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  贴子
  |  

主题:未来5至10年 零售业的分化将越来越明显

圆圈不圆

积分:2666  联商币:1331
  |   只看他 楼主
未来5至10年 零售业的分化将越来越明显

当前零售业不景气,业绩下滑,大多数企业采取的措施就是频繁促销。一种企业通过促销能够短期拉升业绩;另一种企业是僵尸企业,没有创新,即便是频繁促销,但最终结果仍然是利润下滑。因此,未来5—10年,零售业分化越来越明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陈立平)

八十多年的发展,零售业基本特征没有发生变化。零售业的基本特征就是“追求低价格”。所有业态进入市场都是以低价格,或者叫“价格破坏者”的形象出现。但是,目前供应商主导的经营模式,因为受制于供应商商品价格体系管控,转型很难突破。

低价格两个重要支撑:低成本、高周转。

低成本,就是综合运营成本的降低,包括:商品供应链的优化,减少供应环节,寻找低成本货源。

减少损耗。门店改造,轻装修,重商品,降低固定资产投资。

其他成本。

高周转,加速商品销售,薄利多销。

合理库存。

商品优化。

商品销售(周转)=商品能力X陈列能力X刺激能力。

商品能力。当下日本百货业:食品占比56%,穿戴占比30%多。日本百货业商品结构调整的幅度很大。

商品适应消费者最重要。零售业最大的功能是向消费者提供适应的商品。另一个功能是好商品一定要为顾客创造价值,通俗讲就是为顾客解决问题。

日本超市把顾客看作生活者,围绕顾客生活习惯和实际需求,开发商品计划。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适当的商品。市场化细分的顾客需求。

2、适当的地点。顾客购买和使用的场所。

3、适当的数量。顾客在一定时间内购买的数量。

4、适当的时间。适合顾客购买的时间。

5、适当的价格。顾客能够接受的价格。

商品销售计划:是零售商为实现财务目标,以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适当的数量、适当的价格向消费者销售适当商品的过程。

中国超市一定要认清社会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发展趋势。

商品陈列能力。商品陈列是品类管理的延伸,针对顾客需求的变化,应该陈列什么样的商品?陈列不是整齐的问题,是商品结构调整的过程。例如;销量与排面的关系,顾客生活需求与商品关联组合等。

这次超市转型主要是商品结构的调整,在供应链上游解决问题。

商品刺激能力,也叫商品演出。

价格刺激。

心理刺激。包括店铺形象和商品配置。例如牛奶对面包的刺激,面包味道对咖啡的刺激等。对商品产地、种植过程、加工过程和功能的介绍,表演与众不同,有效刺激消费者购买。

最后,两点建议:

一是做好商品计划,采购计划、促销计划和销售计划。

二是扎实做好内部管理,为顾客创造价值。

(作者:陈立平 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整理:绿城超市董事长 田建忠)

杜百雄

积分:102  联商币:45
  |   只看他 2楼
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是不变这真理,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定律,商业也一样!~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