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营销企划 -  贴子
1725  |  4

主题:《马云创业真经》:80%年轻人都能成功

zhangli

积分:17591  联商币:8913
  |   只看他 楼主
《马云创业真经》:80%年轻人都能成功

  第一部分:创业精神课让创业成为一种时代精神只有准备充分才能上路

  第1课:致天下所有年轻创业者:

  80%的年轻人创业都能成功

  如果我马云能够创业成功,那么我相信中国80%的年轻人都能创业成功。

  ——马云

  马云对年轻人说:“我是个很笨的人:算,算不过人家;说,说不过人家。但是我成功了。我想,如果连我都能够创业成功,那我相信80%的年轻人创业都能成功。”根据自己的创业经历和亲身体会,马云提出了创业者必备的五大素质:

  1创业者要有健全的人格特质

  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首先就要具备健全的人格特质。这一点,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历史和社会政治条件下,都是必不可少的。根据马云的创业经历,以及多年来无数创业者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可以发现,创业者的健全人格特质,突出表现在5个方面:自信、勤勉、执著、机变和冒险。

  (1)自信

  美国《华尔街杂志》在一篇有关企业家的文章中得出结论:“成功的企业家都具有能感染他人的强烈自信。”

  1995年,30岁的马云在西雅图第一次接触到互联网,他也由此产生了将中国的企业资料放到网页上,向全世界宣传的最初想法。

  而后,马云毅然放弃在学校工作的光明前途而投身于未知的互联网,家人、朋友、学生都不理解他,但马云心里明白,他相信自己看好的事情。

  后来,马云在创建阿里巴巴的时候,提出了独特的B2B商业模式,选择为80%的中小企业服务。这种“疯子设想”在最开始的几年,一直不被人们所看好,而马云毫不在意。

  在eBay与易趣强强联合,占领中国80%以上的C2C市场份额的时候,马云却宣布进军C2C领域,打造淘宝网。这种“蚂蚁”挑战“大象”的行为,让人们再一次认为马云“疯了”。但马云不在乎,他只相信自己的感觉。

  当初未知的互联网如今改变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不被大家看好的B2B模式使阿里巴巴成为中国互联网上第一个盈利的企业;淘宝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打败了强大的竞争对手eBay—易趣。马云用事实证明了自己当初选择的正确,用实实在在的成绩使投资商心服口服。

  回顾以往的经历,马云认为一定要坚信自己是正确的。他说:

  “我坚信互联网会影响中国、改变中国,我坚信中国可以发展电子商务。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我在乎自己怎么看这个世界。如果别人都认同你了,那还轮得到你吗?你一定要坚信自己在做什么。”

  (2)勤勉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曾说自己创业以来,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松懈。马云对此也深有同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注定了创业者们只能是最为劳心劳力、孜孜以求的一个群体。即便挫折重重,依然需要不屈不挠。

  有一位创业者曾说:我们是一群强烈地想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东奔西走,殚精竭虑;同时,我们又强烈地想改变他人命运。所以,我们永远都在路上,永远都不知疲倦地向着目标前进。

  (3)执著

  3721搜索引擎的创办者周鸿袆认为,当你创办了一个中小企业,当你梦想着5年到8年的时间,去实现那些在传统行业、在过去各种条件都没有现在好,企业家需要用20年才能创造出来的财富、才能达到的高度的时候,你有没有这样一个思想和准备——你要在5年时间里,把他们20年受到的苦难和挫折都承受了?如果你对这个答案有准备,那就去创业吧!

  (4)试错就是应变

  马云说:“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所面对的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和拷贝。实验室里大部分的试验就是失败和错误的,做试验都是做前人所没有做的事,相信到实验室里的人想的也是如何把事情做好。互联网产业也一样,发展的过程就是试错的过程,这是我们无法回避也是必须经受考验的过程。面对互联网这个史无前例的产业,试错是唯一的发展之路。”

  同样的道理,创业大多都没有先例,因此一切都要摸索试验,否则就寸步难行。

  在艰难之时解救阿里巴巴的是两个产品:中国供应商和诚信通,而这都是试错的结果。当时阿里巴巴没有盈利模式,能否盈利却是决定其生死的关键。而盈利模式和产品的寻找是个非常艰难痛苦的试错过程。

  在试错过程中,阿里巴巴曾经开发了6种产品,收效甚微,但是马云依然没有放弃。经过反复试错,阿里巴巴终于在2000年10月找到既符合公司发展方向又能产生盈利的两个主打产品——中国供应商和诚信通。可以说,阿里巴巴艰难的试错过程,也是马云应变之道的实践过程。

  其实试错就是应变。互联网产业在不断变化,市场在不断变化。要想成功,就必须在变化中试错,在试错中应变。

  (5)毅力

  面对困境,中小型企业应该如何生存,马云的回答是“靠毅力取得最大的成功”。

  第一相信你能存活,第二你要相信有坚强的存活毅力。阿里巴巴跟任何中小企业一样,在1999年、2000年、2001年也曾面临发不出工资的困境,当时他们没有什么收入,但要活下去,马云告诉自己和他的员工们,就是半跪着也要坚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让自己做最后一个倒下的人。

