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贴子
阅读:[]   跟帖:[1]  

主题:商业地产在发展道路上应如何做好“前戏”?

 
瞳孔时尚

 积分:50  金币:68
 发表于 2013-09-10 19:26 | 只看他
楼主

  近年来,各大企业纷纷将资金转向商业地产方向发展,因此被业内称为投资的“避风港”,数量猛增现象明显。瞳孔小编了解到目前全球八成的大型商业城市综合体的在建项目基本都在中国。 
 
  商业地产这几年人傻钱多,多方资金杀入,扎堆起哄。盛宴之后,难免一地鸡毛。有撑死的大鳄,也必然有饿死的鱼虾。目前最触目惊心的问题是商业地产项目同质化日趋严重。 
瞳孔
  商业地产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引起业内人士的多方关注。快,并不总是好事。当“快”成为问题的时候,慢下来,虽然不能解决问题,但却不失为反思问题的一个好起点。 
 
  消费者需求千变万化,日新月异,市场细分趋势越来越明显,对项目规划思维要求更本土化、落地化、差异化,只有深度挖掘产品,在产品线上找到差异化卖点和亮点,才有可能为项目后期的招商和运营打造支撑点。 
 
  不少商业地产项目对“前戏”很不重视,主要靠开发商老大拍脑袋。没几个开发商能沉下心来研究市场,宁可把项目搞的美轮美奂,却舍不得花钱认真做市场研究。不想在前期破费“冤枉钱”。有的项目市场调查不专业,没有培训好就派一帮小孩出去调查了!大堆数据不会分析,定位不准确,业态组合思路混乱;前期的调研、定位、业态配比胡乱山寨万达、凯德、燕莎等。三炮呼吁:无前戏,无高潮。 
瞳孔
  做商业地产规划,不能仅靠市调公司和公开查询的数据。企划团队应下市场,望闻问切,用口、眼、耳、脚去观察,多接地气,直接与消费者和商家沟通。无真实数据支撑,谈何后期招商运营?又焉有不败? 
 
  一个商业地产项目策划案,如果堆满了专业名词和似是而非、云山雾罩的新词儿,基本上可以判断开发商要栽跟头了。 
 
  商业地产的核心是商业,而非地产。商业要研究人性和消费行为模式。摸准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特质、消费特点和文化趋势,才能把握该城市的商业脉搏。比如上海的海派文化特质,深圳的年轻创新特色,温州的全民皆商特质,扬州的精致享受文化等。如此做商业地产,才可能有灵魂和品牌内核。 
瞳孔
  商业地产定位策略回答的问题是“做什么”,落地策略回答的是“怎么做”,分属定位和执行两个层面。定位模糊,执行的好也会失败;执行乏力,再好的定位也是空中楼阁。 
 
  商业建筑是有生命的载体,不只是钢筋加水泥的堆砌。没有融合建筑艺术、人文精神、体验经济、拜物教和人体工学的建筑,只是一堆垃圾。就像新版《乔布斯传》里说的:“苹果之所以能与人产生共鸣,是因为我们的创新中深藏着一种人文精神。”
            版权所有http://www.tongkong.com(瞳孔商业空间设计)转载请注明出处

引用 回复 收藏
编辑 |

  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