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  贴子
  |  

主题:成都零售业进入淘汰赛 互惠超市危局求生

联商小编

积分:4500  联商币:2149
  |   只看他 楼主
成都零售业进入淘汰赛 互惠超市危局求生

  乍暖还寒,成都连锁零售企业的寒冬依然在继续。

  近日,据四川当地媒体报道,继人人乐、好又多选择关闭部分成都门店之后,四川首家连锁超市——互惠超市也陷入了拖欠供应商货款从而导致大量缺货,甚至可能破产的传闻中。

  “互惠陷入今日困局,更多的是因为其管理层的封闭保守,从而失去了发展壮大的机会。”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对于关门传闻,3月16日,互惠公司发布澄清公告,表示“目前公司运营和日常管理一切正常”,但也承认“今年以来,公司在调整升级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定困难……公司正在积极洽谈战略投资”。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成都零售市场,与频频主动出击的红旗相比,自身问题重重的互惠,此次被迫转型更像是一次无奈之举。

  供应商停供

  3月17日上午,《中国经营报》记者来到位于成都市大丰镇教堂村的互惠超市总部,数十位供应商聚集在总部大门前,前来讨要未结付的货款是他们此行的目的。而在互惠超市总部一旁的互惠超市门店内,空置的货架十分显眼。

  “从去年11月开始,互惠所欠的十多万元货款就一直延期到现在。”一位调味品供应商告诉记者,经过与工作人员协商,互惠承诺在6月30日之前结付剩余款项。

  另一位“从互惠开业就一直供货”的食品供应商的70多万元货款目前依然没有着落。“互惠结款总是很慢,我们送货的积极性也就逐渐降低了,一年多前,我们就因为货款未如期到账停止了供货。”

  前来公司讨债的供应商不少,但在互惠超市总部,日常运营似乎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该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在出入登记簿上登记办事的供应商几乎都是来讨债的。”记者留意到,自今年3月1日以来,在出入登记簿上登记的供应商企业就达300余家。

  公开资料显示,互惠超市创立于1993年10月,是四川地区第一家连锁便利超市。经历21年的发展,已成为目前四川规模最大的连锁商业企业之一,在整个四川地区拥有门店近1000家,主要业态为便利超市。

  多位供应商告诉记者,目前互惠超市在四川的门店数量也仅剩下了不到500余家,“因为经营情况不理想,2014年二季度互惠公司关掉了300余家门店。”一知情人士透露,但即便如此,互惠还是未能挽回颓势。“据我了解,目前互惠超市欠下的货款已达2亿多元。”

  “互惠超市的很多门店都处于黄金地段,其本身也具有不错的品牌价值,零售行业每天的流水收入很稳定,但互惠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店内没有货品可卖。”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

  从事的是现金流相对充裕的零售行业,却因为资金链紧张导致货品短缺,而董事长潘世伟在接受四川当地媒体采访时透露的“会大力发展在省内二三线城市建立城市综合体,并投资5个亿在成都建立大型生鲜物流中心”的多元化战略布局也可以看出互惠早已有转行打算,再加上去年下半年以来成都爆发的一系列民间借贷风波更引发了业内人士对互惠参与民间借贷的猜测。

  记者就此向多位供应商求证,供应商均表示,目前尚无信息显示互惠参与民间借贷。

  对此传言,互惠公司也于3月16日发布公告予以澄清:“近日来,有个别媒体发布一些不实传闻,给公司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对此,公司郑重澄清,目前公司运营和日常管理一切正常。”但公司也承认“今年以来,公司在调整升级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定困难”。

  记者多次就公司现状向互惠公司发出采访请求,都遭到了公司的拒绝,互惠公司经理部一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竞争失势

  就在互惠资金链断裂闹得沸沸扬扬之际,曾被视为互惠的最大竞争对手——红旗超市3月17日晚发布公告,宣布使用自有资金收购成都红艳超市有限公司(红艳超市)超市业务相关资产,包括物流配送中心、125家门店及相关设施设备,暂定交易价格为2.38亿元。至此,外界盛传已久的红旗收购红艳的消息终于得到官方证实。

  “收购红艳超市之后,红旗超市的门店数量将达到1600余家,与互惠的差距也将进一步拉大。”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实际上,早在2012年红旗超市上市,实现与资本市场的成功对接,更是被视为红旗逐渐甩开互惠的关键一步。“上市并不仅仅意味着更充足的资金,也代表着公司治理结构的更加完善,更是公司品牌的一次主动升级。”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会长冉立春分析指出。

