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探索制造业工厂未来的危机:
在卖方市场或市场营销的初级阶段,制造业生产商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情即能财源广进,那就是滚动式的广告轰炸,只要消费者了解你的品牌并喜欢你的产品,工厂的销售就不用发愁!消费者的喜爱会推动零售商,经销商到工厂来进货,这是利益链在发挥作用!
但是到了买方市场或市场营销的成熟阶段,生意还那么好做吗?制造业工厂除了花钱打广告投资在消费者身上以外,他们还需要投资在现代与新兴渠道的零售商身上让消费者能买得到自己的产品,现在的市场已经到了不仅仅靠花钱砸广告就能出销售的阶段,因此现在的制造业工厂要做好内贸生意必须同时做好两件事情:建立品牌和有效分销渠道!
消费品在国内的分销渠道有三条:传统、现代和新兴渠道。目前在国内三种分销渠道的大致占比为:55%、40%、5%,未来10-20年,随着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我预测的占比大致为:25%、60%、15%!这说明什么呢?现代渠道和新兴渠道的零售商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同时也意味着制造业工厂的分销渠道会逐步从传统渠道向现代&新兴渠道转变,这对制造业工厂的挑战只会越来越高!
建立有效分销渠道对制造业的挑战可能高过对品牌的建立,你可以假想作为工厂的老板投资大量的金钱在广告上,但是几乎大部分现代渠道的通路没有打开,消费者无法买到你的产品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因此主体销售还集中在传统渠道的制造业工厂需要逐步调整和建立现代渠道的通路来扩展自己的销售,已经适应和建立好现代渠道通路的生产商需要未雨绸缪,开始尝试新兴的销售渠道,如电子商务等,毕竟新兴渠道的崛起可能掀起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你也不要错过超越品牌竞争对手的绝好机会!
除品牌外,建议所有的制造业工厂开始关注分销渠道,只有建立高效、稳定的分销渠道,生产商才能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现代&新兴渠道,但是与现代&新兴渠道的零售商打交道就没有和传统渠道的零售商那样容易,可能你更需要了解现代&新兴零售商的运营模式,你才能更好的与他们配合并保证您公司的盈利!
中国目前主流的零售商盈利模式还是家乐福的食利型采购模式,它并不是靠赚取进价与售价的差异来盈利,而是靠收取供应商的通道费来获取高额回报,有的零售商的通道费已经达到总盈利的85%,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只可惜沃尔玛的供应链型模式目前在中国还不太适应国家的发展阶段!说了这么多,也是提醒制造业工厂需要对现代渠道的零售商运营模式多了解,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给零售商提供合理利润的前提下,也能提高自身的销售额与获利能力!如果您不了解,就很容易迷失在现代零售商一轮又一轮的谈判攻势中!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现代渠道中的零售商会越来越强大,他们对利润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并通过年度合同的谈判或自有品牌的战略逐步提高自身的获利能力,这对中国制造业工厂,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挑战很高,如果不能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很多中小企业难逃覆灭的命运!
因此,建立工厂品牌形象,建立高效、稳定的多条销售渠道和努力学习现代&新兴渠道的运营模式并制定对应的营销策略将成为未来制造业工厂的核心竞争力!
商泰网的推出正是试图帮助制造业生产商建立高效、稳定的分销渠道,根据您公司产品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维持传统、拓展现代、尝试新兴渠道是我们推荐的普适性的销售策略!
接着看看流通业经销商未来的危机:
中国大多数经销商都是从传统渠道里摸爬滚打出来的,大部分是个体户转型而来,企业的运营和管控能力比较薄弱,目前经销商老板也多是50、60、70后,他们主要的企业运营思路还是以关系导向为主,而不是走市场化的方向。
既然是从传统渠道和关系起家,经销商老板们对市场化和未来的现代&新兴渠道还不够重视,他们只在乎短期的盈利,长远的企业战略考虑非常少!当面临现代零售商时,他们的惯性思维就是走关系化路线,通过拉拢商场的采购经理,搞好客情关系维持或提高自身的销售额,但随着现代渠道的市场份额越来越高,零售商的战略延伸已经远远不是某一个或几个采购经理能左右的。关于经销商未来的发展战略,他们不仅目光短浅,而且国内也没有能帮助他们理清思路的服务机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和缺陷!国内零售行业采购经理的离职与流动率也较高,经销商和供货商需要不断建立和维持与采购经理们的和谐关系,否者一旦遭遇合作不畅或清场,他们的生存都将遇到很大瓶颈!
