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博文选编 -  贴子
21  |  1

主题:来伊份业绩双降,万店目标落空,施永雷拒绝价格战

创业最前线

积分:12634  联商币:6328
  |   只看他 楼主

8511693273721_.pic_hd

来源/创业最前线

作者/庞龙彪

近两年,国内零食行业的发展可谓是风起云涌。

渠道方面,量贩零食模式崛起,多个品牌在中低线城市迅速扩张门店规模;在价格方面,多家零食品牌选择降价促进销量,开启行业内卷。

而零食品牌来伊份却不想过多参与到这个趋势中,该公司近期在业绩上也承受了一定的压力。

来伊份的创始人、董事长施永雷为何要拒绝“价格战”,未来公司的增长动力又在哪儿?这是他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01

来伊份业绩下滑,万店目标落空

今年4月底,来伊份发布2023年年度财报和2024年一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来伊份在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9.77亿元,上年同期为43.82亿元,同比下降9.2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05万元,上年同期为1.02亿元,同比下降44.09%。

这是该公司自从2016年10月份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业绩双降的情况,营收更是自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下滑。

2024年一季度,来伊份同样出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降的情况:营收为10.61亿元,同比下降12.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31万元,同比下降13.9%。

来伊份将2023年的业绩下滑归结于受上海区域特定渠道团购业务收入减少的影响,以及部分电商业务战略调优后业务规模下降的影响,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同比下降。

据悉,其中上海特定渠道团购业务大幅减少主要是2022年交付较多政府保供订单,该业务大幅下降趋势不具备持续性。

公开资料显示,来伊份在2022年疫情期间曾成为上海保供单位,为上海居民供应了228万份订单,提供了4600多吨生活物资。

此外,在门店层面,来伊份的万店目标也在2023年落空。

该公司在2017年就推出“万家灯火”战略,当时预计2023年的门店数量将突破1万家大关。

然而,来伊份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公司的门店总数为3685家,同比增加63家。其中直营门店1910家,同比减少218家;加盟门店1775家,同比增加281家,加盟店占比48%,全年加盟签约店数超614家。

实际上,来伊份的高管曾至少两度预计其门店发展规模,但均未实现。

一次是来伊份副总裁张琴在2020年接受国际金融报的采访时,预测2022年公司门店数量将达到6500家,且未来加盟门店与直营门店的比例将会是3:1。

图/来伊份官微

但2022年财报显示,该公司的门店总数为3622家,其中直营门店2128家,加盟门店1494家。

另外一次是2023年8月,来伊份运营发展系统副总裁陈玮接受大河财立方采访时,曾预测2023年年底来伊份的门店数量将达到4000家,至于“万家灯火”战略的万店目标,将在“未来3年”完成。

显然,张琴和陈玮都高估了公司的扩张能力,该公司在门店规模方面的落地并不理想。

2023年,来伊份也在其主要经营区域华东地区进行了线下门店直营转加盟的调整,此举也导致该地区的收入规模较去年同期有6.28%的下降。但加盟商批发收入同比增长了14.29%,华南地区的加盟业务也略有增长。

未来,来伊份想要实现门店的大幅增长,运用好加盟模式是非常关键的。

此外,来伊份也需要从江浙沪走向全国市场,财报显示,2023年其华东地区的营收规模为34.46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高达86.6%,该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扩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02

电商业务持续萎缩,来伊份热衷跨界

财报显示,来伊份在2023年的电商业务实现营收3.284亿元,同比下降了34.58%。

该公司的电商业务营收已经连续3年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2021年和2022年的营收分别是5.43亿元和5.02亿元,分别同比下降8.58%和7.54%。

近3年里,来伊份持续调整电商业务模式,2023年,除来伊份APP板块,其电商赛道由自运营及代运营模式转为经销模式,此举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效益,电商板块实现扭亏。

2023年还是来伊份平台化战略的启动元年,据悉他们正在以“门店+APP+小程序”为核心,将单一的休闲消费场景改为了多业态的全域经营。

图/来伊份官方微博

在这一大背景下,近些年,来伊份在业务方面还热衷于跨界。

比如,他们赶AI热度,在2023年AI大模型火爆之际,2023年6月,来伊份与腾讯启动行业大模型共建合作,此举还曾让来伊份的股价有一波上涨,不过当月又回落到原来的股价水平。

再比如进军酱香型白酒领域,2021年白酒行业的酱香热很流行,不少上市公司纷纷跨界“染酱”,来伊份也不例外,他们于2021年6月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透露,已经在2020年进入酱香白酒市场,推出的品牌为“醉爱”,已经在全渠道销售。

