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  贴子
  |  

主题:无人零售元年,智能超市的发展前景

利优

积分:34  联商币:26
  |   只看他 楼主
零售的本质是商品和顾客,目前而言,智能超市的揣想那首先是解决经营者的问题,在未来还得话力气解决消费者的问题。


日前,京东宣布智能超市在双11期间正式开业;而苏宁也在双11期间在全国新增4家智能超市。可以看出,作为零售业的一个新物种,智能超市大有在国内遍地开花之势。

俨然成为新风口的智能超市引来了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等各路资本的竞相追捧。实体店不断获得资本青睐的同时,有相关资料预测,2017年我国智能超市的交易规模将达389.4亿元,今年可以称为无人零售元年。至2022年,我国智能超市的交易规模将达到1.8万亿元。

对未来智能超市的数量与规模作出乐观增长判断并不是凭空臆测。一方面,百货巨头、大卖场业绩不断下滑,关店现象持续不断,不少传统便利店也在人工与物流成本的高压下惨淡经营,市场的力量倒逼着传统零售必须寻求转型;另一方面,线上零售也遭遇天花板,原有的高速增长势头无法延续,寻求新的突破口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线上线下的融合也大势所趋,而无人零售正好兼具线上交易和线下销售的双重特性,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零售创新的试验田。

更为重要的是,不断迭代的RFID(射频识别)、物联网、移动支付、人脸识别以及深度学习等技术,为智能超市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技术供给,技术形态替代传统零售中各个购物环节原本依靠安保人员、服务员、收银员等角色所实现的购物流程,协助商家降低经营成本,而置身于智能超市里的流畅性购物场景中,消费者也能获得便利、高效的轻松体验。

当然,目前长沙智能超市还没有产生盈利,商业模式也未真正形成,行业总体上也处在起步阶段。之所以如此,主要是智能超市存在着不少的软肋与痛点需要解决。

技术方面。虽然智能超市依托新零售技术而生,但技术瓶颈又恰恰是目前最大的挑战。且不论像缤果盒子使用的RFID射频技术容易被屏蔽,张贴的标签可能被撕毁以致失去功能效果,就是京东、阿里智能超市中使用的人脸识别这一最前卫的技术也不能保证不出差错。重要的是,无人零售的目标是无边零售,目前的智能超市规模一般为20-40平方米左右,如果技术跟不上去,也会约束无人零售的边际扩张以及规模化效应。

智能超市的本质是商品和顾客,任何形式的的零售模式都离不开消费者的需求,想要让消费者完全接受认可智能超市,未来还得加大智能超市的革新进度。

本文转载至http://www.huiling1688.com/a/news/experience/2017/1116/133.html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