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  贴子
  |  

主题:怀菩萨心肠,用雷霆手段——张青山再谈胖东来关店

张青山

积分:3070    金币:1656
  |   只看他 楼主

在联商网博客群里说到我的上一篇文章《我看胖东来关店》,李燕君老师认为我有话没有说完,希望我说出来。我说怕说出来伤人,燕君还是鼓励我说出来。


从1994年到现在,整整工作20年了,从外资超市出来做咨询,也有七年了。20年来,当过员工,当过经理人,当过老板。说实话,最不喜欢当的就是老板,压力太大,求生太难。但是为什么选择创业呢?可能一是没有遇到一个很合适的老板,曾经遇到过很不错的上司,可惜不可能永远追随,他也不是老板。如果真遇到一个心仪的好老板,也可能我就不创业了。


中国近十多年来的环境总体来说是不适合创业的,我个人感觉,相比九十年代,创业的环境不是更好了,是恶化了。


衙门多,审批多,税负重,人力成本高企,房租不断上涨,员工缺乏忠诚度和纪律性,国家给企业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多。要不不会有那么多的企业家走出国门办企业,疯了?越南不骚乱,我们还不知道有那么多中国企业到越南投资。为什么最近李克强总理再提创业环境和保护创业者积极性的问题?


这么不好的环境,还有那么多人创业,不能不说,很多创业者除了环境的逼迫不得不走这条路,一个主要原因,就像当年中央台《赢在中国》里面唱到的,“为了不安分的心”,天性使然!


办企业,除了干个体,你就得雇用帮手。慢慢的,企业有了一定的规模,雇佣了更多的人。这些年因为咨询工作,接触创业者出身的老板比较多,发现老板们中相当一批还是很善良的。当他们拥有一定财富的时候,也希望不断去改变员工的生活。于东来我虽然没有接触过,但是根据其他老版的描述,根据我派去的人去参观带回来的资料,我觉得于东来是一个善良的人,是一个讲感情的人。


我们创办企业的时候,就是带着激情,所以对于那些一起创业的员工,也有深深的感情。马云阿里巴巴上市,出了很多千万富翁在公司里,这是马云的骄傲,于东来能给员工开比同行业高一倍甚至数倍的薪水,也是于东来的骄傲,一个老板能做到这种程度,也是自身极大的心理满足。


老板在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问题之后,提升了别人的生活品质,帮助了社会就业,慢慢的,自己开始带有了社会责任,觉得自己如果不努力,自己生存没有问题,员工呢?我前几年就有这种想法,觉得我有责任让我的员工也过上好日子,所以我拼命,我患病后,夜里发四十度高烧,白天还带员工旅游,爬山西五台山,就是想让让员工快乐。


但是很多员工不是这样想的。有的人认为,当初咱们都差不多,现在你住大房子,开好车,虽然我工资也涨了,但是比你差远了,甚至会想如果不是我,那里有你的在今天?所以你应该对我好一些。有的说应该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因为老子也是元老。


其实这种想法本身也没有错误。企业发展了,员工福利应该多一些,工资应该上涨。但是员工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就是老板和员工对于企业的投入是不一样的。


老板创业赌上的身家性命,老婆的私房钱,孩子的奶粉钱,先投资,先发工资,先租房子,先办理执照,先交税,先打点各路神仙,先进货,先付差旅费,一年下来,甚至几年下来,才看自己能不能落下钱,赚点钱,立即投入扩大再生产。员工自从上班,就是要拿工资的,拿回家了养老婆孩子。一个是赔钱的创业者,一个是拿钱的创业者,投入不一样,收获当然不一样。


