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  贴子
  |  

主题:谢尚伟:精进。购物中心营运管理要点

谢尚伟

积分:3641  联商币:2912
  |   只看他 楼主

(项目示例)

毫无疑问,中国的商业地产投资发展已经步入一个尴尬的瓶颈期,负面看衰之声不绝于耳;归结起来无非以下论调:

1、供应过量导致的招商困局无解,如期开业就成了商业项目要迈过的第一道坎,然后又是激烈竞争下的一部分“裸泳者”关门歇业。

2、面对电商的降维打击,实体商业僵化难于应付,丢盔弃甲。

3、因为实体商业超量供给及电商平台的强势分流,商用物业的租金收益被持续摊薄,商业地产的资本魔方,潘多拉魔盒效应或成为幻境。

中国的商业地产似乎已经过了“讲故事与造梦”的阶段,直面惨淡的宏观经济及惨烈的市场竞争,扎实经营,先生存,后发展就成了商业地产从业人员的普遍共识。

如何把一个购物中心从或简朴或盛大的开业期带向持续发展,趋势向好则是需要相当的“财力、耐力、专业及理想”的。

自开业始,一个商业地产项目的发展走向,将由团队的专业营运能力及行业发展视角决定,强有力的营运能力是一个购物中心实现财务、市场目标的最核心保障。

购物中心的营运应该怎么做?

围绕“客流的持续增长+商家生意的持续提升”两个核心目标展开,才是王道。这两个目标的实现,需要购物中心的营运团队构建全局、系统的经营观,内外双修,虚实双修,长短双修;并且需要结合商场所处的不同阶段灵活应用。

一、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的构建,是项目成功经营的首要因素。

以政府赞赏的方式,整合构建商业项目良性发展的外部条件。

1、解决项目的曝光度(店招、高炮、刀旗)、1公里范围的一级交通指示系统,与各类公共交通站点(公交、轨道、的士站)的顺畅接驳,市政干道进入项目的跨线拐弯、调头、红绿灯的秒数时长等,这些都是为项目成功导入客流事半功倍的核心关键点。

2、主动把项目经营状况与所在地政府的相关部门工作关联,并与属地政府保持持续沟通,争取政府职能部门的理解支持,为项目经营创造良好的政府环境。

二、以专业为基础,以理想为指针,以金钱作后盾,持续的苦练内功,赢得顾客心,赢得商家心。

1、赢顾客。

1.1商场服务、商品,大部分要做到是有品位的性价比,物有所值;移动互联时代真正的"傻子"已成稀缺品种,把顾客当傻子,商场、商家必定成为被市场抛弃的“大傻X"。

1.2完整而复合化的业态组合,能够为顾客提供愉悦的、全过程消费体验。

1.3友好,因地制宜地的,创新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增值便民服务,构建项目的公众亲和力。

1.4个性,在项目营销推广中赋予其拟人化的个性特征,把项目上升到与顾客产生精神共鸣的高度作为营销、经营、管理顶层目标。

1.5舒适与品质;共享空间的设施、设备完善、运行良好,整洁而人性化。

顾客五官所及之处,感觉评分均上乘,令人放心、舒适、愉快。

1.6顾客忠诚奖励计划。

消费积分奖励制度、顾客建议互动反馈系统、公众参与面广的PR活动、文化艺术传播活动……以此密切商场与顾客的持续关联。

1.7 顾客接触点的服务效率及品质的持续提升。

客服中心、车库收费亭、车库秩序引导员、保洁、保安人员的专业、友善、效率,以及基于顾客意见的持续收集后的顾客服务的持续改进。

商家的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品质的持续提升辅导。

1.8快捷的客诉处理机制,构建负责任,高效率的管理形象。

对一线管理岗位的专业训练+充分的授权机制,习得海底捞精髓的50%,基本就够用了;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员工、没有处置权限的员工都是激怒顾客的隐患。

2、管理、指导、服务商家,以帮助商家持续提升经营绩效为己任。

2.1商家自签约到开业的全流程服务指导。

进场前的装修图纸审查流程、进场后的装修风险、装修质量、装修规范性管理、装修进度管理;

合法证照办理的辅导及管理(合同签约生效日起,提供证照办理联络清单);

人员招聘指导服务(开业前45天);

开业宣传辅导,提供商场公区点位及建议(开业前30天)

人员培训(开业前10天):店铺本身服务管理培训;商场营运管理规范流程、与经营相关的法律培训。

开业前检查验收(开业前7天)

门店开业宣传方案审定(开业前7天)

商场信息数据采集设备的安装调试(开业前3天)

开业评估(开业后15天)

2.2商家经营推广的指导服务。

A、鼓励、推动商家持续开展“拓客、顾客体验、品牌宣传、折扣促销、DP陈列、场内广告位资源利用、线上推广、社群营销”等系列营销举措。

在活动组织实施前与商家进行活动举行的相关要点进行沟通确认,确保活动品质,活动举行过程中要到现场实地观察、评估,活动举行后要与商家进行活动效果及存在问题的沟通。

B、活动举行前、举行中要结合活动性质,目标人群,促动优势互补的商家进行现场互动营销,以提升顾客体验及活动边际效应。

C、持续关注商家线上推广,适时发现问题,帮助商家提升移动互联时代的营销宣传的有效性、精准性。O2O当道的时代,商场应该鼓励、指导商家有的放矢的上团购,实现刷存在感、提知名度、提到店率、提销售业绩的目标。

D、鼓励商家对场内广告位资源、商场官方微信、微博,商场中央广播系统等公共宣传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商场、商家、商业氛围的多方面共赢。

