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节淘书氛围更重要 周末或达10万人 “在书香节买书很有氛围,就像去钓鱼,并不是真的为了吃鱼,而是为了享受过程。”昨日,南国书香节第二天,入馆人数再创新高,到晚上8时闭馆时,总人数达7.6万。组委会展望,今、明两天周末,入馆人数有望突破10万。记者昨日采访时发现,不少香港、澳门的爱书者也被书香吸引过来了。 享受免费阅读大餐 书香节人丁大旺,但如果你站在出口,会发现空手出门者大有人在。不买书,到书香节干什么呢?趴在书堆前看几小时书,然后去看看邮展、画展,抽空去听听名人讲座,或者与名家互动互动……这就是“书香节一日游”的丰富内容。 “我每天过来看5本书,7天就能看35本书。”高二学生小杨准备这样度过7天“节日”,他说,他很喜欢书香缭绕的阅读氛围,即使不买书,也愿意呆在这里看书。 市民看书不买书,不少参展商居然表示理解,“书籍的折旧率和损坏成本都在书店的承受范围之内的,”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这样解释,“来书香节参展,盈利是其次,向读者宣扬读书文化、营造文化氛围才是第一重要的。” 会展买书特有感觉 当然,看书不买书的并不是多数,更常见的风景是不少市民拉着行李箱和背着大书包出入书香节。如做生意的张先生,一天就买了十几本书,他说:“翻看之后再决定买不买的感觉比较好,网上书店的书没法翻看,虽然便宜,但没买书的感觉。”张先生觉得,“书香节很能激发人的阅读和购买欲。” 当老师的徐小姐则认为:“书香节,凑的就是热闹,不过新书多、种类全,买书很方便。”本文开头的“买书如钓鱼”的说法就出自徐小姐之口。这也许是几万人挤在一起淘书的共同原因之一吧。 出版发行商看好书香节推广效果: 方便书商批售宣传 方便读者买平价书 .记者在采访中碰到的参展销售方有一个普遍的认识:“已办了7届的书香节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在书香节上展销,主要目的是推广宣传,卖书是其次。但对于读者来说,这时买书是最实惠的。” 新华书店的销售人员钟先生告诉记者,像新华书店这样的大书店,都有固定的店面售书,而且公司平时搞图书批发,还兼营网店,折扣一般只有8折左右,“只有在书香节这个时候,读者才能买到比网上更便宜的书!”他说,这是读者们到书香节几摞几摞地买书的原因。 民营书业的批发商柯先生则表示,网购图书和电子书阅读的确对传统书店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使他们盈利微薄。不过在南国书香节上,他们公司不仅有宣传的计划,而且仅昨天一天就卖出去了一万多册,他认为,书香节这种展销方式,推广、发展了文化产业。 组委会收获惊喜: 图书销量很大 促进全民阅读 “没想到工作日开幕的南国书香节也能来这么多人,两天内入馆人数都突破了7万人,预计今、明两天的人数将突破10万。”南国书香节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刘先生惊喜地说,书香节开幕当天就销售了200万元的图书,说明书香节对图书的销量贡献很大,而进场人数的火爆则说明这个活动对促进全民阅读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花絮 旧书换购区 拒绝盗版书 新快报讯书香节现场有换书区,可以用旧书换新书。如推着黑色行李箱前来的李女士,就用满满一箱书换来总价800多元的购书券,然后就可以再换自己没看过的新书。“这些书放在家里也是浪费,现在能换到自己没看过的,非常值当。”李女士说,每年的换书她都会来参加,旧书7折抵算后,买原价的书,等于花3折的钱买到了新书,又省钱又环保。 然而,换书区并非来者不拒,昨日,有不少市民拿来了学校教科书、专业工具书和盗版书等,都被工作人员给退了回来。 提醒 进站就应出示“地铁专用票” 为扩大今年书香节的公益性,广东发放了20万张“地铁专用票”,供市民免费搭地铁到琶洲会馆。 记者昨日发现,不少市民会先用羊城通刷卡进站,到出站时才出示“地铁专用票”,这样做的结果是,下次进站时羊城通就不能用了。地铁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应该一进站就把专用票向工作人员出示,撕下副票后进入地铁站,才能享受免费服务。而到出站口才出示专用票的话,则要到地铁服务台缴纳最低出行费。 (黎秋玲 陈清泉) 不必太早排队 9时展馆才开 “早上七八点就有两三百名市民在会馆前排队,其实没必要这么早。”昨日,书香节组委会请记者告诉市民,书香节21日、22日的开闭馆时间分别为9∶00和20∶00;23日、24日、25日开闭馆时间分别为9∶00和17∶00。(黎秋玲 陈清泉) 黑马大叔推出“百姓字库” 周日在书香节为广州癌症患儿慈善签售 新快报讯8月22日14时,在2010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上,著名广告人、跨界艺术家黑马大叔将携新书《设计百+姓》亲临现场作慈善首发签售。首发当日黑马大叔将所得版税全额捐给广州市癌症患儿家长会。 被誉为“填补了中国字体设计领域的空白”的《设计百+姓》,是黑马大叔的最新力作。该书得到中央美术学院等全国几大美院设计学院院长的共同推荐。这部高校设计领域一直期待的教科书,共选取了110个姓氏,精选出1540个风格各异的“字种”,而每个“字种”均有可能发展为系统字库。 --------------------------------------------------- 每天为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