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虚拟经济有多火,都不能改变“实业兴国”的根本。近年来电商大行其道,瓜分原本属于实体零售业的消费者,为中国GDP连年增长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全球经济放缓,萧条氛围弥漫各个国家,当旅游经济炙手可热、跨境品牌“入侵”中国,让存在产品滞后性、价格虚高、服务水平跟不上潮流的传统实体业雪上加霜。
传统实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近日,马云直接表态,“双十一”期间70%的商家是新实体,这些企业在3年前都没听说过,这些企业完全按照新新人类的消费需求出现的。所以不是实体不行了,是你的实体不行了;不是零售不行了,而是你们家的零售不行了。
实体回暖绽放生命力
2015有人唱衰,也有人叫好。最典型的就是KM这样的快时尚品牌,以“低价、丰富、优质、时尚”著称,持续向市场提供价格优惠的潮流服装,在大势所趋的关店潮中受到消费者的拥趸,其门店在中国各个城市快速扩张,拥有数百家门店,大部分直营店,只有少部分是加盟,全部统一管理,战斗力十足。KM掌握的商品和网点的实体店们拥有着比电商更加实在的武器 。这些武器就是商品、门店、客户数据、体验、供应链,同时也离消费者更近。
回归传统消费模式
除了我们国家,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电商销售额超过实体店铺。追根究底,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电商霸占我们的生活,对淘宝、天猫、京东等等电子商务平台产生了依赖?其实还是传统实体零售的缺失让电子商务“有机可乘”。现如今,实体零售大有“洗心革面”的态度,出售物美价廉甚至物超所值产品的店铺均一个个在全国铺设,加上国家开始重视服务产业的发展,过去淳朴的逛街乐趣逐渐回归。
就拿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五”来说,外国人对于在实体店抢购商品的热度,和中国人双十一光棍节网上“拼杀”的程度相当。为了抢购便宜的好货,拼尽全力甚至“大打出手”,老外这样解释:就是喜欢在实体店和一群人抢购的氛围。更何况骨子里就爱热闹的中国人。
聚焦高性价比产品
接近年根,说这一块,就想到赵丽蓉老师经典小品里写的四个大字:货真价实。小米通过降低成本的技术同刺激消费的市场远见结合,满足了新一批年轻顾客的需求,让HTC消声,抢夺了三星等强势手机品牌市场,创下了商业奇迹。人们对性价比三个字的追求,可谓史无前例,市场激活在于商家能否提供好的产品。还是可以用快时尚品牌举例,KM不仅从各大时装周或发布会上获取灵感,更深入市场进行调研,收集顾客的反馈信息和穿着体验,将数千元才能买到的款型压缩到几十元,成功实现让消费者高频次进店购买体验。
重塑零售产业价值链
传统零售结构庞大且复杂,从而导致了价值层级链多,加上店铺租金、人员费用等,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导致消费者需要花费过高的价格购买商品。新型实体零售需要趋利避害,砍出不必要的利益环节,不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都要让以消费者为主,毕竟现在是消费者主导下的市场。
传统零售面临两条道,其一重新整合供应链,从工厂到门店,将产品制造成本最大化压缩,走规模化实体零售之路;其二,重视互联网思维的实战应用,将互联网与门店集合,玩活O2O,用优质的产品,同样能在市场转型期中打动消费者。
梅花香自苦寒来。新的一年实体经济任重道远,然而只有经历过艰难考验,企业才能有所成长,一步步发展壮大。
- 该帖于 2016/1/27 11:57:00 被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