2.3商家店铺经营形象的管理指导。

店铺门前、店铺内部感官形象的整洁及品质;店铺服务形象的友好度及响应效率;店铺货品陈列的丰满度及结构合理性;店铺设施道具的完好度;店铺灯光的明亮舒适性,店铺展牌……

2.4商家店铺经营的合规、合法性管理。

基于和商家签订的合同、协议、经营管理规范等书面文件;基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工商管理条例、广告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条款,持续监督商家店铺的经营行为的合规、合法性,对于违规行为即时约谈告知及视情况惩戒,对于违法行为

必须严肃的警告商家其面临的经济法律风险,严重的直接提交政府主管部门处置。

对于食品餐饮类商家的管控要深入食品的制作流程、后厨、操作人员的个人卫生(口罩、手套)……

TIPS:关于商家合规、合法性的管理,宜采用专题培训,然后签字确认,并承诺遵守的方式,形成后期管理督导的书面依据。

2.5持续倾听商家的意见及批评,才能发现商场管理及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商家的平和诉求,商场管理方不可轻易说NO,应该全面、系统的了解商家想解决的问题之关键,思考可达成此目标的两种以上的不同路径,然后耐心细致的与商家沟通,争取共识达成。

对于商场方无法满足的需求,要周全解释说明,以消解商家的不满情绪。

坦诚商场经营管理尚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改进优化建议,欢迎商家持续的反馈有助于双方提升经营效率的意见、建议;与商家构建起和谐的沟通管道。

三、从定量到定性,到行动。通过对持续经营数据分析,来预测未来趋势,及时调整商场经营管理策略。

核心数据:

1、日均日客流量:

商场入口客流量总和及持续走势:以此判断商场的市场影响力及营销推广的效率。

不同入口日均客流量、占比及走势:判断不同方向、不同类别的客源。

楼层日均客流量:判断不同楼层客流吸引力。

店铺日均客流量:判断店铺客流转化及成交率。

2、日均车流量:判断自驾车到达商场的顾客的数量及占比。

3、不同类别免费停车券的发放数量:判断顾客构成。

4、商场活动的顾客参与数量。

5、官方微信的阅读量、受众留言的管理回复、会员增速及活跃度。

6、商家经营数据的分析。

6.1日/月营业额分析及走势;

工作日、节假日的营业数据的规律及走势

6.2商家营业额月均销售坪效及走势;

6.3楼层、业态、全场的日、月销售额及其走势。

分析导致营业额变动走势的成因、业态构成、租户构成,搞清楚营业总额变动是内涵式增长,还是外延式增长。

如果商场销售总额的增加是开业面积同比例增加所带来的,那么此类增长并不能代表商场营运绩效,也不能视为商场经营的趋好。

同时,还要叠加商业经营固有的淡旺季的因素,周边人口数量的变化。

招商部要解决商场销售额的外延式增长(加速招商,提升商场的出租率),营运部、企划部要解决商场销售额的内涵式增长(提升商场的销售额)。

TIPS:数据只有连续收集、分析才有意义,数据的收集分析是为生意分析服务的;要透过数据看机会、看问题、看挑战;然后积极行动起,紧扣市场机会。

4、数据的应用之一:商家经营月度反馈表

4.1、商家上月销售额的排名。

4.2、商家当月销售目标的设定。

4.3、商家安全管理、团队激励、营销推广、品类结构、终端服务、管理规范的改进建议;

4.4、周边市场的变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4.5、商场接下来营销活动开展计划的预告,便于商家联动推广。

6、数据应用之二,店铺经营风险预警。

每个楼层销售坪效排名后3位重点关注;全场销售坪效排名后5位则必须纳入退租高风险预警店铺,对于经营问题商家必须持续深入沟通,以此判断启动候补招商的时间节点;此类预警营运部必须每月持续跟进,并将评估结果交招商部会商。

四、对于承租人的管理,紧扣 "店长、老板”两个层级。

1、管理店长,解决店铺的基本服务标准、商场作业规范的遵守、商场日常营销的工作的配合;对于店长的沟通管理,至少每周1次。

2、管理老板,即承租人。

和承租人的沟通至少每半个月1次。

直接反馈其店铺的经营、服务、管理、商品、菜品结构、营销推广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其店铺经营改进意见;同时告知商场及周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积极变化(商场新开门店、推广思路、广告投放,周边人群的变化);听取承租人对店铺的经营设想、经营目标、团队管理激励策略,对商场经营管理服务的评价、承租人进一步的生意发展计划,了解承租人对店铺经营的信心及未来可能会采取的经营改进举措。

五、租赁合同及相关约束文件的管理和应用。

商场和承租人的关系本质上就是一个经济合同关系,双方的权利及义务在合同里都有详细的约定,合同协议就是商场方对承租人进行管理服务的底线标准;作为营运管理人必须对合同核心条款了如指掌,以严谨的契约精神执行合同约定服务管理标准,同时也必须守住合同约定的底限。

总之,商业营运管理是一个非常系统而具有不确定性的工作,以专业为基础,用心细致是关键、管理要工具化、商家服务要有效率、对潜在风险要有预见性,否则,身处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将难有立足之地。

当然,强有力的营运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时间、环境、持续的训练及学习,非一日、短期之功;营运管理的精细化、友好性、果断性必须持续强化,不可懈怠。

(谢尚伟2016年8月6日于江北两江酒店;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商业这点事儿>分享推动进步)

- 该帖于 2016/8/8 9:15:00 被修改过
---------------------------------------------------
生肖属羊的70后,飘在重庆13年的四川人,混迹地产圈10载,《零售不动产》专栏作者,搜房年度十大博客,原创微信订阅号《商业这点事儿》 QQ: 758394397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