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  贴子
  |  

主题:北京便利店指数全国倒数 统计未计入夫妻店

小猪bob

积分:33125    金币:14154
  |   只看他 楼主
北京便利店指数全国倒数 统计未计入夫妻店

 

  


  北京的便利店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日前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以下简称“指数”)显示,北京每两万人拥有一家便利店,在便利店发达的台湾地区,这一数字是2000人。在便利店便利程度综合指数上,北京在26个样本城市里排在倒数第二位,饱和度、增长率及政策支持上都处于中下水平。

  指数显示,东莞和上海的便利店发展水平是样本城市中最高的,其中东莞每2667人拥有一家便利店,上海为2975人。但与便利店发展成熟的日本和中国台湾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早在2012年,每2800名日本居民拥有一家便利店,中国台湾则是每2000人拥有一家便利店。样本中大部分城市的饱和度为每5000人拥有一家便利店,但北京却远远落后于这一水平,每2.07万人才能拥有一家便利店。

  曾担任联华快客北京总经理的杨爱国认为,北京便利店布局速度慢,首先是优质商铺资源稀缺,这一方面限制了开新店的速度,另一方面也推动租金不断上涨,造成经营成本高企。“南方自发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商业街很多,便利店的选址也相对容易。但由于北京自明代以来就是政治文化中心,长时间形成的城市基础和市民观念决定了大而全的综合商业项目比较容易落地,而适合便利店的地方却不多。”

  较为严格的开店条件也是北京便利店数量不多的原因之一。以7-11便利店为例,上海和广州地区的店铺分别由台湾统一集团和香港牛奶集团进行经营,在面积要求上比较灵活,70平方米左右的店铺很常见。然而在北京,7-11由日本7-11总部直接经营,为了保证店铺形象和承载更多的功能,面积要求在120-150平方米之间。这也进一步加大了选址的难度。“日本便利店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一情况,现已在中国开始选择面积较小的、大概在80-90平方米的店铺。”野村综研(上海)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咨询顾问彭海志说。

  事实上,在业界看来,北京虽然便利店饱和度不高,但广大的夫妻杂货店并未计入其中,这些“非正规军”在平时更多承担了居民的便利消费。例如一些社区的杂货店,利用贴近顾客的优势,经营时间比某些内资便利店还要长,甚至还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但是这些杂货店的商品调配能力低下、资金也相对不足,有实力的北京便利店品牌可以尝试将这些杂货店收编整合。在日本,7-11早期发展起来的特许加盟店很多是由夫妻店转化而来。”一位知情人士说。
  (北京商报 记者 娄月 郁美静/制表)

---------------------------------------------------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m/zhuzhenjia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