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  贴子
  |  

主题:当我们说消费升级的时候,在说什么?

三井寿

积分:1098  联商币:570
  |   只看他 楼主

有些词在某一个当下,是可以让风口行业里的投资人和创业者们一听就一激灵的。比如,去年的平台、大数据、B2B,今年的消费升级、SaaS服务。

那么,当所有人都在讨论消费升级的时候,消费升级到底升是什么呢?

当我们说消费升级的时候,在说什么?

首先,有一个关于消费升级的误解,就是“越买越贵”。有些人认为,过去买一支牙膏20元,现在买40元的,就是消费升级。瑞士信贷银行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2015》显示,中国中产阶级人数达到1.09亿人,成为全球中产阶级人数最多的国家。手里有余钱的人多了,自然会选择更优质的产品。但这一轮消费升级呈现给企业的机会,并不是把东西做的更贵,而是把更好的产品卖给大众,把奢侈品变成优质日用品。

比如,过去进口产品是只属于少数精英的消费范畴,但一系列跨境电商的兴起,让更多人可以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享受到全球精选商品。再比如,一直热度不减的快时尚,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切中了这波消费升级的好时机,通过优化供应链和营销链,将成本控制做到极致,并同步提升产品质量,也就是说:越多人买,就越便宜,产品质量甚至就越好。从近年杀出闭店潮的KM和快时尚常青树ZARA,此种典型的优质产品福泽大众的消费升级场景便可见一斑。

所以,这一轮有趣的消费升级呈现出来的状态是:不是越卖越贵,反而越卖越便宜。

第二,消费升级的趋势一定会诞生新的消费品牌,而这一轮带来的品牌机会是:并非越有名越好,而是代表某种价值观或精神主张。

当我们说消费升级的时候,在说什么?1

随着中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从关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逐步向精神层面迈进。过去如脑白金一样的品牌刷屏式宣传,已经越来越不能引起消费升级背景下中产阶级的关注,反而可能会惹人厌恶。

这个过程中,反而是价值观鲜明,拥有人格魅力的品牌更受青睐。比如,动辄打个擦边球,将性感进化为情趣的杜蕾斯。运动品牌NB与李宗盛《致匠心》系列的合作,不但迅速赢得文艺青年们的好感,更将“匠心”一词一度推上热词榜。

代表某一种价值主张,品牌不再贪图大而全,而是为某一类亚文化人群拼命代言,就有机会让用户变成消费者,消费者变成粉丝。自带粉丝的品牌力量,在流量成本与日俱增的当下,价值尤为凸显。

第三,性价比会成为基础,泛轻奢将成为常态。

在过去几年的互联网战役中,无论是电商还是O2O,尽管市场人员们花样套路无穷,但核心从来没有变化过,就是价格战。你便宜,我比你便宜一块。你满100返100,我直接半价。新一轮的消费升级中,用户对小额差价越来越不敏感,更多产品会形成锚定价格。许多有电商操盘经验的人会告诉你:低于100元的产品更容易打动用户。也就是说,用户对在100元内的消费决策,将会以越来越轻松的状态对待。


当我们说消费升级的时候,在说什么?2

实体品牌方面,对于可看、可触、可感的线下品牌,打价格战的时代已经彻底成为过去,在信息高度透明的市场中,性价比已成标配。而品牌决胜的关键点在于,保障了优惠价格的前提下,是否还可以提供超预期超值的产品、服务、体验、甚至惊喜。近年杀出零售颓势的黑马KM品牌便深谙此道,一个设计师快时尚品牌,看似传统零售,却是行业内鲜有的真正以终端用户为轴心的操盘赢家,无所不用其极地发力C端,在行业败局中为自己造势,乘势突围。

电商品牌或平台们,不再强调自己是“最便宜”,而将战场拉到了品质和服务上。最典型的就是京东已经将用了许多年“多快好省”换成了“只为品质生活”,而标榜“高端”的产品也层出不穷,客单价为100+的订餐平台Enjoy被描述为“高端版的大众点评”,客单价为10W+的定制旅行品牌6人游号称是“中产阶级的途牛”……在互联网创业各个领域都极其拥挤但资本却半冷不热的当下,能够从每一个部分切出最有消费实力的用户,也不失为是一种好策略。


- 该帖于 2016/8/9 9:19:00 被修改过

我是天蝎座369

积分:658  联商币:419
  |   只看他 2楼
保证质量服务,结果不会差到哪里去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