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  贴子
  |  

主题:中国生鲜电商自有品牌进化史(上篇)

零售甜蜜点

积分:24  联商币:12
  |   只看他 楼主

作为一个对行业发展史的回顾和评论,生鲜甜蜜点无可避免会使用到“第一”、“最早”等词汇,但是这并不是我们的真实用意。

生鲜电商受地域影响较大,有很多默默无闻的企业做了第一次尝试,却未被媒体报道。以下例子中的“第一”、“最早”只是一个类型的典型代表,如果觉得不妥,请对号入座。

本文中的自有品牌(Private Brand)是指广义上的自有品牌,包括自己独立运营的有商标所有权的品牌,也包括与生产商排他性合作而形成的品牌。


沱沱工社,自有农庄最早的初心,真的很费心

沱沱工社与本来生活,是中国最早一代生鲜电商的代表。从他们的名字上就能看出来初心,就是解决食安问题。沱沱工社生于食安事件频发的2008年,这一年出现了震惊全国的三鹿牛奶事件,事件影响力不弱于2018年的疫苗事件。

创立之初,沱沱就在北京平谷自建了1050亩的种植大棚,自营种植有机蔬菜,养殖有机家禽、家畜。也就是说,蔬菜、肉禽蛋都是自有品牌,从生产到销售都自己负责,这是针对食安问题最彻底的解决方案。

站在生鲜电商2018年的时间点看沱沱工社,可以说起是起了大早,赶了个晚集。食安问题固然重要,但是随着食品品质的提升和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食安不再是消费者的最重要的诉求。

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认为,生鲜是即时性需求,而且盒马鲜生第一家店线上订单已经超过线下订单,这充分说明生鲜消费者的第一诉求是便利性。但是,我们仍然要向沱沱工社致敬,在概念横飞的年代坚守初心真的不容易。

本来生活,褚橙是生鲜界至今无法超越的高度

提起本来生活,如果不是生鲜零售行业的人,普通消费者可能都很少知道,他的知名度可能都没有褚橙高。但是褚橙火起来,确确实实是本来生活的经典之作。在新零售热火朝天的2018年,都没能超过褚橙轰轰烈烈的2012年。

那一年,北京冬天的雾霾还是非常严重,马路大街都是脏兮兮的。“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 、“复杂的世界里,一个就够了”的宣传口和鲜亮的包装,跟那个冬天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食物可以成为一种高尚的存在。

品牌的人格化,让褚橙成为带有一个公共话题性的品牌,自带传播力。

褚橙火了以后,也掀起了一阵“我为自己代言”的品牌热,柳桃、潘苹果以及数不尽的全国各地的张大姐樱桃、李大姐土豆之类的品牌。

食物本身就贴近人的日常生活,了解食物生产者,生产者的人生态度和鲜明个性,能够让消费者感受到食物的温度,更有信任感。

然而,褚时健先生本人的人生经历是真正感动人心的好故事,独一无二,这是后来者新零售们无法复制的品牌化方式。

天天果园,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橙子

天天果园一直给消费者的印象都是高端进口水果的代表,经过天天果园捧红了很多小众的进口水果品牌,场上许多热销的进口水果都由天天果园引入中国市场,如新奇士血橙、佳沛新西兰巨无霸奇异果、美国Ruby红宝石樱桃、新西兰爱妃苹果等。

除了引进新品,天天果园是在生鲜电商中为数不多“重模式”的代表。2015年天天果园推出了橙先生冰糖橙品牌,并且联合种植基地耗费巨资引入新西兰进口先进的分选设备,对橙子颜色、形状、瑕疵、糖度、尺寸等指标筛选,让每一个冰糖橙带个消费者的体验基本上是相同的。

天天果园拉齐了中国水果品质标准和世界一流品牌标准的巨大落差,可以说是生鲜电商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当新零售的野蛮人带着热钱涌入生鲜赛道后,会发现想要做一款自有品牌的水果,找到合格的供应商可能比经营线下店都困难。

天天果园,是为数不多一直强调标准化的企业,而标准化是包括自有品牌在内一切品牌的基础。重模式看似慢吞吞,其实是先人一步提前布局。

真正的消费升级不是同样的商品卖的更贵,而是品质的升级。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橙子,但是每一箱橙子可以基本上是相同的。

