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其实所谓的电商冲击实体,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压根就不应该有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存在其实是中国零售市场长期不健康发展导致。
构成一个商品成交价格的,特别是适宜在百货业出现服装,箱包类消费品,应该是品牌价值占最大头,物业,物流,人力等,物料占小头。也就是说,这件商品,无论是在网络还是实体,应该是价格相近的,因为信息技术再发达,也不能减掉商品本身的品牌价值。
现在国内的百货乱象严重,大部分百货的品牌,特别是国内品牌,压根不在意培养自身品牌价值,经常胡打折,造成自身形象受损,不打折谁会去买。
不知道大家有否用美国b2c过,就服装等消费品而言,网络也打折,但是打折的,一般有三种情况。
1.过季产品
2.展示用品,myhabit的爱马仕头巾,一般在400刀以下,就是展示用品
3.二手,这个在一些闪购网比较常见,叫pre-own。
另:除去这三种商品外,品牌一般会有每年1-2次的打折季,非常固定,不会像国内这种胡搞,新年,情人节,三八,五一,清明,七夕,国庆,圣诞,凡是但得有个节,也搞个活动。
国内的品牌,不注重品牌价值的培养,老是本着赚一票就走的精神,可不是给b2c冲击到死。
那些喊b2c是趋势的,不妨看看去年双12的榜单,看看头100名都是什么垃圾品牌,这里也有做甲方的,你们对下榜单,看看可有一个是真正能宣传的招商对象不?
国内百货业活的不好,绝对是tm自找的,b2c不过是一个引子而已,没有b2c,也顶多是早死两年,晚死两年而已。
2013-06-24 15:56被设为骨贴,积分加20,金币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