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  贴子
  |  

主题:随意

榴莲

积分:26  联商币:13
  |   只看他 楼主

截止到今天算起来干零售已经有十个年头了,又干了两年的互联网。今天想谈谈我个人对现在超市的看法,不喜勿喷,纯属个人意见!

2016年到到现在大家好像都在讲互联网+,互联网+到底是什么么?2015年我在杭州的一家电商,农业开发,养殖及超市的公司任副总经理,本来想把自己心中的互联网+发挥一下,可是和老板的思路没有碰出火花,老板认为互联网就是销量,圈钱,融资,上市。还估计把互联网和超市部分分开管理。个人认为这是不正确的,其实生鲜互联网目前的还有一个弊端就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如果用实体超市作为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点,我个人觉得是非常有机会能解决这个最后一公里的,运营负责网站,实体店负责配送,网站收数据,门店提升营业额。还省去了第三方配送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网站上就运营超市正常有销售的东西,覆盖直径3公里一店问题都没有,特别适合向宁波三江,M6,阜阳华联等这种企业,当时的单位这有这个实力和影响力。在加上自己的农场带动作为平台和超市的宣传点。在当地有有一定的口碑只要在每个点门口稍微宣传一下线上用户是非常乐观的。遗憾的是当时的boss根本没有重视这个建议。老板认为这应该是几个公司分开炒作,各自发展。最后平台宣传费用高效果不理想,没有量,实体店成本增加业绩下滑……

  其实我更想聊聊现在的实体超市;

   现在效力于阜阳得一家小公司,是属于乡镇市场。

   我发现这类市场利润基本上没有,赚钱的超市也很少,老板一般都会一味的砸价格,负毛利销售的现象很严重,生鲜占比高达60%--70%,这种基本上都是不赚钱的超市,超市这种操作模式基本都是湖北富迪过来的职业经理人教的,卖假货,卖3线4线产品。可笑的是我刚来这个单位的时候像蒙牛,伊利这种牛奶都不卖。卖那种进价8块10块一件的牛奶卖39.8一箱49.8一箱。毛利很高。老百姓被坑的一塌糊糊,有时候我都觉得阜阳老百姓真的挺可怜的。而这种经营模式深深印在当地很多的老板心中,认为这种模式是对的。还有一方面就是自采,基本这边的超市都流行自采,整个公司一个月的销量都没有500万,除生鲜外销量200万就敢全线自采,然后没有售后,日期大了又开始处理。给员工一个个累成狗,80万库存的店检查出来过期的商品能有20-30万,还有20多万是临期的,还都是自采没有售后的。

   我觉得生意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是客流,还有是客单。

   客流用生鲜去拉方式是对的,但是本人不太认同一味的用生鲜去砸。负毛利去销售太愚蠢了,我觉得思路在做客流这一块还是要像麦德龙,三江学习的,麦德龙:没有会员卡是买不了东西的,会员卡100块一张。三江:会员卡30一张,并且会员卡的年费还要交20元,我就想问问这样的会员卡你们会随便扔么?并且每档海报DM都2会设独立的会员专享区;会员专享区的价格非常低是基本都是零毛利或者负毛利的。价格让人看到就会觉得便宜的民生商品。这样的会员卡顾客才会觉得是VIP卡,那是一种极致,是一种象征。我觉得客流应该这样的方式去拉。

    好了不说了感觉饿了,有时间在写

  客单价说白了就是卖场里面的动线,当然还有要看商品的结构,讲到商品结构就我们公司而言实在不敢苟同。采购也重要,我们采购部的负责人是我们老板娘,一天天我只想说呵呵。

  声明:以上纯属个人看法,并不涉及地域攻击和单位攻击,以上单位和地域用名属于虚拟,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