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上,绿地和伊藤宣布正式开启强强联手的序幕。此次入住绿地中心代号为“天空之城”的新伊藤店营业面积将达9万平米,是比肩日本东京伊藤洋华堂的全球首个新概念卖场。
发布会上,联合国人居署为成都绿地中心468颁发了《世界城市文化新名片》这一殊荣。现场还发布了贯穿绿地集团今后开发整个过程的G21产品体系。绿地集团副总裁、西南事业部董事长总经理孙志文说,G21,是绿地集团在21世纪,21载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提炼不断总结中孕育而生;绿地精耕细作21载,沉淀无数厚积薄发。“G”有四重定义,是一组基因链:“GREEN LAND”——绿地;“GREEN”—— 绿 色 ;“GROUP”——专属定制;“GLOBAL”——全球共享;这即是绿地全球化战略的释疑亦是绿地对于人居和对城市的高度概括,同样它还是一个新理念的产品体系,让我们广大客户拭目以待绿地G21迸发出的勃然生机。
整合全球最优秀的战略合作资源
华西都市报:绿地和伊藤两强牵手,双方互相选择基于什么,如何看待这样的合作?
孙志文:这是一次强强联合。绿地作为一个世界五百强企业,从我们目前企业发展的态势来看,只有整合全球最优秀的战略合作资源,才能符合我们的战略发展方向。伊藤是日本最大、全球第五大零售商。伊藤有最贴心的服务和经营理念,就像绿地为社会承担责任、为政府承担责任、为消费者承担责任、为我们员工承担责任一样,经营理念是相近的。
由于有相近的经营文化,我们走到了一起。绿地中心对西南太重要了,它对绿地西南整体布局而言是一个非常战略性的项目。这个项目的成功与否,昭示着绿地在整个西南开拓成功与否。通过与伊藤合作,把我们两强最大的优势发挥出来,给成都人民带来不一样的绿地和不一样的伊藤。
钟庆:对于伊藤为何选择绿地?绿地的实力不容置疑。最关键的是两家企业的经营理念,特别是对服务业的经营理念相近。这一点是双方能够真正合作的原点。今后我们在其他方面加深合作关系,甚至拓展我们的合作关系。
东村的伊藤店将有颠覆性的变化
华西都市报:东村的伊藤店将有9万平方米的规模,这与其他伊藤店有什么不同?
钟庆:伊藤店落户绿地中心,落户东村。东村的店铺,将会有与我们既成店铺完全不一样的地方,这是一个颠覆。具体有哪些颠覆性的变化和亮点,现在我还很难明确讲出来。东村店从今年下半年才开始启动,整个打造放在明年全年来规划。这个改变,首先是从精神层面的改变,其次是业态的组成的改变,每个业态如何去组成都肯定有不同。
如何不同?首先是服务,如何把硬件和软件服务整合。其次是设施,设施这一块,大的由绿地集团在打造,照明等店铺设施的运用,伊藤去解决,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顾客感受到舒适。再者就是核心问题——商品。商品组合从哪个方面去组合,我们还有很多需要转变;最后就是我们店铺的活动将朝向顾客能够参与能够感知的方向去努力。
风情街区、艺术文化中心都将入驻东村
华西都市报:绿地中心大家都很关注,除了引进伊藤还会引进哪些资源和业态?
孙志文:对于这个问题我讲三句话。第一句,绿地伊藤的合作是必然的,是强强合作,绿地是做平台化的企业;第二句话,我们是落地式的合作;第三句话,我们是战略性的合作。我们在成都本土还会继续合作,应该来讲,在合适的项目上,双方非常有可能继续合作。
在东村这个项目,我们不仅和伊藤牵手,同时我们还会打造社区风情街区、艺术中心、文化中心。同样,我们和绿地支撑的铂瑞酒店合作,铂瑞在德国、西班牙都有酒店,我们把国际化资源引进来,经营理念和团队带入,将给成都酒店带来全新的变化。另外,还有文化创意办公区,西部最大的单体会议中心,这里有可以放300桌的婚宴场所……这些业态,都会引进到绿地中心。
(华西都市报 记者姚长寿 王仁刚)
华堂在华跨界购物中心
北京商报讯日本零售商伊藤洋华堂在中国首开购物中心,昨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伊藤洋华堂计划于明年开出第一家购物中心。同时,伊藤洋华堂方面计划在成都、重庆等城市以每年四家店的速度开设购物中心。无独有偶,同为日本零售商的永旺也计划从明年开始在主要城市开设十多家购物中心。
据了解,伊藤洋华堂开出的第一家购物中心,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将与已开业的综合超市“成都伊藤洋华堂·高新店”并设。首家购物中心将包含休闲服饰、杂货、综合电影院等150家商户。伊藤洋华堂方面表示,2014年后,公司将开出第二家19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该购物中心的落成将是伊藤洋华堂开出的最大购物中心,相当于日本购物中心的3-4倍。
不过,不同于永旺的“沿海”发展路线,由于内陆地区大型门店稀缺但能保持较高增速,伊藤洋华堂将目标锁定为“内陆”市场,以成都为中心向外扩张。目前,伊藤洋华堂在成都、北京共拥有13家综合超市
赞同,新世纪真发展来成都估计得歇菜。
遂宁就是个例子,当年世纪新都托管遂宁的招商,经营业绩甚至还直接与其绩效挂钩,不料一脱离重庆方面的供应链在货品、促销、人员等资源上严重滞后,直至今日仍然举步维艰,2万多方的卖场其业绩还不如重庆一小小县城的新世纪。加之新世纪国企系统几乎从不任用外来聘用人才,中高层管理干部全为自己内部培养,颇为保守僵化,创新开拓精神真的值得担忧。
另外伊藤前期在成都的发展其实也不是非常顺利的,开始也和其他百货一样遇到了供应商供货不足,促销不予支持等与其强化商品弱化品牌的大卖场定位不相匹配的困难因素,但日本人就是能坚持,他们在各个大品类采取高成本高风险的自营品牌商品来稳固自身客群,甚至其自营的货品款式不少和边厅大牌一模一样但价格便宜一半,最终客流带来了,客群稳定了,供应商也愿意配合了。
伊藤重庆的项目在几年前就选好了办事处,甚至人员的任命都出来了,但实质性的进展就是不见动静,从其一贯做法分析有给员工和供应商画饼的嫌疑。


2013-11-11 11:36被设为骨贴,积分加20,金币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