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信息化管理 -  贴子
1656  |  1

主题:消费需求才是电商的原动力

wuxiaoxin

积分:398  联商币:206
  |   只看他 楼主

如果有人要研究分析手机用户的日常消费特点,我估计没人会觉得有意义。因为现在人人都有手机,换句话说,手机用户已经不再是一个特殊群体。那么在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5亿的情况下,网民还是一个特殊群体吗?因此,每当有实体百货的电商负责人和我讨论,如何满足实体店客群和网站客群的不同需求的时候,我都会告诉他,这是个不需要考虑的问题。事实上,目前城市居民的消费群体,已经和网民高度重合,如果在规划电子商务时,还刻意去区分网络消费者和实体消费者的区别,只会把电商的发展引入误区。

有人说,网络消费者普遍只接受低价产品,缺乏对百货的正价商品的购买力。这其实是典型的因果倒置思维,因为他们根据的只是目前的数据来判断,比如淘宝上的商品价格。但是有没有仔细研究一下,目前网上到底有多少品质与实体店相同的优质商品可供网民选择?这就像那个著名的销售案例,两个市场调查一人去同一个海岛,岛上没有人穿鞋,但是两人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一个说这里没市场潜力,另一个说这里市场潜力巨大。在电子商务这个事情上,其实很多人犯了和第一个人同样的错误——把没有商品归结为没有需求

10年前我刚从事电子商务的时候,那时业界一致的结论是B2C只能适用于图书,电器等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商品,对于服装等需要亲自挑选尝试的商品,不适合网络销售。10年后情况截然相反,服装的网销几乎占据了一半的市场份额。为什么呢,因为人们现实生活中,对服装的消费需求量远大于对图书的需求。因此,消费者现实生活中的真正需求,才是最终推动B2C电子商务的基本动力。电子商务虽然手段是虚拟的,但其消费者和消费者需要的商品的真实的。

至于价格差异,与网络有多大关系?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不是也有小商品批发市场和高档百货的区别吗?有什么理由相信一个在线下购买3000元时装的消费者,上了网以后就只舍得购买50块钱的假耐克鞋呢?B2C电子商务和纯虚拟经济的最大区别,在于消费者买了衣服还是要在生活中穿的,因此他一定会延续他在现实生活中的消费习惯。我们身边的所有人,都是既有实体购物又有网络购物经历的,决定我们选择购物方式的不是方式本身,而是商家和商品。

    实体百货做电商,本来是有非常有利的优势就是长期经营积累的客户群体以及根据这个客群调整优化的商品组合。但如果把消费者刻意用网上和网下割裂开对待,就只会得不偿失。除非刻意要把电子商务和实体店的品牌分开打造,否则的话,应该把线上线下的消费者当作一个统一的群体来考虑。这个客户群需要什么商品,就提供什么商品,网上网下只是获得商品的不同方式而已。在如何利用互联网提升经营业绩这一点上,传统百货真应该多学学酒店和航空公司,而不是京东和亚马逊。
 
     作者QQ:41598835 mailwuxiaoxin@gmail.com
衡和易商科技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