往往员工只看到老板赚钱,没有看到老板赔钱,看到老板吃肉,没有看到老板吃屎。


有些老板有点钱,企业有点规模以后,就发现靠自己不行,要靠员工,就要善待员工。有的员工能理解老板的不容易,但是能理解的总归是少数,大多数员工无法理解老板。


我们每接一个咨询项目,我都觉得是接下了委托方老板的身家性命,只有努力做好,才能对得起人家。但是我有的员工、咨询师不是这样想,他没有体会,因为他从工作第一天就赚钱的,他们甚至连我办这个咨询公司多难都不会体会,怎么会体会委托方?但是我觉得人家是冲着我的名气来的,我能体量老板们的不容易,所以我再辛苦,每个月都要去项目实地看看,哪怕发高烧,所以我这个咨询公司做不大,还累的要死。


我们销售受到的教育说老板们是资本家,是剥削阶级。教育人们仇视资本家。但是我看到的老板,普遍起的比员工早,睡得比员工晚。在我公司里,就没有一个员工每天工作会时间比我更长。员工看着老板们进出高级酒店,一定胡吃海喝去了,岂知那不是吃饭去了,是谈事情去了,是求人请客去了,往往一顿饭下来,其实自己没有吃饱。


员工们看老板买豪车,殊不知那大多数是为了给别人看。有个老板因为换车,踌躇很久,给我说,现在我能买得起好车,但是换个好车,怕员工心理不平衡,所以一直没有换。有个老板有奔驰,但是和我们出去吃饭,开个微型,说这个微型车好开又好停,奔驰是给别人看的。还有个老板去银行贷款,开个奇瑞,遭人奚落,气得回来就买个好车。这些苦衷员工是不知道的。


中国的环境,企业治理很不规范,往往老板出事了,企业就完了。所以我主张老板们买好车,买个结实、安全的车,不要买跑车,那个不安全,老板要保护好自己,保护好企业和家人,保护好员工的饭碗。


老板企业垮了,跳楼、跑路,员工呢,换个东家就好了,甚至不等企业垮了,就换东家了。有的老板搞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很反感,我说对着呢,不等企业垮,只要少发点工资,职业经理人就跑了,毫无情谊可言。他不搞家族企业怎么办?我们中国就是这个状态。


去年卜蜂莲花转让,员工闹事反对,有个是我过去的部下,来我这里聊天,我说你们闹得转让失败了,对于你们有什么好处?老板不想做企业了,亏损了,卖企业,也是迫不得已,老板亏损你们还要照拿工资,也不会替老板分忧,还要给老板添乱。他说:“我们给莲花工作这么多年,我们的贡献呢?”我问:“你给莲花工作,莲花按月给你发薪了吧?莲花没有欠你钱吧?你还想怎么样呢?”


这就是人性!于东来先生喜欢讲人性管理,那么是否知道,人性的一个弱点就是不知足。当一个人月薪五千的时候,你给他一万,他会感谢你,但是当他一万拿了三年,他就想拿两万了,他的欲望翻番了,但是他的能力却没有翻番,他的价值没有翻番,你不给他涨工资,他不仅不再感谢你,还会记恨你。你还能继续满足他多久呢?


当年我在外企,有一次和老外在巡店,看到远处两个员工聊天,我准备过去制止,老外挡住我,叫我回办公室,问我:“你刚才想怎么做?”我说“过去制止,不行给个处分!”。老外说:“不对,你应该反思你的人力成本了。说明你的人力成本高了,因为员工居然有时间聊天了。”我问:“那你说怎么办?”老外说:“两个人一起解雇就好了。”


还有一次,一个管理人员犯了错误,我准备调他到另外一个部门去,换个环境,让他重新做起。老外又不同意:“他只会把问题从一个部门带到另外一个部门去,必须解雇。”


我们都说外企不讲人情,那是因为外企讲规矩,讲流程。中国企业讲人情管理,结果总是做不大,外企不讲人情讲制度,结果开遍全世界。


外国人干了二百年资本主义,对于企业管理、对于人性比我们理解深刻。人性靠不住,要靠制度。所以我们在做管理咨询的时候,主张企业管理上用外国人的办法,经营上用中国人的办法。


