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年关将至,药店生意正当红红火火,保健品更是销售旺季,但是药店主怎样扬长避短,结合优势走有药店特色的保健品经营之道呢?几点拙见如下:
1、分众营销,抓住最有购买欲望的人群。
药店保健品的购买人群有三种:在病或曾经生病而身体仍未完全康复的人群,服用保健品的目的是辅助治疗;健康人群或亚健康人群,服用保健品的目的是预防和调养;送礼人群,自身较少服用,主要用于礼仪往来。
从药店的自身定位分析:第三种人群消费要求有更多的可选择性及便利性,这正是商超的优势;第二种人群因对保健品的理解更趋向于营养补充和机体调养,这是食品范畴所能解决的事,他们的消费习惯也因此更多趋向于商超,药店较少有可乘之机;而第一种人群则因为其的健康情结,是药店最易争取且可能长期稳定的客源。优势体现在:一、因出售药品,药店可以提供“治疗+调养”的横向消费便利。二、具医药专业知识,可提供专业的咨询指导;三、可提供一些的增殖检测服务。对此,这类消费者愿意选择这样的购买渠道,并且有可能发展为主力。
这种分众是一种市场定位,是细分基础上的市场瞄准。市场发展到今天,象药店这种生存群体,是很忌讳“大而全”的操作模式的,分众营销或许是一条发展捷径。
2、挺进通路源,减少中间加价。
既然价格是药店与商超竞争的致命点,当然不能视而不见。解决价格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压缩中间环节,尽量接近通路上游。
药店现有的商品配送模式大都为“生产企业'一级医药公司'(二级医药公司)'(连锁总部)'药店终端”,层层的利润叠加使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重新建立高效的采购体系,达成中间环节最小化,是目前药店面临的紧迫任务。(但因为规模、体制等原因,这一课题同时也是难题)。
一些大型的平价药房已经就此跨出了一大步。 但是单体药店更容易操作些,可以与厂家或者一级销售商合作,比如美澳健牌澳美特保健食品、全金牌保健食品等知名品牌都可以去12580帮购商城谈合作,他们都是底价批发,质量和售后都有保障,还有现场专业培训体系,拉动药店销售。很多连锁药房已经开始尝试这种模式合作,砍掉中间过多加价模式,给自己寻求更多利润。
3、保健品联合厂家经营。
(1)专柜开发。
联合保健品厂家设置保健品专柜,与厂家共同维护共同经营共当费用,这是商超惯用的保健品经营方式。其实药店也完全可以参照这种经营模式,与保健品厂家结成利益联合体,既有利于规避经营风险及又降低经营成本。
(2)环境开发。
区别于药品的肃穆和庄重,保健品销售区域的布置应该是欢快的、热闹的。让消费者感受一种融合,体验一份温暖。
(3)便利开发。
便利是让消费者更容易获取,更懂得获取,有更多的获取选择。药店不妨也开放保健品柜,以开架自选的形式实现“容易获取”及“更多获取选择”的便利;配以专门的导购,专为保健品消费者做产品咨询顾问,让消费者“更懂得获取”。(其实条件成熟的可以要求厂家派驻导购)。
(4)产品开发。
由于一些大众化的保健品价格比较透明,药店较难取得竞争优势。但市场上不乏有另外一些专营性的保健品,其特点是不进入传统的流通渠道,销售主要以指定的专卖点为主。这类保健品利润高,走量大(通常都会有强劲的广告支持,专卖点又少,销量体现集中,比如全金、澳美特等),竞争小(由于进入门槛高,这类厂家也较少将专卖点设在商超),在药店可操作性很强。
4、服务营销,在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上下功夫,最好建立会员制度销售。
对于前文所提的“在病或曾经生病而身体仍未完全康复的”保健品服用人群来说,提供专业、及时、对口的附加服务无异于雪中送炭。
售前:提供仪器检测及专家咨询诊断服务,让消费者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针对性地选购最适合的产品。
售中:专业指导服用方法,注意事项等等。
售后:建立消费者档案,建立会员制度,以电话回访,联谊活动等方式及时跟踪,争取的顾客的再消费。
服务营销重在执行,难在坚持。能细致长期地做好以上服务工作不但是对保健品销售促进,更是一种品牌带动。
5、促销配合,给最需要的人以最需要的。
不争的事实是:药店们虽然仍坚守着保健品的销售领地,但昔日独擅其美的壮观场面已一去不复返了。以商超为代表的食品流通渠道正不断地蚕食药店的保健品销售份额,其强占速度之快及主导地位替代之彻底,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那种“蹙国百里,壮士不曾悲”的凄凉,但是我相信经过药店全面分析调整之后,与厂商的强强联合经营 模式,将给药店带来辉煌的前程。