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上上千
编辑/娜娜
近日,美团神抢手延续此前策略,进一步推出了“零元购”,小编也美滋滋地薅了杯免费的生椰拿铁。
这羊毛薅得那叫一个爽,但突然想到个问题——平台补贴的钱,是从哪里“抠”出来?
一、零元购是谁在买单?
这场补贴大战,本质就是互联网巨头的“地盘保卫战”,就像两个小孩抢玩具,谁松手谁输。但问题来了,平台烧的钱从哪来?总不能是大风刮来的吧?
我们从美团给骑手交社保这事入手分析一下。
从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障实验室的报告来看,当前中国外卖骑手数量已经超过 1100 万,其中美团年活跃骑手超过 700 多万,饿了么超 400 万。
美团于2025年4月启动试点,首批覆盖福建泉州、江苏南通,预计 2025 年二季度开始实施,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以福建泉州为例,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基数为4433元,按照 20%的缴费比例、超700万的人数计算,美团一年最少需要支出约 370亿元(假定全国均以泉州为基准),虽然各地区社保基数和比例有差异,但一年多支出两三百亿肯定没跑,数字看着都吓人,妥妥的“天文数字”。
从财报上看,美团 2024 年营收 3375.92 亿元,净利润 437.72 亿元,在不做任何调整的情况下,想要美团硬生生吃下这笔支出,可能性不大。
所以美团自有它的“妙手”。
二、外卖小哥的无奈
按此前的常规操作,提高利润无非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外卖服务价格。但随着京东的入局,为保市场份额,美团祭出了零元购等杀招,用以提高客户粘性。
二是提高商家抽佣,虽然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3)》中提到的,美团绝大部分商家佣金在6%-8%的水平,但根据青岛晚报的推算,美团的佣金实际上会达到约 20%。
第三方面,我们从外卖骑手分析一下。
美团有大量骑手都是外包模式,这就好比公司把脏活累活外包出去。社保费用要和第三方劳务公司、商家、骑手一起分摊,最后真正落实到骑手身上的保障,可能就像被挤干水的海绵,没剩多少了。
对骑手来说,社保就像个“薛定谔的猫”。交吧,工资直接少一截;不交吧,老了生病没保障。
很多骑手都是家里的顶梁柱,靠跑单量挣钱,每一单都是“血汗钱”。他们心里门儿清:现在少挣点钱,孩子上学、房贷车贷怎么办?至于几十年后的养老问题,哪有眼前的温饱重要?
有骑手吐槽:“平台搞0元购补贴,不如多给我们涨点配送费。社保说起来好听,到手的钱才是真的。”这话虽然扎心,但说出了无数骑手的心声。
毕竟订单量暴增但配送费没涨,还要扣除社保费用,实际上挣的钱还不如以前多。
骑手们能坚持多久?
三、商户“赔本赚吆喝”
美团搞0元购,本质是用短期补贴换长期用户。就像火锅店开业大酬宾,先把人吸引过来,等养成消费习惯了,再慢慢涨价。但这招有个致命漏洞——一旦补贴停了,用户跑得比兔子还快。
美团既要砸钱抢市场,又要给骑手交社保,就像一个人左手花钱右手赚钱,忙得焦头烂额。为了平衡收支,它就会在其他地方“动刀子”,除去降低骑手的费用,提高商家抽佣变成了不二之选。
此前商家就被平台抽成抽得喘不过气,现在还要分摊社保费用,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为了活下去,只能提高菜品价格,所以最终买单的还是消费者。这就好比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平台把烫手山芋扔给商家,商家再传给消费者,最后消费者摸着涨价的账单,流下了“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泪水。
更离谱的是,有些商家为了不被淘汰,开始玩起了“极限操作”。比如把一份20元的套餐拆成主食15元、配菜5元,看似没涨价,实则偷偷减少分量。 还有的商家被迫加入“料理包大军”,毕竟现做成本太高,只有用预制菜才能勉强维持利润。
而消费者也不是吃素的,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有人在社交平台吐槽:“美团这波操作,让我深刻理解了什么叫‘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最惨的还是那些老实做生意的良心商家,既要跟着涨价被顾客骂,又不敢用劣质食材砸招牌,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写在最后
美团的零元购策略,看似是在短期内吸引用户、抢占市场份额的有效手段,但从长远来看,却可能给平台自身、外卖骑手和商家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颇有饮鸩止渴之感。
从平台角度而言,持续的高额补贴难以长期维持,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或者补贴无法达到预期的市场效果,将会对平台的声誉和运营产生巨大冲击。而且,过度依赖补贴培养用户习惯,可能导致用户忠诚度的虚假提升,当补贴停止,用户很容易流失。
对于外卖骑手和商家来说,他们成为了这场补贴大战中的弱势群体,利益受到了明显的损害。骑手收入减少,工作积极性受挫,可能会导致配送服务质量下降;商家利润被挤压,经营困难,甚至可能影响到餐饮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美团若想摆脱“饮鸩止渴”的困境,不能仅仅依靠补贴和低价策略。
需要寻找新的平衡点,比如出海,去更大的市场,寻找另一条出路。此前在国内“卷生卷死”的电商、新能源汽车企业,近年来纷纷跳出低质内卷,开始积极出海。这给了美团启示:与其在国内互相厮杀,搞得你死我活,不如跳出去更大的市场。出海,成为本地生活和即时零售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同时,要更加合理地处理与骑手和商家的关系,实现三方的共赢,而不是以牺牲他们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市场份额。
wx_7943141382- 该帖于 2025/6/10 14:13:00 被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