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采购供应 -  贴子
1671  |  2

主题:生产计划管理在资源限制下的可行性

rianbow45

积分:64  联商币:43
  |   只看他 楼主

生产计划管理是精益生产必要的信息化手段,它是在考虑工艺路线,采购计划,交货期等多种要素的同时,对多品种多工序产品进行快速排产,实现可视化生产管理的全新排程软件。其利用先进的资讯手段及规划技术,在企业资源限制下提供可行的物料需求规划与生产能力排程计划,从而让规划者更快捷地结合生产限制条件与相关资讯,做出平衡企业利益与顾客权益的最佳规划与决策,满足客户需求及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APS真正解决了ERP无法解决的生产排产问题,是车间实现自动生产排产的一把利器.

这个不是什么方法的问题,而是权责的问题和体系的问题;
领导是否对计划有足够的重视,领导不重视、不支持,那都是白搭
计划是否足够的及时和准确,如果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那么计划就无法起到企业中枢的作用,当然最终难以推行,更无从谈什么主导;
计划是否能及时的追踪和监督;这个一方面是对企业生产计划进行及时调整的前提,另一方面也是对各个部门信息的及时了解,也是绩效考核的重要信息来源,更应该是企业领导对企业整体运营情况及时了解的信息来源。及时的追踪和监督,依赖于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系统,这种信息系统未必是基于IT的,普通的报表体系就可以实现,关键是整个报表体系设计要完善,关键的信息不能遗漏而且能够从2张以上的报表中相互印证,避免信息的虚假和错误。

推行精益生产管理时,企业一定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 企业一定要转变观念,树立精益管理意识
2 企业一定要加强对精益管理的学习和研究
3 企业在实施精益生产管理时一定要循序渐进

在此定位前提之下,首先是进行系统的员工培训、建立完善的作业标准,使各个岗位在改进工作时能够有章可寻。在实现标准作业同时在生产系统实现信息传送的看板方式。看板是JIT生产方式的可视部分。一方面需要有一套切合企业自己实际情况的现场管理办法;另一方面它需要被现场的全体作业人员掌握与实施。依据中国制造型企业的具体情况,根据目标建立相应辅助系统,完善现场品质管理和TPM设备维护,导入生产改善并细化各项管理工作。因此整个项目的运作必须以最终目标作为拉动。在项目最终目标拉动运作项目的方式下,要按以下工作内容结构完成项目。

永凯APS生产计划管理软件http://www.yukontek.com,APS生产计划管理专家400-076-7600,021-68886010

小眯

积分:60  联商币:45
  |   只看他 2楼
这个不太清楚额。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