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  贴子
  |  

主题:2014:国内商业地产集体凸现招商难

熊杰

积分:7013  联商币:1945
  |   只看他 楼主

  2014年业已经翻过去了,在这个不平静的一年里,如果要总结一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大多数商业地产开发商最突出的问题,便是招商“异常艰难”!于是乎各商业地产商、各大媒体纷纷抱怨国内商业地产人才奇缺,被逼无奈之下各商业地产开发商纷纷祭出高薪招聘招商总监、招商总经理,然而,招到了的结果又如何?成功招到了的他们又能否圆满完成招商任务?然而,事实却是招商业绩同样差强人意!国内商业地产为何会集体出现招商难?

 

  如果要我总结归纳问题或原因,其实根本都是商业地产企业项目前期选址、定位、规划、设计等前策阶段,没有专业商业地产精英团队提早介入,各商业地产企业仍然在犯嚼得不能再烂的错误,随着前期许多问题不断堆积、不断累积,问题百出,甚至有的最后变成“癌症”,纵然是商业地产天纵奇才,也回天乏力了。当几乎每个开发商都是遇到招商困境的时候便只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比如喜欢延用做住宅开发时销售的办法,对项目进行花里胡哨的包装,进行炒作,或者对员工做一点类似沟通技巧、招商谈判之类的培训,试图用近水解近渴,实际上都是缘木求鱼,不解决实际问题……

 

  商业地产开发应 在项目规划设计、招商或开工建设之前必须先要进行项目的定位,这是商业地产开发核心最基本的原则之一,然而,国内许多商业地产开发商不是不明白,但就是在实际操作时却屡屡失误。

 

  我们知道商业地产最终要靠商家买单,而商家靠消费者买单!近年,消费市场年平均增幅在13%左右,而商业地产投资的增幅却都在24%以上,局部地区商业地产的供给远远超过了商业发展的需求,市场的容量是有限,造成闲置是必然的结局。宏观来说,谁也不能否认,中国仍是全世界最大的潜在市场,但消费的潜在能量并不一定能变成商场今天的现金流。目前,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不到40%,而在发达国家,消费占到GDP的70%以上。这说明,中国人的消费能力目前还是很有限的,加上,国内住宅、医疗、教育的市场化又给消费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实际却是商业地产开发商盲目追求超体量、大规模的购物中心或城市综合体却有增无减。当然,中国商业地产的供求失衡主要是结构性的失衡:一边是大量商业面积找不到商家只能闲置,另一边却是大量商家无法找到适合的店址;一边是数十万平米的MALL遍地开花,一边却在业态的档次和结构上与消费群体格格不入。当然,“供求失衡”不是哪一位开发商的个人能力能解决的,我们只能力求“趋利避害”。笔者认为,商业地产企业在开发项目时,必须科学细致地对商圈容量和竞争情况等市场信息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梳理,不要怕浪费时间,最后依据定位,科学的选址,并确定项目体量规模大小、业态组合、规划设计与开发节奏……

- 该帖于 2015-1-5 11:16:00 被修改过
---------------------------------------------------
愿穷毕生努力成为国内知识型商业地产优秀职业经理人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