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中国及汉族是一个具有很强“中心”意识的国家及民族。“中国、中原”响当当的名字及多年以来“紧密以XX为中心”耳熟能详的提法,都可以看出“中心论”确实已深入“国人、国家、社会、企业、组织”的骨髓,而这一切或将随着移动互联的全速进化而改变。
当下的世界正在不可挽回的滑入“中心坍塌”及个体意识全面觉醒的新时代。
当互联网从门户网站、版主论坛、博客、社区、进化到微博、微信、MOMO时,原来的大V、博主、公知,包括权威的CCTV1七点档的影响力都在减退……在移动互联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点,每个人都有多个ID,每个人的行为举止都将被记录,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媒介,人人都可以开公众号,“知乎”及“知了壳”上人人都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来答疑解惑,原来的“中心”正在由某个个体的发号使令变成了一群人的集体思考、表达,少数人控制的“中心”正在不可挽回的坍塌。
同步时代,互联网思维,坚定、快乐、迅速的走上“去中心化”的道路,已成多数与时俱进的公司潜意识。小米所有的产品面向用户开发,数以万计的“极客用户”每天反馈各类产品功能建议给小米产品研发部门,集用户群体性智慧不断改进,保持每周更新系统版本的高效率,已成为小米的基因。反观微软、苹果、NOKIA则是数百人的工程师团队坐在OFFICE里“闭门搞机”,所以“诺记及微软”正如其名,要么“落后时代”,要么真的“有点软”;当然来自伊甸园的“苹果”或许有上帝的助力,依然引领全球“搞机”风潮,但能持续到第几代则是一个非常不确定的问题。
微信构建的朋友圈,圈子里所有的用户都有均等的发言机会,互动点赞、评化、分享、很热闹,去“中心化”的微信一下子坍塌了以“大V、公知”为动力的中心化模式的微博的墙根儿……去中心化似乎已无可争议的成为互联网界的一种共识,也正因如此当下互联网大佬或许倍感危机,虽然正值盛年,但随时有可能被半道杀出来的“野蛮人”推倒在沙滩上。
在互联网去中心化的潮流及趋势,会对实体行业及社会生活产生那些影响?
1、首先是组织管理层级的最大可能的扁平化,实现信息传递效率的提升。
2、军队式的直线职能式组织架构将更多的被“项目组”矩阵式组织所替代。
3、个人或少数人的决策机制将由网格式市场接触点的大数据信息反馈优选所替代。
4、B2C的产品生产导向及商品销售导向变革为面向用户需求的C2B定制模式转变,所有的产品都将成为顾客真正需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充分体现的“商品”。
5、基于去中心化的战略思维,一线坐以待命的被动模式变革为应市而动,主动思考,从而孕育更多创新与机会的可能。
6、传化的“自上而下的下行决策机制”被互联网多触点的大数据分析机制推动的“自下而上的决策导向”所替代。管理层不再是官僚控制体系,管层层将成为“资源调配、资源支持”经营服务体系,而一线则成为“创新单元、产品单元、客户代表、利润单元、决策单元”。
7、顾客与企业之间的交互变得异常的迅捷,顺畅和自由,顾客需求全面、透彻的的延伸至企业组织细胞之中。
8、世界不再为少数寡头意志所左右,将由无数个微小个体“需求及意见”的汇聚来推动社会世界走向和谐、平衡与共赢。
后记:移动互联的确让世界变得活力四射,捉摸不定,颠覆性的变化随时可能在身边发生突然发生,我们能做的就是相信群众的力量,敏锐的感知与前瞻性的思考,然后极速行动。 (谢尚伟2014年12月15日于江北)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商业这点事儿》,分享推动进步)
- 该帖于 2014-12-16 9:28:00 被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