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便利店之友 -  贴子
2425  |  4

主题:“24小时便利店”能成功扎根武汉吗?

lizhuo8548

积分:10347  联商币:5940
  |   只看他 楼主
 在上海、北京等城市,24小时便利店业态已经成熟。然而,在商圈密集的武汉,24小时便利店却一再遇冷。虽然有好来西、美国康美等巨头尝试,但最终纷纷败退。

    虽然有过很多失败的先例,但超市巨头并没有放弃武汉24小时便利店市场。中百超市经过长时间的准备,近日开始重返曾经失败的市场。该超市第八家24小时便利店今日开业,中百超市计划今年开到50家24小时便利店,同时联合一百、汇春等便利店也准备开拓24小时便利店。业内传闻,全球最大便利店7-11在深圳、广州成功登陆后订下在华开设及扩张分店的计划,武汉很可能位列其中。

    在多家超市巨头涉足24小时便利店后,这种商业模式能成功扎根武汉吗?

    案例

    之前多数便利店不便利

    被誉为武汉便利店开荒者的“好来西”,1997年投资100多万在汉开店10家,一年后全部关闭;2001年扬子江牛奶公司开始涉足便利店,到2003年开店9家,两年后也转向其他经营。2007年,美国康美集团来武汉开设便利店,后在东西湖、水果湖陆续开店,生意一直不好,无疾而终。

    本土商家曾尝试24小时便利店,2002年起,中百集团也曾效仿“7-11”在武汉开设便利店,起名“好邦”,但六家便利店如今关闭四家,一家转型为中百便民超市,仅有一家还在经营。

    据记者了解,上述试水者多已撤资湖北。有业内人士称,便利店首要是便捷,但居然有商家选址在偏远的开发区。其次,没有形成强大的物流配送系统,初探者的优势价格不明显,若比一般超市还要高出许多,生意也很难做。而且与武汉市场消费力不够、市民对此认知程度低、企业自身经营不善也有关系。

    中百超市策划部部长贺小同说,公司想通过“好邦”来尝试一种新的营销模式。虽然当时说是24小时便利店,但很多店晚上11点都已关门,武汉夜间消费不成熟,白天生意都一般,晚上更差了。当时公司的便民超市处于起步阶段,重心转移到便民店上。

    商机

    人均GDP达3000美元时

    便利店处最佳导入期

    尹梅说,市内有些超市打着“便利店”的旗号,但名不符实,既不是全天候经营,也没有实现便利。在业界便利店的定位是“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在店址选择上,紧邻消者;在营业时间上,24小时经营随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购物快捷,购物时间只占超市的五分之一。

    此次中百好邦便利店为何重出江湖?中百集团董事长汪爱群说,“时势已不同了。现在中百开设24小时便利店,是集团公司谋划已久、充分基于市场发展水平而作出的战略决策。”

    有“中国连锁业教父”之称的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所长顾国建认为,“当GDP达到人均3000美元时,是便利店最佳导入期。”据有关数据统计,去年武汉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介绍说,“目前河北、陕西、甘肃等地区,也出现了一批成功的便利店企业,而且还非常成功。”这样看来,武汉便利店应该算是姗姗来迟了。

    贺小同说,依托中百集团强大的资金、物流配送支持等,好邦24小时便利店加速“圈地”是为了在销售网络和市场份额上抢得先机。

    特色

    便利店里也能吃夜宵

    此次中百好邦重出江湖,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重复,其在经营架构、经营内容上进行了全面升级。

    只要顾客不方便,就有商机。去年中百超市在新华西等几家门店挪开橱窗边的货架,开设鲜食区,换上吧台式桌子和几张小椅,供顾客歇个脚、吃个点心。不料,顾客反应出乎意外的好。即食经营是好邦便利店的一大特色。针对学生族、上班族、“空巢”家庭及流动人口的需求,即食区经营蒸包、关东煮、中式快餐、小吃系列和奶茶系列五大类别,全面供应早餐、中餐、晚餐和夜宵,提供干净、卫生和营养的食品,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中百超市有关人士说,好邦24小时便利店上千种商品中,即食品、奶制品、休闲食品和日常用品居多。而在7-11的商品构成中,加工食品占了31.6%,这将是中百24小时便利店努力的方向。另外,7-11店铺在日本一年的水电、煤气、电话等费用代收服务多达1.5亿余件,金额突破1.15亿日元。“当武汉人消费开始不再把价格作为唯一的标准而向着便利性和个性化方向发展时,便利店就进入了成长期。”目前中百24小时便利店提供开水、微波炉加热、热饮、报刊出售、代收手机、固定电话、水、电缴费,一卡通充值消费、“拉卡拉”便利支付等方面的开拓。去年中百超市各类便民服务项目交易额已经达到21亿元,交易笔数突破2000万次,居全国前列。其中,作为可跨行、免服务费的“拉卡拉”信用还款服务,单月交易额已经突破5000万元。便民服务项目的成熟,也为便利店的拓展铺设强有力的支撑。

    建议

    深挖白领夜间消费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汪涛表示,24小时便利店的开设取决于市场需求,有需要就有市场,现在区域消费形态确实发生了变化,很多白领族白天忙于工作,只能晚上出来消费。但夜间消费力有多强,还有待商家深挖。

    一位深圳的资深人士说,24小时便利店的生存状况是伴随着城市经济不断发展而逐渐走上正轨的,一旦经济足够发达带动了相当不错的消费能力,那么24小时便利店就会在武汉有着足够的生存空间。在深圳7-11里面的商品售价往往要高于一般的超市和小卖部,但它们在广州等地仍然受到了热捧,这就是因为去7-11消费的人群几乎都是为了图个便利,而并不太关注价格。

    另外,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所长顾国建说,24小时便利店必须有着强大的品牌作为支撑,没有品牌连锁效应的24小时便利店是很难得到消费者青睐的,今后便利店将被少数几个主要的便利店品牌所控制。“消费场所的品牌效应将极大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是24小时便利店必须掌握的。”

    ◇记者探访 中百便利店熟食成特色

    今日,位于蔡家田的中百“好邦便利”店将开业,近十天来,中百超市旋风式扩张,一口气开出8家店,一举填补了武汉市24小时便利店的空白。

昨日中午记者在西马便利店看到,店铺大门采用自动感应门,店内多是1.5M高的袖珍型货架,两三名员工微笑着用普通话服务,油条、卤蛋、牛肉饭等熟食香味四溢,附近白领、学生前来购买便当。营业员说,饮料熟食卖得最好,赶着回家的上班族、逛街的年轻人、的士司机都是主要客户群。中百超市便利店推进部部长尹梅介绍,与便民超市不同,便利店商品达到2000余种,以中高档为主,涵盖休闲食品、家居日用品、文具、个人护理品等品类,并重点增加了即食商品类,便于顾客快速拿取、即开即用。

    据悉,从去年12月底至今,中百超市已开设8家便利店,分布在万松园、西马路、轻轨二七路站、彭刘杨路等繁华地段,平均营业面积在80平米左右。营业初期,员工采取三班倒工作制,每晚十点到早上七点,九小时销售额最高的达三四千元,占全天销售额1/3。

快购

积分:94  联商币:24
  |   只看他 2楼
RE:

关键是能否找到合适当地定位

- 该帖于 2011/1/15 10:04:00 被修改过

平庸角色

积分:17162  联商币:5780
  |   只看他 3楼
在武汉这样的城市以及发展的情况,便利店的繁华是迟早的事

wwwlklk

积分:26  联商币:13
  |   只看他 4楼
  深圳丽的货架专业提供便利店货架。www.szldtc.com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