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北金猪
积分:72784 联商币:36790
| 只看他
2楼
反保底合同一般都有保证金,国产或合资品牌一般10万到100万不等,假设你给厂家反保底每个月30万,那你每个月就得进30万的货,不管你卖得掉卖不掉都得进,也可以不进,那一般合同中都有约定一旦达不成目标,比如连续3个月,你的保证金就没收了,合同同时终止,之前买的货、做的柜台、人员开支统统扔海里了。。。自营和买断以及经销等名词基本都是一个意思的不同用词,基本概念都是货品现款买断,一般都是先款后货,当然也有关系比较好的,先货后款,双方约定款期,比如45天,那就是到45天,这一笔货无论有没有卖掉,都得全额结款。。。三四线城市的百货店为了拿到好品牌,谈判往往相当辛苦,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获得品牌青睐,在此状况下不得不以各种极其优惠的方式吸引品牌进驻,我要说的是,这个事情还得量入为出,如果没有足够消化能力,切忌使用反保底,这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合作方式,不是万不得已万万使不得。。。与其这样还不如用这些钱把自己的店搞好,做好了业绩,大牌自然自己就来了,象一些县级市,现在甚至都有国际一线品牌入驻了,说到底还是凭城市实力、店的实力。。。一个城市没有达到这个消费力,拔苗助长是异常辛苦的,这是市长的责任啊。。。2013-01-26 09:28被设为骨贴,积分加20,金币加4
| 只看他
5楼
一个反保底玩不转需要好几个牌子来养,不一定开始就谈反保底,可以装修补贴,人员费用补贴等方面下手,毕竟这些有限而且可控啊
北北金猪
积分:72784 联商币:36790
| 只看他
10楼
各牌情况都不一样,反正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都到这地步了肯定是乙方说啥是啥了。。。
北北金猪
积分:72784 联商币:36790
| 只看他
12楼
大多数例子都是不欢而散,甲方伤心乙方不满是主旋律。还是强调水到渠成比较好。很多品牌在一二线城市有形象有业绩是有很多综合因素的,不是简单复制那么简单,就好比某牌在300万人口的主要百货店里月销100万,就简单的判断自己所在城市150万人口的好店里就可以做50万,而事实也许只有10万,不是简单的数学题,商业这一行业,数字大家都喜欢看,但数字更多的是适用于事后总结,而不适用于提前判断,那是要吃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