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360buy.com/product/195690.html
京东的评论数是19282,实际我们测算过,京东的评论率低于20%,也就是100个购买的人当中不到20个会评论,再加上重复购买的不能多次评论,这款产品的京东销量绝对超过20万瓶,大致在20-40万瓶,它是“2010-01-08”开卖的,你们自己测算下,多少家实体才能达到这个数?
在500-1000区间的中档服装基本沦陷。08年的时候柒牌一个负责人跟我说:我们坚决不允许柒牌在网上销售!现在你看看,淘宝、京东到处都是,常年5折,七匹狼在淘宝都卖滥了。至于高端,京东上coach卖得最多的一款,已经423个评论,要知道只有购买了才能评论哦!银泰上所谓高端品牌就更多了。
电子商务占到销售总额哪怕5%,对实体都是极大的冲击,因为大家的目标客户重合率很高。
618,淘宝、苏宁,甚至当当联合绞杀京东,全国人民为京东庆生,如果你还不知道,那就out了。
京东卖出的数量及评价就像发改委统计的数据一样,再说这个系统是他们自己的呀没事想添几条就几条,如果这个数据可信,那我们为什么要不相信发改委公布的中国人的收入比美国高呀。
柒牌等一些有根基的品牌也会进淘宝绝大多数还是为了清仓库。在淘宝上销量评价作蔽的方法谁不知道呀。总之这些数据的可信度值得考量。
电商对实体肯定有影响,但没有到一山不容二虎的程度。电商对有根基的品牌来讲目前是把双刃剑,拿好它不容易呀。
学习了。
几段对电商的剖析,鞭辟入里。
个人浅见是,电商之所以会对百货造成冲击,核心还是在于大家的目标市场其实重合率太高了。虽说实体的优势是客户体验及差异化服务,但关键是这个优势没几个实体做出来了。再加上现在百货公司不思进取,营销模式缺乏创新,一味压榨供应商,导致供应商不断的虚标高价,价格与价值严重脱节,更加凸显了电商的价格优势。也难怪被电商抢了饭碗。
这里,请教个问题。一直觉得天猫这种收取少量扣点,但却通过各种自有推广渠道来软性收费的模式,并不是一种健康共赢的模式,未必能走的很远?你怎么看呢?
学习了。
几段对电商的剖析,鞭辟入里。
个人浅见是,电商之所以会对百货造成冲击,核心还是在于大家的目标市场其实重合率太高了。虽说实体的优势是客户体验及差异化服务,但关键是这个优势没几个实体做出来了。再加上现在百货公司不思进取,营销模式缺乏创新,一味压榨供应商,导致供应商不断的虚标高价,价格与价值严重脱节,更加凸显了电商的价格优势。也难怪被电商抢了饭碗。
这里,请教个问题。一直觉得天猫这种收取少量扣点,但却通过各种自有推广渠道来软性收费的模式,并不是一种健康共赢的模式,未必能走的很远?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