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超市大家谈 -  贴子
1236  |  3

主题:【人人乐报-精彩分享】读《道德经》有感

人人乐风采

积分:1100  联商币:565
  |   只看他 楼主

    林语堂曾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的确如此。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一部蕴藏着丰富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当“物质第一”的浪潮无情地冲击着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逐步失去了重心,衡量的尺度变得非常物质化和金钱化。
    一、致虚守静是安于本职的根本。  
    《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我一直认为,生活中应少一些浮躁喧嚣,多一些笔墨书香。用心品读《道德经》是很美的,而恰恰是这些文字,在失望痛楚处给人以抚慰。一遍遍阅读《道德经》,让我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成长。
    二、读《道德经》后,让我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人不仅要了解别人、战胜别人,更应该了解自己、战胜自己。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是盲目的争个鱼死网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老子提出的“无为”,不是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则的事情时,你所做的其它事情就是无为而为,所以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上善若水”就是这种“无为而为”辩证的极致。
    《道德经》里还有一个朴素的辩证思想,就是尊重宇宙和天、地、人的规律。在老子的眼里,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控制的。他提出“唯‘知足’,方可长久;唯‘寡欲’,方能无咎”,也具有现实意义。他认为过分追求“声色货利”必定会带来祸害,只有充分地尊重规律,坚持按“自然、无为、朴素”的和谐发展规律,才能够利用规律来缓解、协调人类社会的诸多矛盾。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以此类推,天下万物若违背了它的规律,必将受到惩罚。这种辩证法虽不很健全,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前瞻性。当前,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实用功利主义的过度膨胀,人们往往强调工具、手段的合理性,看重的是物质利益的满足,认为个体的意志高于生命和自然的真,不愿意相信自然的逻辑,而任意地改造自然,享受加工后的变质生活,长远利益受到忽视,结果被自然一次次地还之以颜色,就是一个佐证。
    三、爱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践行低碳生活。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个有无的论述,可说把世间万物的从生到死,从出现到毁灭剖析得精辟明了。道法自然的见解可说令现代人汗颜,几千年前的们就意识到要顺应自然,回归自然,不要刻意破坏自然。而现状是赖以生存的地球被破坏得千疮百孔后才猛地要去补救。
    四、身为社会成员的一份子,定当竭力为国、为民。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
    《道德经》使人高尚,使人聪慧,使人丰富,使人幸福,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它给我的心灵开启了一道门,引导我如何清净处世,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不追求名利的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读《道德经》吧,它会使你精神不再贫乏,生活不再无聊,人格不再卑下。

人人乐西安赛高--张亚峰\文

人人乐风采- 该帖于 2014/5/21 10:30:00 被修改过

团队长

积分:103  联商币:129
  |   只看他 2楼

myllh- 该帖于 2014/11/27 16:36:00 被修改过

团队长

积分:103  联商币:129
  |   只看他 3楼
RE:

同感:天高云淡 海阔无际 万物唯一 一生为二 心中有道 处事不惊 虚怀若谷  阴阳调和 以退为进 游刃有余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myllh- 该帖于 2014/11/27 16:37:00 被修改过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