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  贴子
  |  

主题:在电商冲击下KM逆流而上获消费者青睐

三井寿

积分:226  联商币:133
  |   只看他 楼主

最近几年来,电商上有政策扶持,下有民众支持,逐渐形成以“双11”、“双12”等购物节为代表的价格联盟战略模式,令传统零售业在市场竞争中节节败退。据悉,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相比上年同期下降9.6%,为历年来首次呈现负增长。在电商的大肆冲击下,全国各地陆续出现“关店潮”,有人悲观地认为传统零售业的春天将一去不复返。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发源于北欧的零售行业巨头KM,在实体店百花凋敝的格局中逆流而上,非但没有受到线上电商的冲击,反而持续升温,在我国各大城市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传统企业“互联网焦虑症”太夸张

这是一个人人都在谈论互联网思维的时代,传统零售企业如坐针毡,和电商比不过成本,拼不了价格,玩不转“云计算”,做不了“大数据”,直到去年,整个服装行业中只有少数几个零星企业销量在增长,90%的企业都在下滑,而且服装行业中电商化的比例已经超过40%,比起其他行业,传统服装零售业真是被互联网打击得十分惨烈。但是另一方面,我们都知道最近马云很烦恼,售假、刷单、官司等新闻不断曝光。

作为零售领域的翘楚,KM自1976年至今已经走过近40个年头,在谈到传统服装零售业的现状时,其市场负责人认为,很多传统企业“互联网焦虑症”过于严重,其实现在这个时机对服装零售行业来说,是寒冬也是契机。作为北欧快时尚设计师品牌,KM入驻中国的短短几个月内,已在深圳东门、广州北京路、西安东大街、成都春熙路、大连胜利广场开设旗舰店,并相继在沈阳、杭州、重庆、长沙等地开店,扩张速度之快让人不禁感叹,它的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只提供消费者想要的

KM年轻的设计师团队对时尚潮流的把控能力、复制能力一直处于“打鸡血”的状态。他们游走于各大时装周、优质原料产地、全球高端店铺之间,收集km时尚界的第一手讯息以及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全力关注着消费者爱买什么,爱穿什么。在进军中国的大背景下,其设计团队先后多次到中国各地调研,只为了寻求到北欧世界品牌与中国中国年轻群体相契合的审美观。

在KM的新货构成中,有三成属于机动调整,在社交媒体上“潜伏”着很多KM的专业买手,每个人都关注了数量众多的时尚人士,能够第一时间掌握世界时尚风向。同时,从设计、数据采集、到铺货的整个流程,KM完全贯彻客户导向,百分百做到“以用户为中心”,这种将前后端紧密相连,通过销售数据随时调整生产运营的手法,是其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作为快时尚品牌,KM本身就带了互联网的DNA:用户至上,引领潮流。

有如置身高级时装店

目前KM在中国区的所有门店无不开在城中高端繁华的商业场所,这种高端的门店选址,正是其隐性却有力的品牌形象“营销”,也是提升用户高端体验的一部分。在店面设计上,KM旗舰店秉承“时尚、优质、低价、丰富”的品牌理念,<>整体风格完美展现出原滋原味的斯堪的纳维亚风味,产品陈列整齐有序,既有效减少了顾客的寻觅时间,又能更好地突显出品牌的系列性。

KM的核心消费者是一群将时尚放在第一位,将逼格深深刻划在心头的都市年轻人,而KM也恰如其分地营造着一种时尚高端的购物体验,虽然低价,但谁都不能否认,穿KM就是和穿大牌有同样的视觉效果。

平价大牌最合意

KM中国区负责人表示,KM不止销售优质时尚而又兼具高性价比的产品,更为顾客提供超值体验,让你每一次进店,都会有意外惊喜。它让优质时尚和低价不再成为对立面,而是融合统一起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这,或许正是KM门店能逆势火爆,受到消费者热捧的原因。

尽管“低价”措施会压缩企业的实际利润空间,但是却能让更多顾客都有能力感受北欧时尚的魅力,KM坚持品牌文化与品牌打造成正比,平价的背后是近四十年深刻的品牌文化支撑,这无疑是对品质保证的最好背书。

遭遇国内山寨大军

伴随KM迅速发展的还有山寨。笔者观察到,不少服装品牌开始扎堆模仿KM、无印良品等国外快时尚品牌的店铺形象以及logo,各种山寨产品更是层出不穷。这些企业没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品牌灵魂和成熟的经营理念,长此以往,其存在的库存、供应链等问题也必将暴露出来。但是这些杂牌却“只得其形,不得其神”,一味模仿难有出路。

在面对服装零售业争激烈的形势下,KM在中国市场却能“笑看门前花开花落”,快速扩张市场,这对于中国本土服装零售业来说有着很大的启发,中国的服装零售商们应该清楚的认清形势,走出属于自己发展的独特经营之路。

- 该帖于 2015/12/24 10:36:00 被修改过

love pink

积分:630  联商币:310
  |   只看他 2楼
胡扯!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