  人贵在坚持,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坚持需要意志,需要毅力。许多人在开创自己的事业时,都跌倒在失败的深渊,从此一蹶不振。马云深信,每次打击,只要你扛过来了,就会变得更加坚强。而当你的抗打击能力强了,真正的信心也就有了。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马云对毅力的理念也就显得与众不同。

  马云说:所谓的毅力就是你期望的最好是失败,你不要寄希望于自己成功,这个可能跟大家的想法都不一样,我觉得对我来讲从第一天创业到现在为止,我经常提醒自己这句话,就是我创业是为了经历,而不是为了结果。人的结果都是差不多的,都要去一个地方,就是火葬场。

  创业者要有毅力,没有毅力做不好。每个创业者在创业的时候,都有一个美好设想的过程,而现实却并不会那么美好,所以每个创业者都要让自己明白,一时的失败千万不要气馁,应该照着自己的理想一路走下去。成功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努力并不一定会成功,但如果不努力,就一定会失败。

  2创业者书读得不多没关系,就怕不在社会上读书

  马云说,创业者最好的大学就是社会大学。创业者最大的快乐就在于在创业过程中去学习,去提升。很多时候是创业者因为自己搞不清楚而去创业,当你搞清楚以后就不去创业了,所以创业者书读得不多没关系,就怕不在社会上读书。

  3力量还很渺小的时候,必须非常专注

  马云认为很多年轻人也很有能力,投资人不愿意为他们投资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年轻人想得太多,想做的也太多。对刚起步的公司,马云有一个告诫:

  人的一辈子很多经历都是为一两件事在努力,如果你能够专注好这个,应该会做得不错。当你的力量还很渺小的时候,你必须非常专注,靠你的大脑生存,而不是你的力气。

  马云从经营阿里巴巴开始就一直专注于为中国所有的中小企业进行网上电子商务服务,其间从未动摇过,即便在网络泡沫破灭的2000年前后,马云仍然没有动摇,这份做事的执著与专注,是大多数人欠缺的。

  很多创业者失败的原因就是不够专注,这是因为他们自己没有想清楚“做什么”这个最初始的命题。今天在这儿打一个井,明天在那儿打一个井,最后哪儿也没挖出水,地面上只是留下了许多坑而已。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专注”可以让创业者将所有的资源都凝聚在一个点上。

  在2005年雅虎(中国)的员工会上,马云就表示在阿里巴巴接手雅虎(中国)以后,阿里巴巴将会专注于电子商务方向,与电子商务无关的阿里巴巴将不会去碰。在马云看来,人一辈子遇到的挑战会很多,遇到的机会也很多,所以一定要有专注的东西,东西多了就会乱。

  思科总裁钱伯斯曾如此评价马云:“马云是有才干的,他最大的优势就是专注,这在互联网公司中是很难得的。”

  4每天都要面对困难和失败,所以要有乐观的心态

  在创建阿里巴巴时,马云经历了很多困难,克服了很多困难,他认为困难是要靠自己走过来的。外人看到的往往都是企业家光辉灿烂的一面,其实他们在创业过程中付出了很大的艰辛。

  马云说:“创业的过程是痛苦的,你要不断地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以便获得更大的成功;百年以后,当你死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快乐:人的一生,我奋斗过了,我得到了快乐。”

  2001年互联网的“寒冬”时,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持续下跌,全球网络泡沫的逐渐破灭,国内大批的IT企业都倒下去了,国际上很多知名企业也遭遇了很大的打击。然而,阿里巴巴这个刚刚起步的小公司却以“活下去”、“赢利一元钱”为目标撑了下来。马云说:“我在遇到苦难的时候做的事情就是拿起自己的左手握住自己的右手,给自己一点温暖,给自己一点鼓励,还有就是永不言弃!”

  遇到困难,马云从不会被吓倒,他总能看得长远。他认为创业就像人生一样,最重要的是你经历了什么,而不是获得了什么。

  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言:人的一生,或多或少,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磨炼。因此,浮在上面的,不必骄傲;沉在底下的,更不用悲观,必须以率直、谦虚的态度,乐观地向前迈进。

  5创业者最优秀的品质就是激情

  马云认为,短暂的激情是不值钱的,只有持久的激情才可靠。

  阿里巴巴是一批有激情、有理想的年轻人聚在一起,想创建一家伟大的公司而成立的。这件事从未有人做过,要逐渐地完善,需要所有人的配合。年轻的团队容易产生激情,但更容易因挫折而失去激情。

  马云提醒创业者,要永远保持创业的激情。他说:“创业者最优秀的品质就是激情。有些人,创业初期是很有激情的,但激情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我希望你们的激情能保持三年,保持一辈子。”

  短暂的激情只能带来浮躁和不切实际的期望,它不能形成巨大的能量,而永恒持久的激情才会形成互动、对撞,产生更强的激情氛围,从而造就一个团结向上、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团队。

  持续的努力奋斗,是对自己人生和职业生涯的一种态度。一个有追求的人会不断唤醒自己的激情,并用自己的激情去影响四周的人。
  (来源:《马云创业真经》 作者:赵文锴)

dyywcw

积分:527  联商币:118
  |   只看他 2楼

功吉天昊

积分:368  联商币:186
  |   只看他 3楼
真不知道,还有这么好心的楼主 支持

周阿木

积分:222  联商币:112
  |   只看他 4楼
爱死你了,这么好的帖子要顶的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