作为中间商的经销商大多为区域或地方代理商,因为经营地域的局限性,他们很容易走短期路线,不愿过多的关注与学习现代零售商的运营模式而制定自己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国流通业的未来很令人担忧,随着物流的强大,如果零售商借用强大的规模效应而与工厂直营,中国的经销商未来还有多大的生存空间?
商泰网的推出将通过提高经销商运营和管理水平,制定未来的发展战略,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预测未来经销商的大致发展方向为:专业品类的经销商,专业渠道的经销商,专业的物流分销商,具体解释将在以后做重点介绍!
除以上的危机外,作为中间商的经销商也需要寻找优质货源,目前国内寻找货源的主流方式还是通过熟人介绍或通过展会等形式寻找上游,因为经销商的惯性思维,他们还是习惯通过熟人或私人网络关系。至于各种展会逐步变成经销商与生产商之间加强交流的一种工具和机会,比如糖酒会等,中国地域广大,每次的糖酒会不可能接待全国所有的品牌生产商与经销商,于是每次去的大部分商家只是全国的一小部分,并且大都是熟面孔,这并没有真正体现糖酒会的初衷!正因为以上的综合原因,内贸商品信息流其实是相当滞后和落后的,大部分经销商错过寻找优质货源和搞活地方经济的机会,制造业工厂也不得不吞下分销困难的苦果!
商泰网的推出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帮助经销商寻找优质的货源,同时让本土制造业的产品走向全中国市场,打破内贸商品信息流的障碍和滞后性,真正的帮助优质商品有机会在全中国流通!
最后我们看看本土零售商的危机:
1994年沃尔玛和家乐福进入中国内陆市场,几乎中国所有的本土零售商开始学习和复制他们的运营模式并开始扩张圈地,包括深圳人人乐,北京物美,世纪联华等中国一、二线零售商,其中尤以家乐福的模式为主,您可以参考《零售商主流的盈利模式》做更加深入的了解!
中国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的零售商都是从商业房地产商转型而来。整个中国现代零售业的历史到2010年也不过15年,绝大部分本土零售商缺乏成熟、有效的零售业运营知识体系,他们大都学到的是外资零售商的皮毛,其实他们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强大的运营理念和经营思路,你看中国家乐福几乎卖的都是中国商品,用的也都是中国的管理人员,也许你能从中受到一些启发!
未来10-20年,中国零售业会发生更加翻天覆地的变化,外资零售商目前基本完成中国一线城市的布局,某些已经开始进入中国二、三线城市,如果我们中国本土的零售商还没有掌握现代零售业的核心运营和管理技能,将来如何和具有丰富经验的外资零售商竞争呢?中国的现代零售业将和品牌制造业一样变成外资的天下,这算是中国本土零售商的第一大危机吧!
《零售商主流的盈利模式》里介绍到中国本土零售商几乎都是学习和模仿家乐福的食利型盈利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培养的采购经理都是强势、以费用为导向的谈判高手,专业性方面很弱,他们对制造业、流通业几乎不太了解,这就导致整个中国现代零售业偏向守株待兔性的采购模式,采购变成了坐商,等着供货商上门来报价,选择品种,这违背了大卖场当初创立时以顾客需求为核心的运营理念,也与卖场品项管理的思路背道而驰!更为糟糕的是,如此的采购模式如何帮助零售商形成自己品项管理的差异化,如果你和竞争对手的品种差不多,双方很容易陷入到低端的价格战中,零售商如何持续提升自己的获利能力呢?尤其是中国本土的零售商,大都为区域和地方性的,他们缺乏足够的优质商品的采购信息,这应该算是中国本土零售商的第二大危机吧!
伴随中国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模式,中国的商业地产开发项目与日俱增,实体经济的商场、超市也会越来越多,但是他们的营运成本会越来越高,人工、租金、水电、广告费将是四大核心成本,如果我们本土的零售商不能迅速提高自己的运营与管理水平,一旦内陆市场打通物流的瓶颈,新兴渠道的零售商,如电子商务的B2C、C2C将会对他们造成巨大的冲击,尤其是一线、二线城市的现代零售商。未雨绸缪和如何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将成为中国本土零售商战略战术的重点,这算是未来中国本土零售商的第三大危机吧!
商泰网的推出能帮助中国本土零售商在全中国范围内寻找质优价廉的商品,能帮助他们建立适合自己商圈特点的商品结构,形成与竞争对手品项管理的差异化,更好的提高商场的获利能力并保持顾客的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