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笔者看来,这事对于大卖场来讲很有必要,也很有风险!
必要,那是因为卖场毕竟在相当的一段时间里确实存在着客流量的问题。客流量的减少,除了经常大家习惯分析的“电商冲击”外,还有别的因素。在笔者严重,电商的威力并不像大家分析的那样厉害,电商的崛起只说明消费市场中还有一片蓝海被开发出来,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除了海洋,还有陆地呢!消费者不可能只是将阵地集中在一个单一的场所。所以,不要老把电商作为传统零售的唯一敌人!
其实,大卖场人流量最大的因素在扎堆的卖场,小小的一个不足30万常住人口的县城,营业面积在3000平米以上的超市多大4个,这样的商业能有多少集中的客流呢?再加之缺乏更丰富的品类和更新颖的营销活动,消费者怎样集中在你的门店呢?
当然,话题扯远了。回来!因为当下人流稀少,所以做出更令消费者心动的活动来吸引人流量,无可厚非,也很需要。因为没有客流,就没有未来,甚至连当下都无法保证!
那么,为什么说有风险呢?
原因在于活动本身——价格!诚如文中所言,价格战一直是电商所亲睐的方式,这也是电商之所以能快速抢占消费者的绝密武器。同时,也说明价格是最能俘获消费者的诱饵。那么这样的方式对于大卖场来说,为什么就变成风险呢?主要是背后——供货商!
我们都知道,卖场对于供货商常常处于强势地位,通常任何的促销都是要求供货商来承担相应的费用,本来长期供货商与卖场之间就因为各种费用存在尖锐矛盾,当下再如此让供货商割肉放血,这样的活动能做几次?又会有多少的后劲呢?如果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赶紧有更好的创意来增强消费者的粘性,自然最好,如若不然,这将是一次纯粹让供货商赔本赚吆喝的企划。然而,令人惋惜的是,每次的卖场在这样的活动之后都止步了,沉浸在客流的统计,沉浸在对供货商的炫耀,沉浸在下一次的算计之中了!
适当的使用价格促销是需要的,因为这是永恒的痛点。卖场需要考虑的是,这是一个不可持久使用的方式。因为你背后有租金、人工的压力,还有那些苦苦为你支撑和付出的供货商。你不能只顾自己开心而让别人流泪。你需要对合作伙伴负责!那么,大卖场应该有更系统的后续,让降价成为一剂药引,引出卖场的特色,重新找回那些毫无眷恋感的顾客。
消费者不是亲人,更像嫖客!你得见天的改变你的模样,搔首弄姿,就看你的本事了!
2015-07-07 08:54被设为精华,积分加20,金币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