每日优鲜,着力准、接地气,让老品牌重新发光

每日优鲜被提起最多的创新性的前置仓模式,并且很早就实现了2小时快速高效送货。由于前置仓的空间有限,商品运营模式上采用了精选模式,而非传统电商的长尾模式。

假如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浏览的SKU数量是恒定的,那么精选模式相较长尾模式实际上是时间换空间的做法。长尾模式货架空间足,精选模式就通过在一定时间内更快的商品更新速度来弥补。

在自有品牌这件事上,每日优鲜就像运营精选模式一样,着力点非常巧非常准非常接地气。80后北京人的儿时回忆是“北冰洋”和“摩奇”,北冰洋能够在味道和情感上形成北京人的身份认同,那么摩奇桃汁也同样可以。

在市场上各种花哨的新概念饮品中,这样一款朴素怀旧的饮品是稀缺的独特的,并且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已经有了认知。

再加上每日优鲜线下线上做了很多推广,开始让它逐渐引爆。发展到后来,关晓彤、大张伟这些明星主动转发。摩奇桃汁除了每日优鲜有销售,在超市、便利店等多个渠道也都有销售,实现了从自有品牌(private brand)向“公共品牌”的转化,这是绝大多数自有品牌现在以及未来能难做不到的。

很多生鲜电商喜欢起个高大上或者好玩有趣的名字,做一个全新的自有品牌。这样做品牌方式是从零开始,需要长时间的市场推广才能形成认知以及转化成销售。每日优鲜的方式就比较讨巧,选择了已经在消费者心智中已经有认知的品牌,自己只要点燃导火线就可以了。

每日优鲜自有品牌的是本地化、巧力量、精细化运营的三好学生,摩奇桃汁更是生鲜电商中少有的做到墙里开花墙外香的自有品牌。

盒马鲜生,吃喝这件事上也需要文化自信。

新零售吸引眼球三件套牛扒、海鲜和啤酒,这次先说一说牛排。如果你在新零售门店逛的时候留意一下,就会发现牛排上面插着五颜六色的国旗,这些牛排是进口的,并且大部分都是来源于澳大利亚、巴西、乌拉圭、加拿大,如果再追根溯源基本上就是数的过来那几个厂。

生鲜电商卖的在牛排本质上没有区别,但也这并不耽误赚钱。进口牛排是高毛利的细分品类,由于需求量相对稳定,非节庆时段即使降价也不会因此有很多人购买,大家彼此不会大打价格战,更不会考虑做差异化的品牌。

但盒马却做了自有品牌的帝皇鲜,并还与本土品牌纽澜地联合主推山东高青黑牛。 长时间以来消费市场被教育出来的认知是,国外天然环境、牧场条件、养殖技术更好,牛肉和牛排等高端肉制品品质更优。

但是实际上国外进口的牛肉品质参差不齐,虽然有不少高端牛肉产品但要经过漫长的运输周期,基本上都是冷冻状态,其肉质、营养都受到损耗。

而盒马主推的高青黑牛在柔嫩之中更带有中国牛的嚼劲,纤维感的韧劲让肉质更佳。盒马通过丰富的线下门店体验活动,让消费者了解到中国也可以做出一款不输澳洲和牛品质的牛排。

盒马做这件事的意义,不在于推了一款差异化的高端产品。而是在于,一方面,在面对外国强势的品牌和领域时,通过主推一款替代品可以起到杠杆平衡的作用。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只有竞争才能降低采购价格,消费者才能最终从中获益。

另一方面,吃牛排是西方重要的饮食文化,中国品牌敢于争夺话语权,这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英国人没有因为茶叶产自中国,就直接喝中国茶。同样的道理,今天中国的消费市场应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消化舶来品。

盒马与纽澜地合作的示范作用,会让更多新零售愿意与中国本土优质企业合作一起打造高端品牌,零售甜蜜点期待未来会出现中国的羊排,中国的意面、中国的橄榄油高端品牌。

想要了解更多零售资讯,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零售甜蜜点】


s_6104172608- 该帖于 2018/8/28 19:40:00 被修改过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