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下,我们超市共七家门店,其中省会大学边上的两家门店业绩最好,面点类是属于外包专柜形式,每月单店业绩5-8万;其余5家门店,有两家面积太小定位不同,仅与面包店订货形式;二级市县有3家门店,因顾客认可程度不高,几个接盘的厂家都亏损,搞到后来没人敢来做面点;
老板在面对3家门店(异地门店)都无面点合作商后,决心转为自营(先阶段老板有心将整个生鲜转为自营,面点、蔬菜、杂粮、熟食都已经转为自营,水果和鸡蛋等还无能力),并从RT挖了个米面点课的脱帽课长来操盘。
问题来了,请看以下数据:
1.根据大润发米面点PILOT会议,华南区米面点课2013年全年营业额超过13000万,毛利达到28%,但是在综合计算了人力成本、水电成本以及设备折旧等,整个米面点亏损约为3500万,但是渗透率大于36%,为门店吸引的增加的来客数超过15%(以上数据仅是根据他的记忆拿出来的,只是个大概,但是数据差异不会很大)。
2.我们超市3家异地门店先推行自营面点,正常面点商品毛利超过35%,晚间折价为-15%,第一个月损耗和报损超过15%,第二个月损耗为13%,两个月营业额共21万,计算人工但未计算水电共计亏损2.5万,亏损为11.9%(数据只是大概,毕竟老板交代真实数据不得乱传,亏损超过11%是肯定的)。
老板现准备将大学区两家门店的面点经营收回,转为自营,问题来了,在计算成本时门店与总部出现分歧,门店店长不想做自营。
1.异地门店是因为没人接手,不管之前外包还是现在,亏损都是10%以上,并且顾客认可度不高,而大学城每个月销售6W作业,具体毛利不知道,但是不需要门店店长花太多精力管理。
2.转自营的话,每家店需配备4名面点员工,基本工资就要8000元,水电另算,门店店长净毛利15%*业绩6万=9000,还有一系列任务需要门店追踪,
老板则考虑到面点吸引人气这一块,并且人力支出不应单独计算,不然仓管、稽核、防损、清洁甚至收银等部门无业绩产出,难不成因为这几个部分都是只出不入就要全部砍掉?人力成本应计算到全店人力去计算而不是单独计算,但是异地门店在重新制作面点后,来客数增加了8%,国庆长假与去年对比业绩增加30%。
老板回来了,新店开始施工贴地砖了,要我们一起下去考察一下,估计暂时没法写完,大家凑合看看,有时间我在回来重新编辑,请大家见谅
2014-10-11 13:09被设为精华,积分加20,金币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