企业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企业初创,人情多一些,老板也没有钱,和员工同吃同睡,员工看老板也这样,心也比较齐。企业做大了,老板就是老板,员工就是员工,要靠制度、规范、流程来管理。


有个老板给我说,有个员工他看着很好,结果被店长辞退了,他带着礼物去员工家里,请他回来。我说你错了!不该请回来!后来事实证明,这个员工回来后表现很不好,还不服从管理。我也有这样的经验,说来很沉痛,人家要离职,再三挽留,结果留下来了,不好好干,给公司造成很大损失。所以当老板就算是菩萨心肠,也要有雷霆手段!


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杀功臣的事情,人们通常指责暴君,诸不知,暴君是被功臣教育出来的,有些功臣,不杀不行!不杀功臣,基业不稳,国家要乱,与其国家大乱,民不聊生,不如杀个把功臣。所以不管朱元璋还是赵匡胤,实际上都是大大的明君。马云也杀功臣不是?


我们对于人性的弱点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依靠人治企业,要把人治企业,转变为制度管企业。为什么新中国建国65年了,习主席还再讲依法治国?就是因为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法制化程度还是不够。相比民营企业,外企和国企的制度化建设要好一些,民营企业要差一些,要想做大做强,谁也逃脱不了制度化,规范化。


有的企业觉得自己有制度,有流程,但是实际上,制度不完善、制度不落实、制度不发展,制度不能适合企业的现实和发展阶段。有多少发展看似良好的、相当规模的民营企业,因为老板出问题了,一夜之间消失了,可是,山姆沃尔顿死了,沃尔玛成世界第一了,乔布斯死了,IPHONE6上市了。


(文/纳尔森(香港)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张青山)更多精彩分享请点击http://www.ncc-hk.com

TONYPOOH- 该帖于 2014-9-23 10:40:00 被修改过
---------------------------------------------------
张青山

铁血大旗

积分:10929    金币:5775
  |   只看他 2楼

认真拜读。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AC.Tank

积分:24621    金币:8213
  |   只看他 3楼
读了几遍,略感沉重。不过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代一代都这么来的。有些功臣掉了脑袋,也有光武魏武那样的用人智慧。我们的时代,遵纪守法,大家开心,就可以了。自己珍重,自己打算,千百之中,难得益友。
---------------------------------------------------
佛道,魔道,不在身处,在发心处!剑宗,气宗,至善兼修,奈何相争?

海阔天空136

积分:3978    金币:1187
  |   只看他 4楼
拜访完,很有道理!
---------------------------------------------------
诚信、务实、共赢 专注零售、餐饮信息化建设网站:Http://www.linkpos.cn微信公众号:cdlink

舆情观察

积分:2882    金币:1592
  |   只看他 5楼

老外说:“不对,你应该反思你的人力成本了。说明你的人力成本高了,因为员工居然有时间聊天了。

----------------------------------------------

这不是按制度办事,这是打心眼里把员工当机器。

内心在想:老子花钱雇你帮我赚钱,你丫居然有时间聊天,滚。

遇到这样的算倒霉


北北金猪

积分:61496    金币:31829
  |   只看他 6楼
外企的管理模式在中国不管用了,太机械,太刻板。员工有1万翻2万的欲望有什么不对?老板满足不了他,就得反思自己老板做得好不好,反而埋怨员工?炒了这个老板~
---------------------------------------------------
this old guitar~

老 T

积分:17908    金币:6660
  |   只看他 7楼

做管理也就是管人,在中国这可是一门艺术啊,

---------------------------------------------------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思成123

积分:60    金币:53
  |   只看他 8楼
我觉得,国家的企业做成国外的制度化,很难!因为文化的不同造就了我们企业的根本性,而文化是一个民族性的,不能被轻易的改变,或许局部地区可以做出来,比如:某个城市,某个地区,而且还跟领导人有极大的关系,所以要做成西方式的制度化管理推广还是比较难的。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