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店走向“分众” 在台湾日韩已经显现,大陆会在几年后出现,2-3年?还是已经出现,例如大洋和太平洋百货部分门店也已引入了优衣裤就是苗头?
专攻特定族群 台湾百货店走向“分众”
面对全客层买气衰退与平价时尚及网购侵蚀,台湾百货从日本取经,打算以“一百货、一特色”来的经营分众,未来仅有少数连锁百货能经营全客层,“分众”将成百货新显学。
从近两年开幕的新百货,可看出“分众”概念的风行,统一坂急台北店专攻粉领上班族,结合转运站的餐饮,年营收可破五十亿元。
位于台北火车站的京站广场紧抓年轻人、通勤客与上班族,主打潮牌与餐饮,营收也近五十亿元,京站总经理柯愫吟直言“没有找到对的分众市场,百货难以生存。”
刚开幕的ATT 4 FUN全是年轻潮牌与餐饮、娱乐,在信义区走出特色,目前餐饮表现远超乎预期。
三大连锁百货也积极转型,新光三越祭出“一商圈、一百货”的战略,今年起各分店与周遭商圈密切结合,主动印製“商圈导览”DM,纳入周遭店家,并合作促销案,利用商圈独特魅力来吸客。
SOGO秉持“一分店、一特色”的塬则,忠孝馆维持全客层、天母店走社区化,开幕第五年復兴馆是“分众百货”最成功的例子,今年营收可望突破百亿元,将是台湾百货史上营收最快破百亿的单店。
SOGO復兴馆专心经营上班族、通勤族,配合捷运站的转运人潮,走“低单价、高来客数”的方式,楼上引进许多小众却很时髦的品牌,稳固对流行具有高端敏感的族群,店长吴素吟说“復兴馆客人流行敏感度是全台最高。”
远百则有年底将开幕的板桥中本、台中两间大店,是目前少数结合电影院的百货,虽然都走全客层路线,但硬体设计砸上亿元,要让消费者更有休闲舒适感,如台中店有互动LED花园与鱼池、板桥中本店有具设计感的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