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卖场陈列图解 无敌贩卖机
台湾 卖场 陈列 搜索更多相关帖子: 台湾 卖场 陈列
本文选自联商网“流通快讯”频道
「陈列」的目的在于「贩卖」。陈列所扮演的角色在于辅助销售,让商品能够更容易被消费者看到、选到、拿到。
《陈列的意义》
(1)展现出顾客所需要的商品价值
顾客之所以驻足在陈列货架前,是为了要选购商品,即使是非常引人注目、美观的陈列,但若不是会让顾客想要购买商品的陈列,也是白忙一场。陈列最重要的并不只是美观而已,而是要让顾客产生想要购买此商品的欲望。主角在于商品。 陈列的目的并不只是要摆得好看,而是要让在卖场中不断移动的顾客停下脚步,并产生购买此商品的欲望。
(2)让商品站到顾客面前
由于主角是商品,若陈列在卖场也无法让顾客产生想要购买此商品的欲望,那么和摆在仓库和物流中心有什么差别?为了让顾客了解商品的价值,必须让商品与顾客更加贴近。 (3)透过商品本身的宣传 商品价值的传达,除了靠广告、店员解说之外,商品本身也是会说话的。 (4)不用大费周章 陈列并不是要特别花费金钱、时间、人力等大费周章地装饰商品区,最好是不用花太多费用,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
(5)表现与主张
能够让原本没注意到该商品的顾客意识到该商品价值的表现;以及在卖场内让顾客了解到这件商品对自己是有用的主张。 (6)现场立即见效
表现与主张的内容必须简单明了,让顾客在当下马上就能够理解。 (7)让顾客接纳
只让顾客了解商品所拥有的价值是不够的,必须让顾客认为这项商品对自己而言是必要的,绝对要买,同类商品中一定要买这个品牌。 当顾客拿起商品放进购物篮的一瞬间,才是陈列成功的指标。 《陈列五大要素》
所谓的「陈列技巧」,就是在卖场中提供商品给顾客的方法。技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卖场的业绩。而陈列效果的好坏,决定于五大要素的交互组合。 (1)品目
顾客所需的品牌、尺寸。 (2)陈列量、排面数 确保货架上的商品充足且不会断货的陈列量。 (3)面(以商品的哪个面朝向顾客)
决定「面」的原则: 1.顾客选购商品重点的「面」是哪个? 2.看起来比较宽的「面」是哪个? 3.能够看到包装内的「面」是哪个? 4.配色较美的「面」是哪个? 5.较容易陈列的「面」是哪个? (4)场所、位置
在哪个货架的第几排? 哪个端架? 哪个走道? (5)陈列的型态
包括:垂直陈列、以用途别/商品别区分陈列、相关陈列、岛型陈列、混合陈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