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  贴子
  |  

主题:⑥店长应该如何抓住销售的趋势

蒲哲

积分:249    金币:124
  |   只看他 楼主

什么是销售趋势?

可能很多人,对于商品的销售趋势的理解是流行的或者是潮流的。所以很多店长认为自己店铺的商品,既不是什么流行时兴的商品,也不存在过时不过时,只是一些普普通通的生活消耗品,所以不存在销售趋势。可是真的是这样么?

趋势并不仅仅代表流行,其实趋势就是满足顾客的期望,也就是顾客的显在的和潜在的需求。如果不能提供顾客想要的商品,满足顾客的需求,店铺是不可能盈利的,而我们也就没有抓住趋势。如果,店铺销售的商品,菜品,服务等经过10年也一尘不变,是很难生存下来的,因为顾客已经成长了,商圈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高速发展的今天,不要说10年,1年前或几个月前热卖的商品可能就很快就被淘汰了。所以,如果想了解世间的趋势,就必须先从了解顾客做起,当然不能有好的服务待客,也就无从了解顾客了,所以做好基本的服务是了解趋势的根本。

总结起来,来光顾店铺的顾客无非两种:经常会光顾店铺的老顾客和初次来店的新顾客。如果我们不了解老顾客的需求,老顾客就会离我们远去;而如果不知道新顾客的需求,我们就不能把新顾客变成老顾客,进而提升来客数。所以,无论是老顾客和新顾客的需求,如果我们不了解,就不会让自己的店铺生存下来。

 

如何了解老顾客的需求?

那么我们如何去了解老顾客,让自己店铺的销售可以越做越高。我就拿自己工作的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7-11青岛,有一家店铺在一个高档的社区里面。因为刚刚入住不久的新社区,周边的服务配套设施并不是十分完备。7-11对于这里的居民来说既是一个小型超市,又是一个小型食堂(7-11的商品销售占比中,日配即食商品占50%以上)。店长刚开始觉得,小区的人每日都在这吃饭,7-11的商品又稍微有点贵,为了给顾客省钱,尽可能订一些单价低的日配商品。可是,销售了一段时间,发现销售额既无法提升,又产生了很多废弃,增加了店铺的经营费用。

于是,店长每日和来的顾客聊天,再加上自己的观察,发现来这的顾客都是30岁左右的80后或外国人,大家对商品的价格不是十分感冒。反而会观察产地,厂商和鲜度。店长通过这些观察和跟老顾客的交流,决定改变商品的构成。并且自己手写POP,把商品的厂商以及鲜度进行了宣传。没有想到,之前以为不好卖的“贵”的商品,反而销售良好。店铺的销售额也有很大的提升。其实这只是个简单的例子,从这个例子中说明,如果你不关心老顾客,不站在老顾客的角度上进行思考,老顾客的需求你是永远不可能知道的。

 

如何让新顾客变成我们的老顾客?

其实了解老顾客的需求,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只要认真观察,多与老顾客进行沟通,他们的需求你就会慢慢了解。但是,对于仅仅来过几次就不来的顾客,还有从来就没有来过的顾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坐在店铺里新顾客是肯定不会来的。

所以,答案肯定不是自己在店铺等,需要自己走出去,到市场上去确认。比如,自己家的商品或者菜单,在周边是否有类似的店铺。那这些店铺卖的好还是不好,好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周边没有这样的店铺,可以通过大众点评网等网站,找有人气的和自己的店铺相似。去观察人家,为何相似的商品,人家就那么有人气。是商品品质的问题?还是店铺的服务待客的问题?或者是卖场的氛围以及陈列问题?等,要仔细观察差异,和自己的店铺逐一对照,找出造成人气差异的点,并考虑自己的店铺如何改善。

顾客的需求是不停地变化的,这样的变化看你能以什么样的速度可以察觉,并进行有效的对应。现在,顾客的需求是什么,理解的越深,我们对于趋势的掌握就会越准确。

- 该帖于 2014-10-9 9:17:00 被修改过
---------------------------------------------------
便利店-因“近”而便利

深一

积分:88    金币:48
  |   只看他 2楼
不错的文章 学习了
---------------------------------------------------
深圳便利店加盟 http://www.07550.com:深圳便利店 http://www.0755263.com

蒲哲

积分:249    金币:124
  |   只看他 3楼
RE:⑥店长应该如何抓住销售的趋势
引用“ 深一 ” 发表于 2014-10-09 13:52 的帖子:
--------------------------------
不错的文章 学习了

都是些皮毛,谢谢您

---------------------------------------------------
便利店-因“近”而便利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