  现如今,红旗超市依然是互惠超市最强大的竞争对手,而红旗的竞争对手中早已不再有互惠超市了。

  “2010年是零售行业转型的一个契机。不管是主动与资本市场对接,还是公司结构治理,这都是需要零售企业去改变的,如果零售企业在这个阶段未能实现转型升级,在整个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优胜劣汰也就实属必然了。”冉立春指出。

  “我与互惠超市打交道很多年来,它一直采取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管理有些混乱,我们有时来办事都不知道找谁谈。互惠超市的办事效率与其他零售企业相比也不太高。”上述供应商指出。

  “实际上,曾经有不少战略投资者意图寻求合作,由于互惠超市的管理层过于保守,都因其要价太高只能被迫放弃,多年来互惠的公司治理结构也未作出大的改变,一直是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公司运营逐渐脱离了市场消费需求,互惠超市也因此失去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机会。”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成都地区的本土超市和便利店品牌已达十余家,主要包括:红旗连锁、舞东风、互惠、WOWO、007、佳士多、GOGO、MOMO、CICI、9010、联合一百、铭旺等。去年5月,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发布的《2013—2014成都连锁商业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3月底,成都5000平方米以上零售卖场共173家,购物中心15家,营业面积近500万平方米,连锁率接近40%。

  “在2004年至2010年,为了在短时间内抢占市场,外资与本土零售企业开店速度非常快,很多新店铺的布局不符合市场规律,人人乐就曾在800米内开了两家店。但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容纳如此多的门店,零售企业的店铺规模达到了,但单店盈利很差。”冉立春指出,“随着零售业进入调整期,再加上电商的冲击,之前盲目开店的隐患就逐渐开始暴露。”

  “如今,更需要企业认清行业的发展规律,谨慎开店,转型升级,建立必要的退出机制。今天出现的问题只是之前盲目扩张所结出的苦果,‘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行业洗牌整合期还未正式到来,对于一些经营困难的中小零售企业,与其被动让大鱼强行吃掉还不如主动寻求退出。”对于红艳超市的选择,冉立春表示认同。

  重组“互惠”?

  现如今,无论是对于2亿多元货款还未到手的互惠供应商,还是门店处于断供缺货的互惠超市,不能让互惠倒掉已成为初步共识。而不论是部分供应商代表提出的债转股方案,还是互惠超市公告提及的引入新的战略投资伙伴,正成为眼下最不坏的“互惠”重组方案。

  “互惠旗下的400余家门店都位于黄金路段,互惠超市也是有21年历史的四川连锁超市品牌,即便公司现阶段遇到了一些麻烦,也依然不缺投资方。”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洽谈战略投资,引入强有力的合作伙伴。”而互惠公司在3月16日发布的公告对此也予以了证实。

  “如果互惠真的倒闭了,银行债务以及员工遣散费是先于供应商债务支付的,那时我们未必能拿到多少货款,所以我的建议是债转股。”3月18日,在由成都食品商会组织的应对互惠事件讨论会现场,某食品供应商企业负责人提出的解决方案得到了不少供应商的认同。

  “债转股后公司的运营将严格按照公司法执行,公司的经营管理将接受股东的监督。”上述食品供应商企业负责人进一步指出,而对于一些供应商对互惠是否愿意接受债转股这一重组方案的疑问,该负责人表示,在与互惠公司董事长潘世伟、总经理潘世斌多次沟通后,潘氏兄弟也有意愿接受债转股的调整方案。

  对于包括互惠超市在内,众多亟待转型的零售企业的未来方向,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会长冉立春建议,零售企业应紧跟新型消费需求,提供增值服务,挖出新的利润增长点。“连锁企业的成功一定是商业模式的成功,而不是经营内容的成功,零售企业的转型就必须找到新的商业模式。”
  (《中国经营报》 作者:蒲江,张明)

---------------------------------------------------
hi,你好,请多关照~

梦想家小琪

积分:82  联商币:42
  |   只看他 2楼
零售现在是越来越难做的样子啊。网上也不是那容易做。
---------------------------------------------------
www.gdyunteng.net/ 揭阳网络公司
www.gdyunteng.net/ 揭阳网站建设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