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博文选编 -  贴子
42  |  1

主题:极氪成功赴美上市,与小鹏就差一个涨停板

互联网那些事

积分:24318  联商币:12181
  |   只看他 楼主

极氪上市,但看起来日子似乎不是那么好过。

日前,极氪汽车正式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ZK”,成为今年第一家在美股上市的中国汽车公司,同时也是继“蔚小理”、路特斯之后又一家在美上市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公司

作为“最快IPO造车新势力”,从品牌发布到上市,极氪只用了37个月,其市值几近逼近小鹏,可尽管如此,极氪的市值也远低于之前的市场估值

于此同时,多个极氪员工在社交平台上抱怨自己入职时的股票巨坑,相比于上一轮融资,极氪的IPO估值几乎腰斩

不管是智驾研发、市场营销,还是越卖越亏,进退维谷,上市后的极氪,日子并不太好过

01.流血上市,越卖越亏

据极氪官方消息,IPO募集而来的资金,主要用途有三个方面,约45%用于研发更先进的电动车技术,扩大产品组合;约45%用于销售和营销,以及扩大极氪的服务与充电网络;约10%用于一般企业营运用途

虽然极氪上市后,当日市值呈现出大幅向好增长,但这仍然无法掩盖其“流血上市”的事实。

其实极氪原定于去年年底上市,但由于估值不及预期,一度决定暂缓IPO,但最终极氪哈爱是选择了低头,即使估值大砍超6成,依旧选择上市。

这说明一点:极氪等不及要上市了

眼见全球的纯电动汽车业发展增速放缓,自己的未来前景存疑,就连资本市场也开始逐渐转变态度,理想跌去50%,蔚来、小鹏跌了近90%,只有尽快上市才最保险,只是这波,得罪了股权的员工们。

新能源汽车越卖越亏,是国产新势力们的共同现状。

光从财报数据来看,极氪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

2021—2023年,极氪年度营收分别为人民币65.28亿元、318.99亿元、516.73亿元,亏损额分别为45.14亿元、76.55亿元、82.64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过200亿元。

难以盈利是目前所有新能源车企的主要困局。

蔚来、小鹏等最早一批造车新势力,到现在同样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额还有扩大的趋势,理想汽车则除外,对于这批新势力来说,品牌的打造与新车型开发、线下交付中心铺设、充电网络普及等等方面,前期都需要不断的去投入大量资金

不过,蔚来与小鹏得益于资本市场已经持续募集了相当充裕的现金流,截至2023年年底,蔚来和小鹏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分别为573亿元、457亿元。

对比之下,极氪仅有32.6亿元,结合2023年超过80亿元的研发投入来看,即使背靠吉利,资金压力同样巨大,此次IPO或许可以大幅缓解资金压力,但上市之后,极氪的盈利压力也开始接踵而至。

从交付量来看,极氪的营收在不断增长,2022年极氪的交付量为71941辆,超过了7万辆的年交付目标;2023年累计交付量达118685辆,同比增长65%。

但,尽管营收在不断增长,极氪也一直在面临着高研发成本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实现自我盈利。

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极氪的产品线较为小众且混乱,比如从猎装车起家,到了007(第五款车型)才开始回归家用主流市场,截止到今年4月底 ,极氪的累计交付车辆超24万辆,依旧落后于同行。

这次IPO募集的资金可以大幅缓解资金压力,但是在成功上市之后,极氪的盈利压力也接踵而来,毕竟要对自己的投资者负责,也要对拥有股权的员工们负责。

02.吉利“重开”,极氪何去何从

极氪脱胎于吉利,但又需要“告别”吉利

据悉,极氪CEO安聪慧将极氪未来的目标定为“2025年销量达到65万辆”“全球豪华电动车品牌前三”,要想同时实现这两项目标,其任务非常艰巨。

去年,极氪之所以能够实现15%的毛利率,完全得益于母公司吉利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以及制造工厂的帮助。

作为极氪最大的依靠,吉利5年耗资百亿的成果——SEA浩瀚架构更是极氪最引以为傲的成果,这是其他新势力不具备的,也是极氪最大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极氪从2021年3月就从领克独立出来,但极氪控股股东浙江极氪智能科技背后依旧是吉利控股,因而极氪成立以来的费用支出和摊薄净亏损皆来自于吉利的输血

在吉利眼里,新能源市场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此前,吉利还孵化过几何、睿蓝等新能源市场品牌,但均未掀起太大风浪,只有极氪成功出圈,凭借吉利对极氪不断输血,也能看出其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视与决心。

一方面,吉利必须要抓住新能源市场的东风,因为国内的传统车企孵化出新能源品牌后都在快速扩张,吉利在前几个品牌的不断失利过程中早已落后于同行;另一方面,后起之秀们都早早的登陆了资本市场,吉利不论是布局还是商业模式都有些滞后。

双重压力之下,吉利选择“重开”。

2023年2月,吉利汽车成立了全新的新能源子品牌——吉利银河,其隶属于吉利汽车品牌旗下,不管是技术投入还是营销方式都与极氪如出一辙。

据悉,吉利银河主打的事20万元以下的大众市场,其凭借吉利的技术底蕴以及成熟的渠道很快就取得了好成绩,银河E8、银河L6和L7都有着不错的销量。

在不久前落幕的北京车展上,银河还公开了新品——全尺寸SUV银河星舰

这对于吉利这个母公司来说必然是好事,但对于极氪来说,这样母公司的资源并不是无限的。

由于吉利手握几何、银河、领克、极氪、睿蓝、极越(原极度)等一大票新能源汽车品牌,倾注了大量资源,这会直接反噬吉利自身的利润水平,在2023年中报中,吉利针对分销以及销售费用大幅度的增长。

而对此,吉利汽车给出的解释为:受极氪直营渠道建设以及运营的影响。

虽然吉利也在不断给极氪输血,但综合极氪近期的降价举措以及目标策略可以发现,极氪并未选择加大技术投入,坐稳高端形象,而是主动调低自己的价格区间,开始向更注重性价比的20万价格段过渡。

如此和愿景背道而驰的未来规划,急于降价换销量的战略布局,资本市场很难持续看好极氪。





参考:

“富二代”极氪,辉煌过后总要独自长大——蓝鲸财经

圆梦IPO,极氪2024年要双喜临门?——极派Daily

极氪“俯身”上市——光子星球

小米砍了极氪一刀——蔚然先声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