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超市大家谈 -  贴子
2139  |  8

主题:零售企业如何应对人力成本的上升

hcc12811

积分:10265  联商币:3202
  |   只看他 楼主

最近与零售企业的一些人力资源总监接触,不少的人都在为一个问题发愁——最低工资标准的上升和社保基金缴纳标准的上升而带来的人力成本的百分之三四十的增长,因为,人力成本上升了这么多,但是公司的销售绩效却提升得远远没有这么高这么快,这样的结果只能是降低公司的竞争力,拖累公司的发展。

那么,如何来面对这种现状呢?

其实这种现状也在清楚地告诉我们每一个零售企业的管理者,再象以前那样靠廉价的劳动力来生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低人力成本的时代,我们根本不必考虑应该雇佣多少人,这些人来了以后我如何利用才能达到最佳绩效,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怎样做才合理、效率才最佳?这些问题我们似乎根本不用考虑,即便有所考虑,可能也只是轻描淡写地滑过去了,因为在即将过去的这个粗放式扩张的年代,这一切都还没有摆上议事日程。

但如今,这一切已经在悄悄地改变,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粗放式的用工模式的话,那么这些激增的人力成本将会迅速吞噬掉企业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利润,让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

我们不妨先去零售企业的门店扫描一下,我们很容易发现,很多企业的门店一方面在叫喊人手不够,另一方面,上班时间聚集聊天,员工工作起来无精打采,员工经常比顾客多,但是稍稍粗略地检查一下他们的工作就可以发现卫生一塌糊涂、服务质量根本不过关,企业虽然支付了巨额的工资(因为雇佣的人员这么多),但是换来的却是很低的工作质量和员工的投入水准,企业的工资都被这样打了水漂了。

一方面是企业的工资快速地增长,另一方面又是员工的工作质量远远不能够达到企业生存发展应有的要求,无效的工资发放得太多,这才是我们目前零售企业面临的人力成本高的最大的症结所在。

如果我们把自己陷在一个固定的思维框架中,老是就人力成本谈人力成本,而不明白人力成本的背后其实就像硬币的另一面一样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源,是给企业创造财富的动力源泉,那么我们就会老想着如何去减少员工数量,如何尽可能地克扣员工的工资补贴及奖金,这样的“减肥术”就如同那些拼命吃减肥药来获得减肥效果一样,也许暂时能够看到一些表面的效果,但是身体内在的功能的损伤却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所以要实现持续的减肥靠减肥药是无效的,那么,怎么样才能够达到持续的既减肥又强身的效果呢?

那就是运动+合适的营养,使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处于健康强劲有力的状态,营养的补充又能够做到恰如其分,促成身体有效的新陈代谢,逐步地消除身体内多余的脂肪,这样的减肥才是最有效的,这种减肥是在减肥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活力,减肥不减力、减肥增活力,这样的减肥术才是健康的,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作为零售企业,什么才是我们的“减肥不减力、减肥增活力”的健康的人力资源减肥术呢?

其实就像肥胖是相对的,冗员也是相对的,身高160的人,体重达到80公斤显然是肥胖了,但是如果身高达到了180的,体重还是80公斤就是比较合适的体重了,同样的,一个门店20个人一年销售只做800万元,那肯定是冗员过多了,但是如果销售达到了1200万元,此时就没有冗员了。

所以,企业最应该考虑的不应该是怎样把人减下来,而是要考虑如何让现有的人都能够发挥能量、创造价值,至少要做到人尽其力,最好是能够做到人尽其智,这样的话,企业的人力成本就不是成本而是资源了,这就像河南的胖东来超市那样,别人只愿意付600-800元的工资给保安和清洁工,但是他却可以付2200元,但是这些人所创造的有效劳动、有效价值将是那些一般员工的四倍以上,所以,最终来看,胖东来超市仍然是赚的,而且赚得还不少;连锁餐饮业的海底捞的员工收入(工资+福利)也要比业内同行高出50%甚至是100%,但是他们的劳动强度也要比业内同行高很多很多,员工脸上的灿烂的笑容也要比同行不知高出N倍,所吸引的客流、客单、门店的翻台次数等也要高出同行许多,在这些企业,乍看起来似乎人力成本应该高很多,但是从人均创收、人均创利这个人力资本角度来考虑的话,他们则要比同行高出很多。

