多远离都市、构筑于都市外围的购物中心,并且提供了日本大型购物中心在郊区发展构建的经验基础。为了因应消费服务多样化以及设施复合化的趋势,还产生了许多超过10万平方公尺的大规模购物中心。 在福冈市西日前开张了一间占地25万平方米的大型摩尔购物中心,除购物外,电影院,游乐中心,餐饮店外加能容纳4500辆的停车场使之成为了大型商业中心。但由于日本特大型商业地块较难取得,故日本摩尔的规模一般较美国、加拿大、菲律宾等地的摩尔要小许多。 日本的传统百货集团如高岛屋百货、三越百货、西武百货、SOGO崇光、东武百货是日本摩尔的主要投资开发商之一。 目前, 美国的摩尔开发集团“雀儿喜“也已开始进入日本进行摩尔的投资开发。
大型购物中心在日本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具有两个基本背景条件:第一,日本是岛国、人口众多,因此追求土地及空间效率的极大化,几乎成为所有日本人一致的追求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提供各种消费服务,同时又能够提供定量停车空间的购物中心便成为实现这个目标的最佳手段。加之经济巨大发展条件下国民消费能力提高,使得消费者在购物时不仅追求方便性、多样性、注重个人品牌的需求,同时更注重整体购买经历的愉悦,这种趋势促成了大型购物中心在日本的产生。 购物中心在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发展了多年,其市场规模在这些地区的零售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视为21世纪最重要的零售业趋势。
简介日本的部分摩尔;
大阪的心齐桥是全日本最大的购物中心,有多达二千间的商铺,货物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日本Kspiari摩尔是学习迪斯尼乐园将娱乐和购物融在一起的经验。Gotemba摩尔是美国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雀儿喜“的海外分支。这里有弗里斯转轮和环滑车,还有迷人的温泉度假村。“Kspiari购物区,除了121家商店外,还有超宽银幕影院、流行乐队演奏的免费交响乐、童话般乐园等。这里,每到周末,能吸引近20万购物兼娱乐的日本人,预计今年可接待将消费3亿美元的900万顾客。
「高岛屋TIMES SQUARE」百货摩尔于开幕之后,加速了原本冷清的南口的交通建设与开发,一时之间,南口反而摇身一变成为不可同日而语的东京热门逛街去处。这家高岛屋百货究竟有什么魅力可以让一个原先备受冷落的地区起死回生?答案就在于它乃是当今东京都内机能最为丰富多元的「新复合式商场」。先不论这家高岛屋百货有什么创新的特色,光看它楼上的CD专卖连锁店HMV、具有高18m大画面专门放映立体3D映像的TOKYO IMAX THEATER、SEGA最新体验型电玩游乐场JOYPOLIS;以及隔邻的「东急手」(Tokyu Hands),与以空桥相联结的整栋全日本卖场面积最大的纪伊国屋书店,便不难想见这座百货巨舰的庞大模。至于这家引起轰动的高岛屋百货,除了网罗34个品牌的巨型化妆品卖场之外,那些散布在每个楼层,提供消费者歇脚休息兼用餐的「吃茶店」可是造成好一阵轰动喔!因为这些或者是日本著名老铺,又或者是新引进的海外料理,几乎都是首次在东京都内的百货公司亮相。另外12F~14F的Restaurant Park集结了28家餐馆,是新宿地区规模最大的美食街,在这里的每间餐厅用餐都可眺望一览新宿的繁华街景。
东武百货池袋店是全日本最大的百货公司型摩尔──这里的总卖场面积共80,3000平方公尺。
博多水城简介:
日本福冈县的博多水城是由美国捷得事务所设计建造的日本最大的私人房产发展项目。这个占地250万平方英尺的巨大综合型建筑物形似峡谷状,位于一条新开辟的运河两岸。整个商城显现出浓郁的西方建筑色彩,融饭店、办公和贸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当地举办大型节日庆典、商品市场推广及社区公益表演的最佳场所。商城内部分为5大主题区域,分别命名为:星际天地、月亮步道、地球步道、海洋世界和太阳广场。
博多水城与众不同的设计给传统的百货零售领域注入了新的血液,游客们可以通过商场内特有的拱廊往返运河两岸。日本著名的建筑师Arata Isozaki先生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曾把该建筑推崇为20世纪后期最重要的建筑物之一(另一建筑物为由Frank Gehry设计的位于Bilbao的Guggenheim博物馆)。
博多水城的成功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同时它也成为零售业大型综合性商城的标志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