消息一出,来伊份的股价在当年6月一度上涨超过60%。2024年3月,来伊份还为醉爱品牌邀请了上海本地的影视剧明星陈龙担任代言人。

此外,来伊份还进军了气泡水和咖啡行业。

2022年,其推出一款名叫“湃湃柠”的气泡水,有对标元气森林之意。2021年,推出来咖啡,2023年这一品牌升级为“来咖”。

据来伊份的董秘透露,截至2023年11月底,来咖已经登陆500多家来伊份门店,均以店中店及外卖形式展开销售,覆盖上海、浙江、江苏等华东区域。

显然,来伊份并不“安分”。只可惜他们在多元业务上的多次探索,也没能阻止公司在2023年的业绩滑坡。

来伊份董秘也曾在2023年11月底对投资者坦言:公司白酒业务规模和销售收入占公司收入比重低,对公司营业收入、利润增长不构成重大影响。

有投资者曾在2023年9月追问来咖上市以来的销量,董秘也未直接透露相关数据。

对于2024年的经营计划,来伊份在财报中表示,将加强私域及APP建设,通过外卖、团购、直播,为门店近场客群提供更多便利服务。

03

施永雷拒绝价格战,产品屡遭消费者投诉

事实上,来伊份的经营压力还来自外部,尤其是量贩零食模式的快速崛起。其中,已有头部企业通过合并的方式实现量贩连锁门店总数超7500家。

来伊份在财报中也对量贩零食的崛起有所关注:量贩零食主攻下沉市场,主打极致性价比,对于整个零售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预见,硬折扣普惠将成为未来几年的主流消费代名词。

不过,面对量贩零食模式的强力竞争,来伊份的创始人、董事长施永雷却坚决表态拒绝“价格战”。

施永雷称,来伊份拒绝低水平的价格竞争,而是致力于增强产品价值,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性价比和质价比的产品。同时,他还担心量贩零食集合店在价格战中过于注重成本控制,最终会忽视消费者的体验。

来伊份在2023年一季度的业绩说明会上,也曾分析量贩零食与公司业务的竞争问题,其认为,量贩零食选品标准是好看好吃且低价,主打中低端的下沉市场,与来伊份公司消费群体有区别。

但市场的竞争并不会因为一方的选择性忽略而消失,高速扩张的量贩零食企业未来还是有可能会威胁到来伊份的发展。

与此同时,在同行纷纷选择降价迎合消费趋势的时候,来伊份仍在坚守其中高端休闲零食的定位。

今年4月29日,来伊份还在上海开出了一家名叫LABmini的门店,号称全球首家零售新空间,定位于中高端的创新概念店。施永雷亲自到场,并称LABmini要在全国零食行业中打造“零食界新地标”。

施永雷对中高端定位的坚守,究竟能否让公司业绩在2024年止跌,也有待市场的验证。

「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注意到,近期,在施永雷非常看重的产品层面、消费端出现一些相关投诉。

今年4月7日,一位网友在消费保平台发起投诉,称自己4月4日在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龙之梦大都汇商场来伊份门店购买食物,其中发现塑料袋,影响了食品安全。该网友要求赔偿1000元。

来伊份公司在4月7日跟进了这起投诉,最终4月12日,发起投诉的网友申请完结,解决方案是企业赔偿、退款。

4月28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也曾有网友投诉称自己在来伊份官方旗舰店购买全肉大礼包,其中的鱼豆腐出现了疑似玻璃碎片,吃了后扎到嘴,于是马上向客服反馈。

客服要求提供照片,视频,生产日期等多张图片,客服几天后说只能赔偿50元,而且把东西寄回,或者仅退款,理由是拆封无法判断异物。

来伊份的官方账号在4月28日和5月4日两度回复该起投诉,最终用户在5月5日确认投诉完成,但他给这起投诉的处理结果评价为1颗星(满分5颗星)。

截至5月15日,来伊份在黑猫投诉共获得689起投诉,其中已完成数量是603起。

此外,来伊份的个别门店还曾在2023年遭到过行政处罚,2023年3月14日,苏州来伊份食品有限公司常熟梅李大润发店,收到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行政处罚。

该门店的违法类型是“生产经营国家禁止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行为及其从属”,具体受罚原因是销售已过期的宾格瑞草莓味牛奶饮料。该受罚公司已经于今年3月7日被注销。

施永雷在2002年创办来伊份,2023年他撰文回忆自己22年的创业历程,提及公司曾3次经历关乎生死存亡的重大危机。

第一次危机是2003年经历非典;第二次危机是公司IPO前经历舆论危机,曾导致首次上会被否;第三次危机是2022年经历疫情的考验。

如今,来伊份面临着业绩下滑、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趋势转变与渠道变革等诸多考验,恰逢休闲零食行业风云变幻之际,或许这些因素目前并不会影响来伊份的生死存亡,但也足以引起施永雷的重视。

*注:文中题图来自来伊份官微。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