由此看来,我们是站在人力成本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还是站在人力资本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是我们面对人力成本费用上升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这就像我们在减肥中是把我们的肉看做多余给剪掉还是把他当作承载力量的源泉给不断地强化,是一样的道理。

那么,怎么样做到把人力成本变为人力资本呢?首先我们来看,人力资本是什么,人力资本是肌肉,人力成本是多余的肥肉,但是肥肉与肌肉也是可以相互转化了,肌肉不运动了就渐渐地堕落成了肥肉,肥肉的运动加强了就会逐渐地转化成了肌肉,人力成本与人力资本间的转化也是同样的道理。

其次,我们要看人力资本的构成是什么?肌肉与肥肉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承载力,那么,人力资本的承载力又在哪里?我认为一个人要成为有用的人财(不只是看上去有点才气的人才),一是要意愿很强,很愿意付出,而且是付别人付不起、不愿意付的那种付出,是一种持续性的付出,有这种意愿的人大约有百分之六七十是可以成为人财的,其实具备这种意愿,按照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是否具有吃苦精神,一个人的吃苦也有两种苦,一种是体力体能上的苦,一种是精神上抗压的苦,很多农村里的人能够吃第一种苦,吃不了第二种苦,这是难以成才的,也有一些读书人看起来能够吃一点精神上的苦,比如让他加加班写点东西读点书什么的,他似乎能够承受一点,连续几晚熬个通宵都不成问题,但是要让他受点委屈吃点亏,他就承受不住了,这种人也是成不了才的,因为他的体内缺少纤维素,他只是象一颗绿豆芽一样一碰就断、象一片稻苗一样大风一吹就倒,他做不到象一颗黄山松那样,任凭风吹雨淋、酷暑严寒,始终屹立在悬崖峭壁上,我自岿然不动。

除了意愿很强之外,决定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又一关键因素就是他的思维能力,做任何事情思路是否清晰,是否能够洞察事物发展的脉络,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去行事,这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如果说第一种要素——吃苦精神在很大的层面上在进入企业之前就已经奠定百分之七八十的基础,企业能够改变的已经很少的话,那么思维能力则大约是五五开了,也就是大约50%是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阶段就完成的了,还有50%则是要靠企业去引导开发了。

不过,很遗憾的是,在中国的企业中,我们的很多内部外部培训还是采用延续学历教育中的那种“填鸭”模式,满堂灌居多,启发诱导的太少,在这种培训模式下除了让学员知道是什么之外,对于为什么要这么做、怎样做才能够更好,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关注的,而人财与庸才的区别也就在于,人财明白除了常规的方法之外还有哪些方法能够达到更佳的效果,而且他愿意去冒风险去做尝试,而庸才则只会按照上面吩咐的去做,做好做坏他都不用负责。

所以,仅仅用一句话来说,要把人力成本变为人力资本那就是要加强培训,那其实是误导,如果继续沿用那种填鸭式的培训模式,则培训越多,企业的人力成本开支越大,员工心智未开,这种培训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只有当我们采取学员参与式、自我启发诱导式的培训以后,学员感到我敢想了、也敢做了,同时也明白可以往哪些方面去想、可以往哪个方向去做了,此时的培训也就真正起到效果了,因为这时学员的心智之门已经被打开了。

所以,我们说:优秀的人财是免费的,因为他创造的价值总是远远高于企业付给他的高薪,而平庸的人才是昂贵的,因为他所创造的价值远远抵不上企业所支付给他的人力成本。

既然如此,企业还担心什么人力成本上升呢?找到人力资本的打造之路,一切也就OK了。

男男女女


  |   只看他 2楼
Re:零售企业如何应对人力成本的上升
太好了!!

星晴2


  |   只看他 3楼
Re:零售企业如何应对人力成本的上升
1[/emot]总结得太好了。采取学员参与式、自我启发诱导式的培训,敢想了、也敢做了。。。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谢谢关注,多谢鼓励!

曾经的曾经


  |   只看他 4楼
Re:零售企业如何应对人力成本的上升
深有同感,经典!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谢谢关注,多谢鼓励!

Nile

积分:28902  联商币:10493
  |   只看他 5楼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