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部委联合整顿通道费伊始,《人民日报》一则《超市乱收费:一筒薯片六成利润被拿走》的报道将零供关系推向舆论焦点。
湖南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陈志强向本报表示,目前零售行业上市公司净利润大约为3%,随着费用的不断攀高,利润空间在不断下滑。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则称,中国零售企业的毛利率,这么多年来并没有得到提高,以超市为例,毛利率基本维持在14%至18%之间,近年来增长率微乎其微,主要因为成本上涨严重,而国外大型超市毛利率一般保持在20%~30%的水平。
零售企业人士据此认为,向供应商收取通道费是维持其生存的必要条件。上述北京本土零售企业副总告诉记者,目前超市前后台毛利的比例约为6:4,所谓前台毛利是商品的销售差价,后台毛利是通道费。在他看来,零售行业的资源要付出巨大成本,从高额的场地租赁费用到巨大的人力成本都是作为超市行业内难以消化的经营成本。
再者,超市的资源有限,就好像媒体的报纸报眼,头版是广告费最贵的。有些市场推广期的新品,因为这些商品并不是市场成熟品牌,缺乏市场认知和品牌知名度,这类商品进入终端市场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通过卖场货架做展示推广。零售终端是最好的商品展示和推广的平台,因为这样的推广方式与其在投入高昂的电视、平面等广告费,获取市场知名度后,再进入终端市场相比,成本较低,这也是目前大多数非成熟、知名商品生产企业和代理商,宁愿将更多的市场推广费投入终端运作市场的首选模式。
该副总还称,有些中小生产厂家或代理厂家不能把自己的亏损全部归结于超市的某项收费,确实他们是在向超市供货,但是经营的主动权在企业。买卖双方达成协议,双方遵守协议,盈亏自负这是多年来大家遵从的商业规则。
“如果照某些供应商的推理下去,零售企业亏损是不是要跟地产开发商算算账?因为他们把租金越涨越高,无论经营成败他们都是旱涝保收,每年有不少零售店因为不堪重负高额租金而退出市场,血本无归。”该副总说。费用可以不收,但是相似的问题还是存在,有市场统治力的超市,只能靠压低进价了。那么,还是会存在一个不公平的问题,市场本来就不是一个可以要求公平的地方,所能做的最多也就是公开吧。
超市和供应商,本就是一个利益博弈的伙伴,这个过程里,供应商扮演的角色并不比超市更光彩,只是因为供应商面对的是超市,而超市面对的是更多的顾客受众,所以,超市更容易变成众矢之的。
所以,整治通道费用?超市总还有求存的方法,只是需要变化一下名目吧。如果反垄断法里有这么一条并且能得到彻底执行:不得以低于进价进行倾销(销售不得占据超过当地市场50%的总销售量),也许超市就能找到另一个发展的方向,摒除恶意价格竞争,而更专注于价格外的其他服务,是不是会更好一些?
2012-09-17 10:11被设为骨贴,积分加20,金币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